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鴿 高 遠
當前,部隊新質作戰力量如雨后春筍般誕生,師旅團單位在建設發展中面臨著更多的新問題新挑戰。樹立與問題同行的斗爭精神,就是引導官兵在認清差距不足的同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將問題轉化為發展建設的定力、正規秩序的引力、發揮實效的活力、提升素質的潛力,這樣才能在不斷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建設標準、夯實發展根基。

單位在推進工作任務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保有與問題同行的斗爭精神,摒除“問題即錯誤”的消極思想,努力在認清差距、剖析根源、研究對策上下功夫,是抓好單位全面建設的根本途徑。
問題反映出政治站位不夠高。站位的高低,影響著人的視野。如果黨員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大局意識不強,對上級方針政策理解得就不會深刻,很難作出利于單位長遠發展的計劃和決定。如果黨員干部不能跳出個人主義、本位主義的“小圈子”,過分計較個人、小單位或分部門的利益,就會使官兵干事創業熱情降低,單位建設矛盾問題頻發。
問題反映出能力素質不夠強。能力素質是預防問題發生的基礎,當前軍事訓練任務準備、實戰化課目訓練成為常態,部隊戰斗力建設標準不斷提高。如果各級黨組織面臨新任務新挑戰,不及時轉變思想觀念、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弱化,不能夠科學統籌發展、繞中心抓建設的能力斷檔,不善于應對復雜局面、處理特情固安全的能力缺失,就會從根本上增大安全風險,制約單位的平穩發展。
問題反映出制度執行不夠嚴。制度規定的建立是部隊長期發展中總結完善的成果,矛盾問題的產生并不代表制度過時,更多的還是因為在落實執行上變了形、走了樣。有的基層單位缺乏從嚴管理意識,單位主官不敢管、不想管,使制度浮在空中、落在表面;官兵紀律意識淡薄,遇事忘法,常在紅線邊緣徘徊。表面上看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都很齊全,實則是為各類隱患問題糊上了一層“保護屏障”。
問題反映出風氣建設不夠純。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正風反腐工作穩步推進,已經取得明顯成效。而有的黨員卻仍然理想信念動搖,習慣于搞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精神缺“鈣”嚴重;有的單位對搞“小圈子”“小集體”的行為缺乏斗爭精神,致使基層風氣不純、內部關系不正;有的單位怕出訓練事故,以降低訓練難度來保證安全,導致戰斗力生成受阻、練兵打仗熱情受壓。這些做法表面上看保住了一時的“和氣”、守住了一時的“安全”,實則為單位全面建設埋下了問題隱患。
面對無經驗可借鑒的新問題新挑戰,保有與問題同行的斗爭精神,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讓問題成為單位夯基、試金、礪刃的寶貴財富,成為官兵成長進步的大課堂、教科書,就能在加速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促進單位發展。
將問題轉化為單位長足發展的“定力”。問題的出現,隱含著單位發展短板,準確地指向了工作的癥結??茖W運用理論研究解決問題,不斷凝聚官兵智慧,讓問題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單位發展建設的“軟實力”,就能穩固單位建設發展的“定力”。一是要對理論素養提出更高要求。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識的高低與理論素養密不可分,政治理論過硬,就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冷靜思考,作出科學決策。要認真組織官兵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用原原本本、討論辨析、結合實際等學習方式,在對理論道理學深悟透的同時,充分引導官兵認清自身差距不足,逐漸走出對單位建設問題的認識誤區。二是要對解決辦法形成更深思考。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將理論運用實踐,能夠凝聚共識、集中智慧、合力攻堅,提高各級黨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常態化組織官兵進行問題討論,引導官兵將理論結合實際展開思考,確保官兵保持對問題常思常省、對隱患深挖細剖的積極態度,使官兵在思想碰撞中提高思維層次,自覺摒除對單位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產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思想。三是與問題斗爭要保持更強恒心。問題解決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長期研究和實踐得來的成果。問題的解決過程必然遇到阻力,致使預想成效沒能如期達成。這就要求黨委充分發揮“火車頭”作用,堅持對部隊的堅強領導,出現分歧和問題時要敢于統一思想,敢于狠抓落實,敢于強攻硬攻,用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保證問題的高質量高效率解決,全面帶動單位的發展進步。
