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宏
摘要:由于采氣管線投產初期內部雜質較多、運行壓力高等原因,管線冬季水合物堵塞頻繁,影響了氣井的正常生產。本文通過對采氣管線造成堵塞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總結,探討了采氣管線堵塞的主要原因及防凍措施,為提高生產效益和氣田的解防堵工作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氣井;管線;堵塞;分析;對策
氣井管線比較常見的堵塞主要是水合物堵塞,水合物指的是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天然氣中某些氣體組分和液態分子(水)形成的白色結晶水合物,外觀類似松散的冰或致密的雪。氣井生產過程中,水合物帶到采氣管線后,由于氣井產量小加上管線彎頭多,采氣管線走向坡度起伏較大等原因都會導致液體聚集管線中,若不及時處理就會導致采氣管線水合物影響氣井產氣量。
1.采氣管線水合物堵塞原因分析
氣井在生產過程中,自井底采出的地層水和凝析水以及注入的甲醇進入采氣管線。氣液混合物在采氣管線中流態在理想狀態下為層流。如是低產氣井、單井產量低、地處丘陵地帶、管線起伏較大、單井管線離集氣站較遠、且受氣井配產、管線內徑與粗糙度等諸多因素影響,所以氣液在管線內流態變得十分復雜,由于氣液重度與粘度的差異,氣相流動較快,而液相流動相對較慢,造成游離水在采氣管線低洼部位聚集,為采氣管線水合物形成提供了必要條件。氣井產液狀況與配產有很大關系,產量高于臨界攜液流量的氣井,出水穩定,生產較穩定,但容易造成采氣管線積液。處于臨界攜液流量間歇出水,出水極不穩定,在產液突然增加時,注醇量相對不足,易造成水合物堵塞,生產很不穩定。低于臨界攜液流量的氣井,不產地層水,只產少量凝析水,在冬季生產時,隨著開井周期延長,凝析液量在采氣管線越聚越多,偶然出現地面管線堵塞問題,生產穩定。
受氣井配產、管徑、彎頭、管線埋深以及管線周圍溫度影響,采氣管線極易形成水合物,水合物形成溫度是水合物存在的最高溫度,高于此溫度不論壓力多高,游離水多少也不會形成水合物。對于組分相同的氣體,水合物形成溫度隨著壓力升高而升高,隨著壓力降低而降低,壓力是形成水合物重要因素。在溫度一定情況下,冬季進站壓力越高越易形成水合物。
綜上所述:采氣管線游離水存在,足夠高壓力和足夠低溫度,是形成水合物的必備條件,另外,井底污物被高速氣流帶到采氣管線且在局部聚集,氣流通過能力降低而產生節流效應,使氣流溫度降低,也是造成采氣管線堵塞的影響因素。
2.預防采氣管線水合物形成的措施
正常生產氣井,依據配產及產液量,確定合理注醇量,給采氣管線連續均勻注甲醇,有效防止管線中水合物形成。油、套壓差3MPa以上井筒積液氣井,在提產帶液或放空帶液時,加大注醇量,防止產液量增大或放空后管線中游離水未帶干凈,關井后造成水合物堵塞。對于產液量大,攜液能力差,造成管線積液聚集的氣井,定期吹掃采氣管線,來有效預防水合物的形成。
3.采氣管線水合物堵塞處理措施
3.1注醇解堵法
(1)堵塞現象:氣井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泵壓不變,進站壓力、產量、溫度同時降低,產液量無變化時,則可判斷采氣管線有水合物堵塞征兆。
解決辦法:關閉加熱爐節流閥及進站閘板閥,將注醇泵排量調至最大,注醇2小時左右,待進站壓力正常后,按氣井配產正常開井,觀察進站壓力變化情況,進站壓力緩慢平穩正常下降時,將注醇流程改至地面注醇,依據配產調整注醇量。
(2)堵塞現象:氣井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泵壓不變,進站壓力、產量、溫度同時降低,產液量增大時,則可判斷是采氣管線有水合物堵塞的征兆。
解決辦法:將注醇泵排量調大,開大或關閉加熱爐節流閥的方法來回活動幾次,注意觀察進站壓力變化情況,當進站壓力正常后,將注醇流程改至地面注醇,依據配產及產液情況,調整注醇量。注醇解堵適用于進站壓力、產量下降,采氣管線未形成水合物前的氣井應用的解堵方法。
