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會正
摘 要 工程地質勘察是對工程所在場區的水文地質詳情進行掌握和了解,落實工程勘察標準是為了做到對工程地質危害的有效防護,隨時監測地質動態變化狀況,防止水文地質問題出現對工程的影響,降低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風險概率。通過在地質勘察中獲取的精準參數全面評價水文問題、巖土結構影響以及對地質危害進行預知,保障工程安全穩定運行。因此全面的預測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情況,做好工程地質結構等影響因素的分析非常重要。
關鍵詞 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問題
水文地質環境能夠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例如巖土體堅固性、地下水的含水量、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穩定性等。因此做好水文地質勘察,對于工程建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1水文地質評價對工程的重要作用
對工程有關的地質問題進行調研,評價場區多樣化的地質活動,分析地質條件對工程的影響,利于進行選址、解決不良地質問題。做好工程地質勘察,對水文地質進行評價。主要是對地下水、巖土體、建筑物等影響造成的工程風險進行評價,確定水文地質作用下的物理化學力學性質,巖土組織、地質組分。通過對地下水的情況以及巖土體斷裂情況、對建筑物的侵蝕性等進行論證,查找出有關水文地質的問題,為進行工程建設提供精確科學的水文地質資料,從地質方面保證工程建設安全經濟穩定[1]。
2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內容及存在問題
水文地質工作在工程勘察中是重要的工作內容,遵循水文勘察規范,完成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內容編制,做出詳細的水文地質條件評價和分析,充分將水文地質工作存在的不足加以論證,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提升工程勘察質量。地下水各種變化和運動現象以及地下水分布形成規律、巖土分布情況等是水文地質工作內容勘察工作要點[1]。
(1)在地下水動態的研究中,觀察地下水動態變化狀態,有地表水存在的地區還要進行上下游的觀測點的設置,觀測內容包括水溫、水質、水量、水位等,采用動態分析的方法,對于巖層的穩定狀態進行論證。經過綜合研究得出水文地質勘察實驗的曲線、平面分析圖,幫助論證地下水動態基本因素影響,繪制地下水動態觀測曲線,從曲線波動的情況分析地下水的頻率結構[2]。
(2)水文地質勘察充分了解施工環境,如在工程建設中,廢渣廢水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影響場地及周邊區域水環境系統,使得嚴重的污染事件頻發,充分掌握施工對地下水文地質的影響,判斷工程的基礎建設能否得到保障,確保工程安全性。
(3)工程場地的底層結構和巖土成分進行勘察后,水文地質勘察人員和工程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分析結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措施應對危害,例如周邊巖土的成分、腐蝕情況,包括崩解性、漲縮性、給水性。巖土經過水的浸泡,巖石的縫隙變大,土質松軟,在巖土孔隙中的水軟化作用下,使得土體強度明顯降低。
(4)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工作存在很強的技術性和復雜性。工程人員需要重視工程場地條件的勘察調查,依據工程勘察相關規范,進行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首先在認知上需要不斷提升,重視工程勘察工作重要性,將各項規范要求予以落實。當前在工程勘察反面存在粗淺化的問題,采取的工作方法相對落后,因此在開展工程勘察工作過程中導致水文地質的重視度不夠、不能深入調查、水文地質條件分析評價不足的情況時有發生。
(5)對于水文地質分析缺乏相應的了解,特別是水文地質具有特殊性,不能對水文地質特殊性進行詳細的分析,無法了解地下水運動規律,地層的透水性、融水性等,沒有按照工程設計要求進行水文地質試驗。以上問題不利于評價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對工程設計來說會造成安全隱患存在[2]。
3工程地質勘察的技術應用
進行水文地質評價,開展巖土工程可能性評價工作,通過對地基基礎的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勘察之后,獲得科學合理的資料。如在進行滲水性試驗等方面,提出地下水引起的工程危害,規避天然因素引起的巖土工程發生事故,首先要觀察水位的上升,包括受到地質因素影響,如地下含水層結構等變化,對于土壤的腐蝕性的情況、結構破壞的情況,對地下孔洞基礎上浮的情況等進行勘察,然后進行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分析。發現水源枯竭、地下水質惡化等問題,重點勘察地下水的反復升降。對于地下水反復升降造成的鋁、鐵等大量的流失情況進行勘察,進行承載力、壓縮模量等試驗,以驗證地下水動壓力下產生的不良影響,如管涌、流沙、積孔、涌動。
4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的注意事項
(1)對于地下水水質污染狀況進行調查,在具體的工作部署中,應針對經濟發展重點地區和大流域地區,圍繞農牧業重點開發和城市群地區展開地下水和環境地質實際勘察。工程勘察就要明確調查重點,通過設置的調查指標體系,按時完成任務目標,分析地下水的烈性、水位變化幅度,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進行試驗分析研究,理性分析評估地下水的突涌和管涌的威脅,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2)對于區域性國家級示范基地進行建設,目的是通過聯合構建生態系統,實現對地下水資源的實際綜合評價,符合國家戰略發展目標。當前建立水均衡實驗基地以提升地下水的勘察水平,結合不同的實際地貌類型,測試地下水的蒸發、蒸騰等相關性研究,掌握運用相應的入滲機理,對于區域不同的土壤、巖石進行研究[3]。
(3)充分展開具體性的項目規劃,采用新型的監測技術,提出采用數據采集系統和自動傳輸系統,建立自動化監測網絡,運用新型技術和新型方法,結合新興理論,使得研究的相應服務能夠提升,同時不斷提升水文地質特征研究能力,運用遙感技術、數字模擬技術的降低實際工作量,使得相應的水資源評價更加完善和優化。
5結束語
當前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采用新技術、新方法,結合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需求,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今后應依據國家相關要求,不斷進行工程開發中的地質水文勘察技術使用,結合環境保護有關政策以及具體戰略展開研究,將地下水資源等自然屬性和經濟社會屬性緊密相連,以實現對工程地質勘察相關問題的解決,真正的讓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提升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偉,王顯彪,祁生學.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分析與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1597
[2] 胡燕琴.水文地質問題對工程地質勘察的主要影響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2):2257.
[3] 郭自恒,崔科.巖土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探析[J].河南建材,2019,(6):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