將問題轉化為正規部隊秩序的“動力”。部隊管理出現問題,往往因為制度落實不嚴格,致使隱患累積、事故頻發。面對矛盾問題、隱患苗頭,積極樹立隱患意識、紅線意識、責任意識,以積極的心態預防預測,查清漏洞,就能有效避免事故問題的發生。一是用問題樹立隱患意識。面對單位內部的管理隱患與不良現象,決不可養成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壞習慣,而要引導官兵敢于提出批評,善于剖析原因。特別是要認真學習管理制度法規,對照法規條令找問題原因,找解決方案,找隱患漏洞??吹焦俦`反條令條例、規章制度的行為,要積極預見問題隱患,及時采取制止措施,不斷鞏固完善制度的落實。二是用問題倒逼紅線意識。面對各類違紀通報、各種違反條令條例的傾向性問題,不論發生在哪個單位,決不能通報完畢就束之高閣。各級黨組織必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用扎實負責的心態教育官兵,用血淋淋的教訓劃清紅線,樹立起紅線意識,才能讓官兵對違反紀律望而生畏,有效維護紀律制度權威。三是用問題倒查責任意識。在單位發展建設中,有的黨員熱衷當老好人,對難協調的問題不表態,對不良現象搞下不為例,對原則問題搞退避三舍,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問題的發展。因此,要樹立斗爭精神,充分發揮組織生活制度的優勢作用,面對不良作風敢于追責問責,敢于批評錯誤,敢于黑臉碰硬,對官兵存在不履職、不盡責的行為敢于堅決反對和打擊,通過問題倒查官兵責任意識,促使官兵樹立積極履職盡責的良好心態。
將問題轉化為發揮工作實效的“引力”??照務`國,實干興邦。如果解決問題僅僅追求面子工程、政績工程,就很難對單位的發展建設產生深遠影響。只有本著務實標準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工作實效,才能讓團隊更凝聚,讓理念更超前,讓官兵更暖心。一是把解決問題與正風氣、凝士氣相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官兵克服困難的過程,也是促進單位凝聚力的過程。當前,有的單位內部關系庸俗化,表面一團和氣,而真正遇到問題又喪失原則。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展現著黨員干部的忠誠與擔當,必須把正風氣、凝士氣放在首位,堅持在研究問題時多開務實的會、多講務實的話、多做務實的事、多研究務實的辦法,摒棄推諉扯皮、虛無縹緲的不良作風,著力在講原則中找統一、在強團結中促合力、在正風氣中凝士氣。二是把解決問題與能打仗、打勝仗相結合。當前我軍正處于改革發展和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干部任用、兵力編組、戰法創新等亟需對接新的戰斗力標準。政治工作能否緊貼備戰打仗,使“生命線”延伸到“作戰一線”,是必須重視的問題。各級骨干要帶頭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政治干部要帶頭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帶頭進入戰場、進入角色、進入情況,通過實戰練謀略、練指揮、練應變,用實戰標準研判問題,以打仗需要完善機制,靠實訓實戰固化成果,扎實有效地提高部隊戰斗力建設水平。三是把解決問題與想實招、干實事相結合。面對單位發展建設中的官兵訴求,特別是官兵面臨的個人需求與家庭困難問題,即便相關的政策制度還有待更新完善,仍然要保持不等不靠、想實招干實事的積極心態,及時問清緣由、深入剖析、積極協調,真心誠意地為官兵想辦法、出點子、找對策,把官兵反映強烈的個人發展、子女入學、住房建設、涉法服務等事項辦好、辦實、辦到位,讓收獲成效前于矛盾爆發,樹立起政治工作的強大公信力。

將問題轉化為能力素質提升的“潛力”。問題是歷練官兵的好機會,更是官兵成長進步的“大課堂”。培養與問題同行的斗爭精神,要將問題看成能力提升的“催化劑”、超越自我的“墊腳石”。一是讓問題成為理論學習的“實踐課”。黨內重大事項必須集體研究決定,同時針對單位發展問題找對策,也不僅僅是黨委書記的責任,更是每名黨委委員必須擔起的責任義務。一個個現實的單位建設問題,正是提高官兵理論素養的最佳“課堂”。在平時工作中,努力引導官兵站在單位建設大局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僅能夠提升官兵思維廣度,促進決策落實,更能在思考問題研究問題中提高官兵的理論素養。二是讓問題成為學習進步的“思考題”。機關各部門是執行黨委決策的“左膀右臂”,機關業務不過硬,工作標準就落不實,就會使決策斷檔,讓制度走空。機關干部業務能力生疏、工作節奏混亂、溝通協調不暢等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基礎性問題,更是需要反復思考、反復實踐才能履職盡責的前提條件。基層單位也同樣如此,官兵要想在崗位上扎根建功,就必須著眼日常業務,在創新與實踐中取得進步,在處理問題中靈活思考,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由上至下有序推進、滴水不漏。三是讓問題成為成長歷練的“答題卷”。干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干。而“風雨”源于問題,只有敢于接受急難問題的歷練,才能激發自身的能力魄力。各級黨組織在打造過硬骨干隊伍時,不但要著力培養官兵的業務水平,更要用主戰場、第一線、最前沿的實踐鍛煉來培養官兵的責任與擔當,使他們在處理復雜關系、解決困難問題中錘煉過硬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