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麗
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對寫作沒有興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采用符合學情的教學模式。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就要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愉悅的心情有利于學生寫作,能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要讓學生愛上寫作,感受到寫作的快樂。同時,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師教學時,還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教師不能用分數衡量學生,要尊重學生,給予他們平等的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就會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二、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
要讓學生寫作時有話可寫,就要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感悟寫作。首先,要讓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可以利用日記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每天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然后,互相交流,說說自己的感受與體會。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能夠明白生活處處有學問,只要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就發現生活真奇妙。學生具備了細致的觀察力,才能發現生活中的寫作素材,擺脫“無米可炊”的困境。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如果教師不對學生加以引導,學生觀察便會沒有目的性和條理性。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讓學生明白觀察要有序。比如,指導寫作“生活中的‘小事”時,教師可以創設情境:“生活中有很多小事,這些小事看起來很小,卻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你的生活中有這樣的小事嗎,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教師引導學生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寫作,還要寫出自己經歷事情之后的體會和感悟。讓學生有條理地敘述事情的發展過程,表達真實想法。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明白了“生活處處有學問”,用心才能體會到。
三、讓學生發揮想象力
教師要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敢于展開想象的翅膀。小學生年齡小,對身邊的一切都好奇,他們眼里的世界跟成人的截然不同。因此,教師要呵護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比如,學生比較喜歡童話,不僅愛聽,而且愛講,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編寫童話,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不僅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本中的素材創編,還可以創編新的人物和故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將故事情節設計得曲折離奇,內容豐富精彩,并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與反饋,對不足之處及時補充和修改。此外,動筆之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列好提綱,學生寫完后,要養成反復修改的習慣。
四、對學生作文給出正面評價
不管學生的文章寫得好不好,教師都要給予正面評價,要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心,不要一味打擊,要呵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學生剛開始寫作時,寫出的文章可能內容單一,枯燥,教師要及時指導,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和技巧。
教師要肯定學生的進步,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要使用積極的評價語言,如“老師從你的作品中看出,你特別善于觀察。”“你的想象力很豐富,要相信自己可以寫得更好!”“你工整的字跡讓我知道你學習認真、做事努力,繼續加油!”等等。此外,教師除了口頭表揚,還可以在板報上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文,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總而言之,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不斷探索與研究,創造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