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
小學生天性活潑,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教師要讓他們用手中之筆表達天真爛漫,抒寫奇思妙想。但一些教師總是要求學生對生活有深刻的感悟,樹立遠大的理想,導致學生失去表達的興趣,作文風格逐漸成人化,失去了孩子該有的天真爛漫。學生被動寫作,失去寫作興趣,缺乏寫作自信;教師一味灌輸寫作方法,機械地指導學生寫作,導致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缺少生活氣息;一些學生消極怠惰,不愿意觀察生活,想象力得不到鍛煉,寫出來的作文缺少童趣……這些作文教學中的問題都能用“童化作文”的方式解決。“童化作文”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浪漫性:“童化作文”允許學生有自己的夢想,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放飛思緒。教師尊重學生的夢想,鼓勵學生以質(zhì)樸的語言描繪快樂,表達夢想;②個性化:“童化作文”拒絕千人一面,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經(jīng)歷、見聞、感悟各有不同,拒絕人云亦云,寫出自己的個性;③真實性:“童化作文”求誠求實,讓學生說心里話,表達真情實感,讓他們寫自己的經(jīng)歷,表達真實的感悟;④自主性:“童化作文”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關注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對教師知無不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在快樂作文中找到自我。“童化作文”改變了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大膽表達,提高寫作水平。“童化作文”倡導讓學生走進自然,快樂游戲,健康成長,讓學生在細致觀察、盡情體驗中抒寫生活。“童化作文”,是學生用稚嫩的筆觸抒寫生活,寫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表達真情實感。在“童化作文”教學中,教師不設定條條框框,而是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事物,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
一、把表達權交還學生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式是教師向?qū)W生灌輸成人化的語言,教師認為學生自己的語言稚嫩、可笑,文字沒有深度,缺乏思想性。其實,教師應該尊重“童化”的語言,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記錄生活、抒發(fā)感悟。要鼓勵學生從他們熟悉的、自豪的家鄉(xiāng)事說起,幫助他們打開寫作的大門,讓他們快樂表達。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他們用“童化”的語言描繪所見所聞,表達所思所想,讓他們快樂寫作,自由表達。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采用有序化、多樣化的訓練方式,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中心進行表達,表達要有順序、有層次。教師設置的寫作話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要將表達權交還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情緒和生活體驗,讓學生自由表達。學生的寫作興趣被激發(fā)出來,真實經(jīng)歷和感悟就會噴涌而出。
二、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
生活是最好的課堂,教師要讓學生回歸生活課堂,體驗、感悟生活,引導其根據(jù)生活體驗寫作,激發(fā)其寫作興趣。如,教師可以給出三個象聲詞,讓學生將這三個詞連接起來,組成一句話,表達“忙碌的早晨”這一主題。寫作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的緊張情緒就會消失,想象力也會變得豐富,思維也會變得開闊,從而用個性化的語言寫作。教師在教學時,要課內(nèi)外結合,即在講授教學課堂內(nèi)容的同時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增加學生的體驗。小學生的思想尚不成熟,只有親自體驗,他們才能形成對世界的認知,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和感受的機會。
三、鼓勵學生參與作文評改
提高寫作水平,不能忽視作文評改。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作文評改,給學生制定評價標準,指明評價方向,避免學生瞎評、亂評。教師要挖掘?qū)W生的潛能,引導他們自主修改作文,在評改中提升寫作能力。教師要發(fā)揮指揮和引導作用,讓學生自我修改、自我評價,在評改中反思,在反思中發(fā)展。學生還要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采納合理的建議,還要學會欣賞他人的作品,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的不足,進行修改,提高作文水平。教師要主動寫“下水文”,和學生寫一樣的題目,讓學生當“小老師”,評改教師的作文,讓他們從“下水文”中找“錯”,這樣,既能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但學生的作文水平有限,教師要認識到這點,評改時,要以學生為主,與學生真誠地對話,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學生身上。對學生批改不當?shù)牡胤剑處熞右渣c撥和指導,讓學生自己想明白哪里改的不對,不能給學生壓迫感,要讓學生在評改中感受到快樂。教師要懂得包容學生,傾聽學生的生命拔節(jié)聲,靜待花開。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融入“童化作文”理念,給學生留下寫作空間,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讓他們用語言表達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