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彤 合肥市琥珀山莊第一幼兒園
睡眠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園午睡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體需要設置的,因此,解決午睡中出現的問題是提高午睡質量的關鍵,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很大影響。本文利用文獻法對幼兒午睡問題進行了探討,希望能提出有效的措施,提高幼兒的午睡質量。
午睡看似平常卻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小問題都可能影響到幼兒的午睡質量。
(一)時間的安排
午睡的時間一般在午飯后,但不要在飯后立即進行午睡。立即午睡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工作。正確的午睡時間應該安排在飯后的20—30分鐘左右,讓消化器官充分消化食物,確保幼兒午睡時良好的身體狀態。
(二)睡眠用具
睡眠用具包括被褥、床單和床。睡眠用具可以采用幼兒喜愛的圖案或者柔和的顏色,例如:淺粉色,淺藍色等,并且一定是舒適柔軟的,有利于保證幼兒良好的情緒和午睡質量。
(三)午睡的環境
午睡的環境包括午睡室室內光線、室溫等。如果光線過于強烈,會使幼兒感到刺眼,難以入睡;如果光線過于黑暗,會使幼兒睡得深沉,導致到起床時間幼兒難以被叫醒。另外過高的溫度幼兒會感到悶熱流汗;過低的溫度易使幼兒著涼生病,這些都會對睡眠造成影響。
(四)睡前活動
教師在午睡前組織的活動是否合適,也會影響到幼兒的睡眠。不應組織幼兒進行強度大的活動。因為劇烈的運動會使幼兒興奮度增加,教師在幼兒睡眠前應讓幼兒進行安靜的睡前活動,保證幼兒穩定的情緒。
(五)睡眠時的管理
幼兒園的午睡管理極為重要,例如幼兒的不良睡姿、做小動作、甚至互相講話等,這些會使午睡秩序混亂,嚴重的會引發安全事故。教師在管理時盡職盡責,會使幼兒的安全和睡眠質量得到雙重保證。
在幼兒午睡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午睡質量就得不到保證。因此,作者針對午睡時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進措施。
(一)合理安排午睡的時間
1.根據幼兒的年齡及季節合理安排
根據3—6歲幼兒的生理發展特點,我們可以依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制定不同的睡眠時間,并按季節的變化及時給予調整。具體時間如下表1:

表1:
2.根據幼兒個別差異,調整時間
不同的孩子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行為方式。所以,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措施。對精力特別充沛的幼兒,我們可以采用兩種方法:第一,把孩子午睡時間推遲幾分鐘,允許他們在老師身邊疊紙、看圖書、畫畫等,使周圍安靜的氣氛激起他的睡意,自然睡下。第二,讓孩子在活動室里做些安靜的活動,在過程中,要求孩子學會控制自己,避免發出聲音。
(二)及時糾正幼兒的不良睡姿
幼兒的睡眠姿勢千姿百態,正確的睡眠姿勢應是向右側臥,雙腿微屈。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等形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幼兒了解什么是正確的睡姿以及錯誤睡姿會給身體帶來哪些不良影響。教師在午睡過程中,更要加強巡視,發現幼兒有不良睡姿就要及時糾正,教師要注意動作輕柔以免驚醒幼兒。
(三)運用多種措施,激發幼兒午睡興趣,使幼兒樂于午睡
1.鼓勵表揚法
針對個別幼兒對午睡存在消極情緒,教師可以說:“今天睡得好的小朋友,老師會有小貼畫送給他。”教師在班里可以開辟一些用于鼓勵表揚的專欄,午睡表現好的小朋友獎勵小紅花,激起幼兒好好午睡的愿望。
2.榜樣示范法
幼兒天生喜歡模仿,教師可以根據幼兒這種心理特點,激發幼兒的上進心。在午睡起床后教師可以說:“今天某某小朋友睡得又快又好,被子也疊得整齊,老師請他當我們的午睡小標兵,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學習,爭取和他做得一樣棒。”
3.做好睡前準備工作
午睡前的活動安排是十分重要的,是保障幼兒午睡質量的前提條件。如飯后散步、看書、聽故事或音樂等,這些都很適合睡前進行。并且教師應在午睡前10分鐘讓幼兒有秩序地入廁,清除生理對午睡的干擾。
4.改善午睡環境
良好的睡眠環境更能促進幼兒睡眠。午睡室內墻壁的圖案教師可選擇夜晚的天空、小動物在睡覺等,激發幼兒午睡的興趣。午睡室的光線應柔和,教師在拉窗簾時應留有縫隙,不能完全封閉,還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適宜的溫度。
5.加強家園聯系
教師要考慮到家庭與幼兒園教育相結合,和家長多交流,及時了解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在家的午睡情況,并讓家長監督幼兒午睡,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午睡關系到幼兒的各個方面,確保午睡質量不僅需要幼兒教師和工作人員采取不同有效措施,留心觀察幼兒,及時解決午睡時所發生的問題,更需要教師和工作人員的愛心,耐心與責任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午睡問題,使幼兒午睡更具有有效性和科學性,從而提高幼兒的午睡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