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有
【摘要】本文從地方電視臺入手,針對新形勢下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記者相關工作進行研究與分析,希望能夠為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記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一些幫助與建議,以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時政信息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
【關鍵詞】地方電視臺 時政新聞記者 內功
隨著融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普及,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了實現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工作的順利開展,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記者要苦練“內功”,與時俱進,做好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工作。時政新聞記者要加強自身的時政意識,提升自身政治素養,以提高時政新聞的影響力,推動地方電視臺的健康發展。
一、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的含義
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主要是指通過電視媒體對本地區時政方面的重大政策和事件進行詳細報道,讓地區群眾了解到最新政策,推動地區經濟和生產生活的順利開展,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權威性,是對時政信息的客觀真實報道,有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記者如何苦練“內功”
1.不斷提升自身政治素養
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記者與其他的媒體工作者不同,需要有更高的政治素養,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地方電視臺可以針對時政新聞記者定期開展統一的政治教育活動,深化時政新聞記者的政治觀念。在日常的新聞工作中,時政新聞記者要樹立正確的政治意識,不斷增強自身的政治意識。在進行時政報道時,要從多個角度全方面、多層次地進行分析解釋,以最客觀最精準的角度對新聞進行報道,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元化需求。地方電視臺作為地區新聞報道的權威媒介,其報道的新聞內容要有明確的政治立場。在時政新聞工作中,記者要堅持正確的政治觀點,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政治性。時政新聞記者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把控正確的輿論導向。
2.加強與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的聯系
內容是新聞報道的關鍵。在傳統的新聞報道模式下,時政新聞往往只注重報道政策性的內容,很難做到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地方電視臺新聞工作的主要受眾就是人民群眾,時政新聞記者只有保證新聞報道與群眾實際生活相符合,才能充分發揮地方電視臺新聞報道的意義與作用。
時政新聞記者應該加強對群眾實際生活的了解,走到群眾中去,了解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進行新聞報道,提高時政新聞報道的價值。時政新聞記者還可以設立專門的意見箱,搜集人民群眾對新聞工作的想法與意見,對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工作進行創新,最大程度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提高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影響力,推動社會的發展。一方面從大處落筆,實時傳遞、解讀政策信息,通過現場新聞、背景資料、權威訪談等多層次、多角度的內容,做到快速傳播與深度報道相融合,極大豐富時政報道的內涵;另一方面,從小處著眼,從細節人手,見人見事,讓受眾真正走近新聞、理解新聞。
3.提升新聞專業能力
地方電視臺要加強對時政新聞記者人才的培養,構建高素質高水平的記者團隊。地方電視臺應該對所有在職員工進行統一的工作培訓,聘請高校教授、業內精英等對其進行講解,提高時政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度,培養時政新聞記者的新聞意識,提高記者的新聞專業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時政新聞工作。時政新聞記者也要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加強對新聞環境的了解,針對時政新聞發展趨勢制定學習計劃,跟隨時代的腳步,保證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工作的順利開展。
4.轉變傳統思想,創新工作方式
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記者應該認識到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利用其優勢,提高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的影響力。在工作中,時政新聞記者可以利用網絡媒體技術構建科學化的新聞報道平臺,實現多元化的新聞傳播方式,保證新聞的時效性,大大提高時政新聞的傳播力。信息化的時政新聞報道平臺能夠有效加強人民群眾與新聞工作者的交流溝通,便于電視臺根據人民群眾的意見與建議來開展工作,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通過新穎的排版方式,吸引人民群眾對時政新聞的閱讀興趣,加深入民群眾對時政新聞的理解與認識,擴大時政新聞的傳播范圍。
5.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隨著媒體的發展,時政新聞漸漸失去絕對優勢。現階段我國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工作對記者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時政新聞記者必須實現全面發展。在工作中,時政新聞記者要從多方面完善和提高自己,對自己負責的采寫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并熟悉時政新聞制播的各個環節。時政新聞記者要站在群眾的角度對新聞進行解讀,保證新聞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正確引導人民群眾的價值觀,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
三、結語
在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大潮下,時政新聞報道如何突破原有的傳統模式,做到通俗、易懂、更接地氣,是地方電視臺面臨的重大課題。因此,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記者苦練“內功”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推動地區重大時政的落實,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時政新聞記者要強化自身政治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素養,貼近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對新聞報道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報道;同時,積極應用新媒體技術,對地區重大政務活動進行融媒體報道,從內容、互動、平臺等方面著力做好“融”文章,讓原本晦澀難懂、千篇一律的時政報道變得親切、好看,不斷提升時政報道的影響力、穿透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時政報道的新聞價值,弘揚社會正能量,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
(作者單位:朝陽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石光華.淺析如何做好地方電視時政新聞采訪工作[J].記者觀察,2018,(32):33;[2]譚偉興.新形勢下地方電視臺如何做活時政新聞[J].活力12018,(16):70;[3]蔡亮.淺析如何做好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的采編[J].神州,2017,(7):273;[4]王宇強.如何提升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的吸引力[J].西部廣播電視,2015,(2):155;[5]陳虎.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的創新方式[J].中國傳媒科技,201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