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當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互聯網幾乎全面普及,并在教育領域發揮極大的作用。在寫作教學中應用互聯網,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當前,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缺少創新意識,也沒有充足的素材,寫出來的作文內容千篇一律,形式大多雷同,因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
1.應用互聯網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鼓勵、贊揚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提高。所以,教師評價學生的作文時,不能隨便打個分數或者寫個閱字應付了事,也不能用諸如“結構清晰,文筆優美,主題明確,中心突出”這種模式化的評語。要根據學生的作文情況,給出具有針對性的評語。要指出學生作文中的不足,讓學生明確修改方向,還要對學生作文中可圈可點之處提出表揚,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激發其寫作熱情。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班級微博賬號,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文上傳到微博中,供廣大網友閱讀,收獲點贊后,學生自然能樹立寫作自信。同時,通過觀看下面的留言,學生也能發現自己作文中的不足,正確認識自己的作文能力。
例如,講解七年級上冊“有感而發”這一寫作主題時,可以先引導學生打開思路,結合自己的實際感受,如自己進入新環境的感受,和新同學之間的交流如何等,寫出對新生活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將內容豐富、語言精彩的作文發到班級微博中,讓學生賞析,找出文章的優點和不足之處,以便對自己的作文有充分的認識。
2.利用互聯網,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學生只積累課本當中的內容,遠遠不夠,如果長時間不接觸新的寫作素材,寫出來的作文就不會有生氣,會讓人覺得沒有意思,死氣沉沉的。所以,學生需要不斷積累新的素材,豐富作文內容。互聯網是一個大型的共享平臺,在互聯網上,人們可以搜集到各種信息,了解很多知識,知道每天發生了什么大事件,了解社會熱點,寫作時也就會有充足的素材。所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搜集作文素材,還可以組織學生在網絡上共享素材,建立素材共享平臺,豐富學生的素材儲備。
例如,教師指導八年級下冊的“寫簡短的演講稿”這一主題時,就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學生寫演講稿不可能不用素材,如果只用從課文、生活中積累的素材,寫出來的文章肯定不能感染讀者。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讓學生了解新聞熱點,搜集各方觀點,以此為素材寫作,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還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
3.應用互聯網,豐富課堂內容
很多教師進行作文教學時,只是給出作文題目,向學生傳達完作文要求,便讓學生寫作,沒有寫作指導,也不傳授寫作技巧。面對文題,學生毫無思路,不知如何下筆,只能摸索出一套作文模板,不管寫什么作文題目,都往作文模板里套,素材也是來來回回就那么幾個。這樣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會限制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性思維,降低寫作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名篇佳作的片段,讓學生賞析,討論,學習范文的寫作技巧。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這樣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寫作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例如,教師指導“寫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時,就可以應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件事情的過程,之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成員之間展開討論,描述事情發生的過程,這樣,學生寫作時思路會更加清晰,也能寫出自己的獨到見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教師利用互聯網開展寫作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培養發散性思維,還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