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個頭不大,渾身金燦燦的,比海綿寶寶更可愛;身上長著一對翅膀(chìbǎng),卻愛游泳、愛潛水……水下滑翔機就是我啦,一個超級有個性的水下機器人!
古老的深海是地球生命的“搖籃”,古往今來,人類一直想看清它的真正“模樣”。
習近平總書記告訴我們:“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域面積十分遼闊。一定要向海洋進軍,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卞塾紊钸h海域,是中國人的海洋夢,也是我們水下滑翔機的奮斗目標!
搖搖晃晃,游起泳來“步伐”更是怪!
大大的鼻子,真怪!
翅膀大大,尾巴長長,真怪!
圓筒形的身材,肚子里藏“魚鰾(yúbiào)”,真怪!
對于大家對我的評價,我早就“見怪不怪”了,這些可都是中國科研人員的巧妙(qiǎomiào)設計——
要知道,深海中的壓力非同小可。我經常在幾千米深的深海區工作,身上承受的壓力能瞬間(shùnjiān)壓扁一輛坦克!為了不被壓成“夾心餅干”,我身披輕型碳纖維材質的“外衣”——耐壓艙(cāng),它不僅抗壓能力強,質量也非常小。
我身長約2米,“大鼻子”是功能強大的傳感器,能觀測和獲取海水的溫度、鹽度、含氧量等信息。這些信息都是人類開發海洋的重要線索!
和“大哥”空中滑翔機一樣,我的翅膀不是用來飛的。在海下行動的時候,我身上的固定翼能幫助我更好地在水中滑翔。
我“肚子”里的“魚鰾”,是一個裝滿油的油囊(yóunáng)。通過它進行吸油和排油,我能改變自身浮力,輕松上浮、下潛。沒有引擎(yǐnqíng),我游起來可是靜悄悄的!
深海茫茫,無邊無際,萬一失去方向怎么辦?別擔心,我身上裝有通信和導航(dǎoháng)定位設備,“長尾巴”就是天線。趕緊聯系科研人員,向他們報告我在海下的方位和見聞吧。
因為靠浮力驅動,我在水下的航行軌跡(guǐjì)不是一條直線,總是“扭來扭去”,像是海豚游動時的W形軌跡。無論遇上多么可怕的風浪,我都會勇往直前!
能在深海中連續作業幾十天,進行長時間、大范圍的海洋探索,是勤勞的“小能手”;
能對潛艇、水雷等軍事目標進行隱蔽(yǐnbì)偵查和預警(yùjǐng)探測,是出色的“偵察員”;
制造成本和維護費用低,可重復使用、大量投放,家族里有無數能干的“兄弟姐妹”!
挑戰風浪、“大鬧龍宮”,我還有使不完的本領——
2017.3
中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在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下潛至6329米,突破世界紀錄。習爺爺在2018年新年賀詞里,還表揚了我們呢!
北半球的白令海上云霧籠罩(lǒngzhào)、波濤翻滾(fāngǔn)。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在這里布放“海翼”號水下滑翔機,這是我們首次參加祖國的北極科考工作。
12套“海翼”號水下滑翔機在印度洋成功完成觀測任務。我們“團隊作戰”,累計航行距離約10000公里,創下祖國在印度洋科考中同時布放水下滑翔機套數之最。
未來的我還將有更多潛能(qiánnéng),請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