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本文以中山市三角鎮“三舊”改造專項規劃為例,從更新類型、用地功能、空間形態、用地效率、政府計劃五個方面對鎮域資源進行篩查分析,探討三角鎮的“三舊”改造資源潛力。研究結果表明,三角鎮“三舊”資源的改造類型主要為物質空間老化和用地效率低下的用地,政府應有計劃地開展鎮中心區內功能置換,逐步推進工業區內部分舊廠房的升級改造,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本文的研究結果可以為中山市三角鎮基于地塊的“三舊”改造時序和改造方向提供一定的建議。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作為全省土地面積倒數第二的城市,中山利用有限的土地空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建設成就。隨著土地資源的日趨短缺,傳統的規模擴張的發展已經難以為繼,城市發展模式開始從外延粗放型轉變為內涵集約型,城市發展也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更新”轉型。在新增建設用地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存量土地成為未來城市發展最重要的空間資源。目前,中山所面臨的發展空間瓶頸比珠三角其他城市更加嚴峻,通過“三舊”改造以進一步挖掘和盤活存量土地,成為中山市各鎮區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新趨勢。中山市三角鎮作為中山東北組團的市域副中心,現階段的發展中受限于土地瓶頸,從原來粗放型的增量擴張轉變為精細化的存量改造與舊區更新,是三角鎮城市建設尋求轉型突破的必經之路。
三角鎮位于中山市東北部,是中山市東北組團的中心鎮,鎮域總面積約70.13平方公里,共有19個自然村,設1個居民委員會以及7個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為中心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包括高平村、東南村、三角村、結民村、光明村、沙欄村以及蟠龍村,常住人口12.39萬人。三角鎮“三舊”改造項目類型包括舊城鎮、舊村莊、舊廠房三種類型,改造項目具有數量多、分布廣、項目集中的特點。目前,三角鎮已納入標圖建庫的地塊項目為19個,改造項目面積為43.16公頃。
本研究的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山市三角鎮鎮政府、國土局、住建局、經信局等部門,主要包括三角鎮“三舊改造”標圖建庫數據、政府工作計劃、鎮域權屬信息、《中山市“三舊”改造(城市更新)專項規劃修編(2017-2020)》及《中山市三角鎮總體規劃(2016-2020)》等資料;同時,通過航拍和現場調研對全鎮的現狀情況進行調查,盤查三角鎮的現狀建筑概況。
本研究基于《中山市“三舊”改造(城市更新)專項規劃修編(2017-2020)》的總體改造目標,針對三角鎮的自身特點設立了5大指標要素,分別為更新類型、用地功能、空間形態、用地效率、政府計劃,每個要素設立若干的子要素進行評價。

表1 “三舊”改造資源潛力評價表
根據“三舊”改造資源潛力評價標準,將“三舊”改造資源歸納為物質空間老化、用地效率低下、政府計劃更新三種類型,通過分值疊加計算出地塊的改造潛力分值。
(1)物質空間老化:改造類型、用地功能、建造時間與建筑質量累計得5分或以上的地塊,則納入潛在更新資源;累計得7分或以上的地塊,納入重點更新資源。
(2)用地效率低下:運營情況、使用情況累計得分3分或以上,則納入潛在更新資源;改造類型、建筑高度、運營情況累計得6分或以上的地塊,納入重點更新資源。
(3)在政府改造更新計劃內的地塊,納入重點更新資源。
根據“三舊”資源潛力評價結果可知,三角鎮鎮域潛在的“三舊”用地資源一共有253宗,總用地面積1101.36公頃;重點更新資源共81宗,總用地面積541.38公頃。

表2 “三舊”資源潛力評價統計表
從表2可知,鎮域范圍內物質空間老化的地塊數量占所有地塊總數的83%,占所有地塊面積的88%,主要集中分布在鎮中心區的舊城鎮、鎮域東北部的高平工業區以及鎮域南部的舊村莊;用地效率低下的地塊數量占總93%,占所有地塊面積的98%,主要分布在鎮域西部、東部和東北部的工業區,該區域的工業廠房建造時間較長,建筑結構逐漸老化,急需對這部分工業廠房進行改造。
從總體來看,三角鎮“三舊”改造的整體潛力較大,實行“三舊”能有效促進三角鎮經濟的良性發展和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鎮域的人居環境水平,對三角鎮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從改造類型來看,三角鎮“三舊”資源主要為物質空間老化和用地效率低下的用地,應有計劃有重點地選擇部分土地利用效益較低、對周邊環境有較大影響、設施配套較差的片區,以拆遷改造和綜合整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面更新,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配套。政府應逐步開展鎮中心區內的舊工業區功能置換,推進工業區內部分舊廠房的升級改造,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對部分具有改造動力的村民住宅和村內工業進行改造,提升環境品質,改善居住環境。
2.本文的研究結果可以為中山市三角鎮基于地塊的“三舊”改造時序和改造方向提供一定的建議。由于政策、資金、人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同一時段對全鎮域的潛在資源進行改造。通過對改造地塊的評價,從潛在更新資源中劃分出近期重點改造的地塊,可以按照地塊潛在分值來確定地塊的開發時序。因此,本次研究的成果可以為三角鎮“三舊”改造規劃單元的劃定和改造的時序提供實踐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