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揚
摘? ? 要:由于軟基中的水分較多,這會使得這種土質的流動性更高,很難施工。同時,軟基的剪應力和強度整體較小,施工受力不均勻。則有可能造成后期出現水利建筑物沉降,產生沉降裂縫甚至斷裂坍塌,將造成不可估計的人員財產損失,導致項目工期拖延,相關建筑物受到影響破壞等。本文主要闡述水利施工中軟基主要的施工處理措施以及水利工程軟基施工質量管理的主要發展策略。
關鍵詞:水利施工;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1? 水利施工中軟基主要的施工設計技術
1.1? 防滲膜軟基技術
這種技術主要通過靈活運用防滲膜,從而對雨水等進行有效的隔離。防滲膜軟基技術能夠有效避免雨水對于水利施工所造成的穩定性影響,保持水利施工表面的防滲膜軟基技術。其對于水利施工所產生的主體裂縫進行嚴格把控,從而控制邊坡所易形成的位移問題。在防滲膜軟基技術運行過程中,首先平整防止防滲膜,其次控制HDPE,再按0.5、0.6m的溝槽錨固標準進行溝槽設定。最后以1米的標準搭接防滲膜。這種技術在實際的過程中較為簡單,且成本相對較低,具有適用性。
1.2? 表層排水法
由于軟基中的水分含量高,需要通過有效的方法將軟基層中的水分及時排出。表層排水法可以降低軟基中水分,從而使得軟基處于穩定的狀態。表層排水法更加適合土質條件相對較好的土層。在施工前,根據項目要求挖好排水溝,結合抽水泵加強導水作用,降低含水量。水利施工排水分成兩類:地表排水以及坡內排水,其中地表排水的整體適用性較強。在排水工作的實際展開中,首先在滑體外部設置好截水溝,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地表上的水流入到滑坡之中。而坡內排水基于自然溝谷進行排放滑坡中計稅,避免坡面形成積水侵蝕的現象。這兩種措施都能夠有效降低坡內的整體水位,使得滑坡所受到的荷載明顯降低,增強水利施工的穩定性。
1.3? 拋石擠淤法
拋石擠淤是指用片石投入軟土中,將淤泥擠出,提高地基強度的措施。此法施工不用挖淤, 不用抽水,較為簡便易行,適用于較稀的軟土。該方法一般用于軟土層厚度小于3m的情況。拋石擠淤為強迫換土的一種方法,通過在軟粘土中拋填入較大的片石、塊石,使片石、塊石強行擠出軟粘土并占據其位置,以此來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小沉降量,提高土體的穩定性。該方法工藝簡單、施工迅速,特別適用于軟弱地基表面存在大量積水無法排除,大型施工機械無法進入的區域。對施工區域附近石料豐富,運輸距離較短的情況,采用拋石擠淤法進行軟基處理,可以有效節約施工成本,縮短工期。正是由于這些特點,拋石擠淤法在沿海地區的地基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4? 綜合處理法
軟基綜合處理法,是指包括表層排水法、拋石擠淤法、樁基法、旋噴注漿法、加筋法的全部或者幾種軟基處理方法的復合使用,以達到加固地基,提高土體的穩定性和承載力的一種綜合處理措施。
當淤土層較厚,可采用打樁方法進行加固處理。水利施工中一般常見的有水泥攪拌樁、松木樁、鋼筋混凝土預制樁,通常會在樁基的頂部再加一層砂性土褥墊,有效加強樁基的穩定性和承載力。當樁土共同承擔荷載,樁模量比樁間土高,且樁間土比樁沉降量要大。在進行褥墊壓密設置過程中,樁理應刺入墊層,并將上部荷載傳進樁間土以及樁上,從而有效保證間土能夠正常的發揮其承載力。
2? 水利工程軟基處理的主要難點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為了保障基堅固穩定,必須清楚明確水利工程工程的主要難點,從而有效建設高質量的水利工程。
2.1? 影響因素多
軟基的自身承載能力較低,且經常出現不均勻沉降的現象。作為軟塑狀態的粘性土,其主要表現為:土層孔隙大,且不堅硬;土份含水率高,承載力較低;壓縮系數低,無法抗壓;具有觸變性,容易變形。且由于水利工程建設位于城市中,項目具有工期緊、工程量大、結構復雜,地上地下管網等多樣干擾因素。且國家對于水利工程的施工標準更高,且施工難度更大。水利工程建設對于施工質量管理和控制的要求更高,需有效避免相關施工風險,從而有效保證水利工程進度的有效推進。
2.2? 穩定性的要求高
