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寒
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但從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看,作文教學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為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率,可以采用體驗式作文教學法。體驗式作文教學法主張以學生為中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以學生為中心,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作文教學讓很多教師頭疼。同時,寫作也是學生的痛點,學生畏作文如虎,談作文色變。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法,教學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所思所想,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作文教學過程中。此外,講解作文時,教師也要以提升學生積極性作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應用體驗式教學法,使學生充分了解作文題目,多角度解讀,挖掘素材,進而寫作。
例如,學完《我的自畫像》一文,教師可安排學生寫同題作文。寫作之前,教師先拿出一面大鏡子,讓學生上前照鏡子,并仔細觀察自己的外貌特點;接著,鼓勵學生描寫自己的外貌,這樣,課堂氣氛變得非常活躍。有的學生說自己有大大的眼睛,紅紅的臉蛋,小小的嘴;有的學生說自己是全班最高的。對于學生的描寫,教師應給予鼓勵,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給予學生自我表達的機會,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高作文水平。
二、聯(lián)系實際生活,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
大多數(shù)時候,作文教學時,教師喜歡利用范文指導學生。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但是從長遠看,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路很可能受到范文的束縛,形成定勢思維。為改變此種狀況,教師要改變千篇一律的范文教學方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將學生帶入到具體情境中。寫作是感受美、表達美,指導學生寫作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獨特見解融入作文中,這樣的作文往往能打動讀者。
例如,指導學生觀察一處景物寫一段話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解讀課本的插畫內(nèi)容,鼓勵學生閱讀范文《山坡上》,讓學生掌握范文的景色描寫技巧,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隨后,教師再要求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看過的最美景象。如此,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了。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了解學生的不足,并針對這些不足加強訓練。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
若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直接進入作文教學,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不利于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小學生天性活潑,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故事導入法等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寫作。例如,指導學生描寫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時,教師就可以先給出謎語,讓學生猜是什么動物。如:“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兔子”“小姑娘,夜納涼。帶燈籠,閃閃亮——螢火蟲”“ 說馬不像馬,路上沒有它。若用它做藥,要到海中抓——海馬”……接著,教師再給出一篇寫動物的范文,帶領(lǐng)學生閱讀并講解,指導學生學習動物描寫技巧。如此教學,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地練習寫作,提升了作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
教師應該用好體驗式教學法,抓住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有效的策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