3.2提產帶液法
(1)堵塞現象:若進站壓力波動(一升一降),產氣量下降,井口油壓與進站壓力相差較大,在氣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分離器偶然產少量液,同時進站壓力與井口油壓有回升現象,采氣管線積液造成回壓增大,產氣量下降,用開打或關小的方法,活動加熱爐節流閥聽到氣流中夾雜明顯水流或堅硬物體撞擊聲音,說明采氣管線有水合物冰堵現象。
(2)處理方法:將該井注醇泵排量調至80%左右,提高配產50%以上,達到提高氣流速度與溫度雙重效果,使氣流速度保持在3m/s左右,較高氣流速度可以提升氣流溫度,增強對管線積液擾動能力,干擾水合物形成與聚集,注意觀察攜液情況,否則因井筒積液大量帶出,造成采氣管線冰堵,同時調高加熱爐水溫,確保節流后溫度在10℃以上,防止節流效應造成節流后管線冰堵而超壓。提產帶液法適用于采氣管線積液造成產量下降,稍有冰堵的情況。
3.3降壓解堵法
(1)堵塞現象:當氣井出現進站壓力、產量、溫度下降的同時,泵壓與井口油壓上升時,說明采氣管線已經形成水合物冰堵,通過對采氣管線進行局部放空的方法,使壓力在較短時間降低,使水合物溫度低于管壁溫度,水合物會從管壁脫落并在壓差作用下,將水合物從放空管線推出。
(2)處理方法:關閉加熱爐閥及進站閘板閥,打開該井進站旋塞閥,用放空閥控制氣量放空,注意觀察分液罐壓力不得高于1Mpa,液位不高于滿液位的2/3時,否則需立即進行排污,防止污物噴出,造成環境污染,并隨時觀察變化,分析判斷水合物冰堵狀況及放空效果。
當進站壓力下降較快,說明堵點離進站較近,否則堵點靠近井口。當進站壓力在放空過程中上升,泵壓下降,說明水合物已解除,當分液罐液位沒有變化時,說明采氣管線積液已清理干凈,關閉放空閥及放空旋塞閥,將分液罐污水排干凈后并關閉排污閥。
若放空時進站壓力為零時沒有回升,說明采氣管線未解開,注意控制閥開度,防止冰堵突然解開,造成分液罐超壓,這樣放置一段時間若還未解開,關閉進站放空閥及旋塞閥,需要從井口進行放空,停注醇泵,關閉井口閥,生產閘閥,關閉注醇閥門(或注醇總閥),打開測試閥門,用井口閥控制氣量進行放空,當壓力下降時,適當開大閥開度,以便達到有效帶液的目的。
待采氣管線壓力放空為零后,將加熱爐水浴溫度調高至70℃,打開進站閘板閥,用加熱爐閥控制氣量,給地面管線倒熱氣,放置10分鐘左右,同時觀察進站壓力是否下降,否則將涼氣放空,用同樣方法再次倒熱氣,如此反復進行2-3次,打開井口測試閥門,若進站壓力下降,井口有氣流通過,說明采氣管線水合物已解除,繼續吹掃待氣質干凈后停止吹掃,在水合物未解除前不能中斷吹掃,以防管線溫度低于0℃,再次形成冰堵。關閉加熱爐閥及進站閘板閥,從井口對采氣管線進行緩慢充壓,同時打開進站旋塞閥及放空閥,觀察氣流產液及燃燒情況,無產液,氣質干凈,火焰豎直向上,燃燒有力,說明采氣管線已完全解通。降壓解堵法方法適用于已形成水合物冰堵的氣井,若用此法未解除情況下,需采用常壓解堵法。
3.4常壓解堵法
(1)堵塞現象:在利用降壓解堵法后,水合物未能解除,說明水合物冰堵嚴重。
(2)處理方法:打開進站旋塞閥,進站放空閥,打開井口測試閥門,從管線兩端進行放空,帶壓力均為零時,關閉井口與進站所有閥門,將注醇流程改為地面注醇,啟用注醇泵,并大排量注醇,關閉測試閥門,繼續注醇,當注醇泵壓力上升至5MPa以上時,放置1天后,按照放空解堵的方法進行操作解堵,這種解堵方法適用于采氣管線堵塞嚴重的情況,缺點是解堵周期較長,甲醇浪費較大。
氣井管道內水合物的堵塞過程復雜且影響因素較多,有針對性的實施氣井管線堵塞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減低氣井故障率,提高氣井的產量。
參考文獻:
[1]邱曉林;含硫天然氣水合物形成條件及預防措施[J];石油與天然氣化工;2002年05期
[2]馮濤,宋承毅,李玉星;水合物形成預測及防止措施優化研究[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