水利工程工程對于施工結構具有較高的穩定性。為了保證地基結構在驅動荷載和多種自然因素的作用下的穩定性,避免其結構產生變形和損壞,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從而避免地基在相關的外力作用發生的損壞,造成嚴重的安全風險。在軟基的施工過程中,現場人員不重視試驗檢測工作。在軟基施工后,缺乏準確的自檢環節。對于施工問題出現的問題,未及時解決,從而造成部分遺留問題。監理單位的監察工作經常為發揮應有效果,所檢測數據存在不真實的現象,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在施工現場,各項檢測的規章制度不完善,檢測儀器缺乏維護與更新。工作人員的管理職責不明確,相關問題經常停留在表面。
3? 水利施工軟基施工質量管理的主要發展策略
3.1? 科學選址、正確施工
水利施工中軟基基礎施工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整體的施工進度以及工程整體的質量好壞。施工管理人員需要考慮水利軟基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水利軟基基礎處理不善,則有可能造成后期出現水利建筑物沉降,產生沉降裂縫甚至斷裂坍塌,將造成項目工期拖延,相關建筑物受到影響破壞等。因此,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先對現場進行地勘,根據實際地址情況,和設計單位溝通,進行嚴密的測算、驗算后,編制制定相應的專項施工方案。管理人員需高度重視水利軟基基礎處理施工環節,挑選專業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標準施工方案進行軟基處理,施工過程中根據遇到的不同問題的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自檢和糾偏,確保人員財產安全和施工質量。初設階段,設計人員需現場認真勘踏,科學選址,合理制定設計方案,這樣在施工過程中,也給施工、監理、建設等各參建單位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和減少資金的損失,有利于工程進度的推進。
3.2? 完善施工管理工作制度
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從而確保正常運轉,提高工作效率。科學的施工控制管理工作,其最為重要的作用,即能夠對相關的控制事務展開有計劃,有目標的規劃,并采用最佳的辦法去達成。可以采用控制預算的相關科學管理辦法,來保證項目當中各個級別管理人員都能做到目標明確,促進工作人員都能做到各司其職。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涉及的內容(尤其是現場施工,材料,施工程序和施工技術)相對復雜。減少因各種誤用引起的質量問題,促進工程建設。科學的施工現場管理有效地控制和優化了水利材料和資源的分配,促進工程材料的有效測試和檢查。施工建材從采準備到使用需要經過較多環節:材料的準備-攪拌-攤鋪-碾壓-運輸等等。每個施工環節都有其特殊的標準與要求。材料質量對于水利工程的最終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是工程建設的重要保障。監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根據設計要求,對于工程的質量以及結構性能進行控制。通過多樣的檢測方式進行檢查登記。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考慮到從項目規劃到報廢拆除全過程,打破各參與方之間的明確界限,將項目不同階段進行統籌管理,尋求最優化解決和處理方法,協調各參與單位的利益規劃;在適合利益和必要成本之間尋求平衡,做出最佳選擇。
3? 結束語
在水利工程的軟基施工中,可以根據現場軟土層的實際情況,結合多樣的施工技術。在有效降低軟土層中含水量的基礎上,結合相關技術來優化軟基的整體結構,從而有效的完成水利施工的軟基施工作業。
參考文獻:
[1] 韓曉輝.淺談水利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的方法[J].科學與財富,2019(22):149.
[2] 包海紅.水利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優化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51):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