劉艷霞
(吉林市人民醫院 五官科,吉林 吉林 132001)
近年來隨著種植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口腔義齒種植修復已成為治療齲齒、牙裂缺失等口腔疾病的常用手段[1]。由于種植修復是一種侵入性操作,在實際應用中不僅需要醫師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同時也對臨床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精細化護理強調醫護人員以患者為核心,以嚴、細、精、準的護理技術為服務理念,開展臨床護理工作,改善患者就醫感受,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為了探討合理的護理模式,本文就精細化護理在口腔義齒種植修復中的作用展開了下述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取醫院口腔科2016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收治的口腔義齒種植修復患者90 例。納入標準:①遵醫囑接受義齒種植修復治療;②患者同意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牙槽骨異常;②牙感覺過敏;③存在頜面部手術史;④精神病;⑤凝血功能障礙;⑥合并感染性疾病。采用紅藍雙色球法將其分成對照組(70 顆)和觀察組(68 顆),每組45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25 例;年齡23-61 歲,平均(40.29±2.37)歲;牙列缺損原因包括外傷23 例,嚴重齲齒拔除15 例,先天性缺失7 例。對照組男21 例,女24 例;年齡23-62 歲,平均(40.35±2.61)歲;牙列缺損原因包括外傷21 例,嚴重齲齒拔除18 例,先天性缺失6 例。全部參與研究的患者均獲知情權,組間基線數據對比均衡性良好。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就診宣教、詢問既往病史、遵醫囑檢查、術前物品準備、術中體位指導、術后協助攝片等內容。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采用精細化護理:①環境精細化護理,配備優秀、資深護士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營造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②建立電子信息檔案,將精細化護理流程落實于患者就診治療的全過程,詳細記錄患者既往病史、檢查結果、治療方案、術后指導回訪等信息。③術前精細化準備,結合患者病歷資料、檢查結果全面評估患者具體情況,參與術前醫師病例研討,針對患者術中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制定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結合患者認知能力、受教育程度展開個性化宣教。④術中精細化護理,積極配合醫師和患者完成治療,協助醫師連接種植機和吸唾器,調整種植機扭矩、轉速,與冷卻生理鹽水連接;在種植備洞過程中配合醫師調整種植機轉速,注意觀察先鋒鉆鉆入深度、方向;在旋入愈合帽前徹底清除種植孔鄰近唾液、血液、軟組織;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礎上拍攝記錄手術過程,留檔保存;術畢詳細觀察口腔,清點種植工具數、縫針數,確保患者口中無細小器械殘留;術中用心傾聽患者主訴,在間歇期指導患者閉口,告知患者手術進程,介紹術后成功恢復案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⑤術后精細化護理,術后叮囑患者進食半流質、流質食物,用健側牙齒咀嚼食物,飯后堅持漱口,刷牙時牙刷注意遠離術區,切勿碰觸傷口,術后24 h 間斷冷敷術區。⑥復診護理,結合種植系統基于患者一對一四手配合,確保修復順利完成,待基臺安裝完成后叮囑患者每日早、晚使用棉花球清潔基臺,每日飯后清洗種植體≥2 次,清洗時注意動作輕柔,定期隨訪,防止種植體周圍炎癥,保障種植效果。
1.3 觀察指標。①術后隨訪1 年,評價種植效果,種植成功:行使功能時無觸痛、疼痛感,0 動度,與術后即刻放射片比較骨吸收<2 mm,無滲出病史,種植成功率=種植成功顆數/種植顆數×100%[2]。②在患者完成種植修復治療后,由未參與治療的醫師向患者發放院內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護患溝通、護理過程、服務態度等內容,滿分100 分,①90-100 分為非常滿意;②60-89 分為基本護理;③<6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①+②)/45×100%。
1.4 統計學處理。用SPSS 23.0 處理90 例口腔義齒種植修復患者的臨床數據,以χ2檢驗無序分類資料(%、n),以t檢驗定量資料(±s),P<0.05,表明有差異。
2.1 兩組種植成功率比較。觀察組種植68 顆,種植成功67顆,成功率為98.53%(67/68);對照組種植70 顆,種植成功62 顆,成功率為88.57%(62/70)。組間數據對比依次如下,χ2=4.095,P=0.042。由此可知,觀察組種植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滿意度對比[n(%)]
隨著復雜、精密口腔種植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與推廣,
口腔護士護理配合在種植修復診療過程中的作用愈發凸顯,由于口腔護理水平直接影響到遠期種植效果,因此有必要探討更加科學的護理方案。經本文研究發現,觀察組種植成功率遠高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采用的精細化護理模式能夠有效保證種植效果,療效卓越。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遠高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患者對醫院開展的精細化護理服務更加滿意。分析后可知,觀察組采用的精細化護理要求護士樹立“以患者為核心”的服務理念,倡導護士在診療過程中主動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臨床中大多數口腔義齒種植修復患者由于缺乏對口腔衛生、手術方法、種植修復后注意事項等知識的了解,容易對治療產生不信任感,影響診療配合度。通過開展精細化護理能夠增進患者對相關健康知識的認知和了解,糾正不良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及時發現口腔炎癥等異常情況,以便醫師對癥處理,同時熟練的手術配合和精細化服務能夠進一步完善治療過程,提高義齒種植修復效果,從而收獲良好的預后效果,提升患者滿意度。與上述分析結果相吻合,曹海英[3]對120 例口腔義齒種植修復患者研究后發現,采用精細化護理患者的種植成功率遠高于常規護理患者,證實實施精細化護理服務能夠提高種植效果,為患者提供更加滿意的護理服務,值得推廣。
綜上所述,采用精細化護理對口腔義齒種植修復患者展開臨床護理能夠有效提高種植成功率,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