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
摘要:為實現理想化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效果,專業教學紛紛加大了對各種有效手段的研究與運用力度,而目標導向教學法就是其中的一種。通過對目標導向法應用原則的介紹,對其在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展開全面分析,期望能夠為課程教學提供一些理論方面支持與啟示。
關鍵詞:教學目標;設備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設備;目標導向教學法
目標導向教學法極為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強調在進行教學時,老師要扮演好主導者以及引導者角色,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帶領學生自主展開各項教學活動。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此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帶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有目標、有方向展開學習,能夠達到預期課程教學目標,應用價值較為突出。鑒于此,對目標導向教學法應用展開研究,顯得極為必要。
1 目標導向教學法的含義及特點
想要對整體問題進行研究,就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確目標導向教學法的含義及特點。對于目標導向教學法而言,其完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重點在于對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并在此基礎上保證教學質量。目標導向教學法的理論依據為教育目標分類理論與掌握學習理論,這兩個理論都是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盧姆的代表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以教學目標為基礎,開展優質教學活動,那么就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激發,鼓勵學生對教學目標進行實現,不斷的進行發展。
再從目標導向教學法的具體特點來看,其具備可行性特點,具備實用性特點,具備合理性特點,具備完善性特點,具備實效性特點,能夠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滿足,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合理的互動,如此就能夠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
2 目標導向教學法應用原則
為保證教學手段應用質量,在具體使用目標導向教學法時,需要遵從以下幾項應用原則:①整體性。在進行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老師要從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要求入手,從宏觀角度出發,做好課程總體以及分節教學目標設計,應保證每節課程教學目標都能為總體教學目標進行服務;②層次性。學生知識學習遵從著由淺入深的規律,所以在進行課程教學時也要遵守這一原則,要設置層次性目標,以通過層層深入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對知識點展開探索;③可測性。教學目標意義在于可測性,如果其無法進行檢測,很難驗證目標應用效果,并無意義,所以在進行目標導向法應用過程中,要做好教學檢測,應按照檢測結果,確定最終課程教學情況;④動態性。因為學生思維較為活躍,好奇心較重,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可變性因素,所以需要保證教學目標動態性以及教學方案靈活性,應對教學各種突發情況展開有效應對。
3 目標導向教學法在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教學中的運用
3.1分析教學大綱,制定教學目標
在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教學中對目標導向教學法進行應用,需要對教學大綱進行合理的分析,從而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從現實情況來看,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持續發展,現有的汽車維修從業人員無論是在質量方面還是在數量方面都無法對汽車市場的發展進行滿足,所以職業院校的汽車專業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模式,樹立教學意識,積極接受目標導向教學法,為社會培養實用性人才。目標導向教學法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從職業院校的學生角度來看,其成績較差,進入技校進行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學好一門技能,更好的進行發展,但是長期以來的不良學習習慣讓他們不具備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必須要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對目標導向教學法進行應用,從而更好的達成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制定合理性是保證目標導向教學法應用質量關鍵要素,在具體進行目標制定過程中,需要做好教學大綱分析以及學情基本情況分析,以便按照分析結果,科學展開教學目標設置。以“硅整流發電機”相關知識點教學為例。在進行本課教學目標設置時,通過對教學大綱以及教學對象綜合情況的分析發現,本課教學要求為:(1)掌握硅整流發電機型號與結構;(2)掌握發電機檢修與使用方式;(3)熟悉發電機運行原理以及特性;(4)明確發電機故障診斷和處理方式。鑒于此,結合學生知識點掌握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筆者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1)熟悉發電機組成部件作用以及基本結構;(2)掌握發電機基本作用。
3.2 選擇教學方式,做好目標導向
目標導向是目標導向教學法核心所在,合理教學與引導,可實現對學生學習意愿的有效激發與帶動。為保證目標導向質量,在完成教學目標設置之后,老師需要按照教學整體環境以及學生實際學習狀態,對教學方式展開選擇,并完成課程教學方案與教學步驟編制。由于各教學目標所適用教學方法并不相同,所以老師要按照具體目標展開針對性教學方式規劃。例如,在進行基本知識與技能教學過程中,老師可按照教學目標,采用直接教學手段以及小組討論方式,展開此部分教學。主要是因為,此部分教學內容較為簡單,學生學習難度相對較低,運用直接教學手段,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進行理解與記憶,所以建議運用此種方式。同時,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對知識點展開探究,以在保證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做好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其他方面能力培養,達到良好育人效果。
3.3設置問題情境,引入教學目標
課程導學是吸引學生展開新課學習的有效途徑,也是目標導向實施極為注重的步驟。在完成教學方案編制后,老師可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的方式,展開新課導入以及目標展示,進而引導學生主動展開課程知識點學習。例如,在進行硅整流發電機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問題“蓄電池使用方式與原理是什么”“蓄電池容量是有限的,如何滿足汽車長途行駛需求”等,引發學生思考,進而引出本課教學目標,讓學生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展開學習。
具體的說,對問題情境進行設置,對教學目標進行引入,都需要教師根據預先設計好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行為,教師需要向學生提出具體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自己學習的具體內容,如此再設置問題情境,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直接對學生灌輸知識,導致學生缺乏新鮮感,不具備學習的興趣,所以應對常規教學方法進行突破,先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對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進行細致的分析,之后讓學生嘗試去解發電機,教師可以巡視,適時引導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解決遇到的問題;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向學生講述發電機的結構及部分作用,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目標。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夠得到激發,其也會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當中,合理解決現實問題。
3.4 總結課程教學,做好目標檢測
如上文所述,在完成課程教學后,需要對教學目標執行情況展開檢測,以按照反饋信息,對課程教學展開調整與優化。首先,在完成基本教學后,組織學生展開五分鐘教學總結,一起回顧本課教學內容以及操作技巧,并讓學生自己檢查自己學習是否達標;其次,肯定學生學習態度與優良行為,引導學生就自己未達標原因展開分析,且要鼓勵其制定出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改進方式,以便在短時間內,達到各項教學目標要求;最后,老師需要總結學生學習問題,對教學過程展開反思,及時展開教學調整與矯正。
4 結語
運用目標導向教學法,可在提升課程教學氛圍以及教學質量的同時,做好學生學科素質培養,會對專業人才培養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專業教學同仁應加大對目標導向教學法的研究力度,要以教學法基本情況以及應用原則研究為切入點,對教學手段具體運用方式展開深度分析,以將其高質量運用到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教學之中,實現對專業人才的有效培養,進而為社會輸出更多綜合能力較強的汽車方面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誠林.行動導向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7(34):223-224.
[2]王酉方.模塊化教學法用于《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中的實踐分析[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7):140.
[3]袁智強.《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一體化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7(3):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