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博|文
“今年我們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同時也提出,要穩企業保就業,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出許多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招’‘硬招’。我相信,只要我們銳意進取,迎難而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年目標任務一定能如期完成。”全國人大代表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寶平表示。
保生產就是保飯碗。今年以來,陜西有色集團千方百計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承擔國企責任,展現國企擔當,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盡最大努力保障生產持續平穩運行。基于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研判,集團根據內外部市場變化,提早制定復工預案,全面做好復工復產,切實做到目標不變、任務不減、干勁不松,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目前,集團權屬企業均已復工,鉬、鈦、鋁、鉛鋅、釩、硅、錳等產業已經全面復產。
集團克服疫情帶來的原料供應、產品運輸等困難,采取“多能工”模式推進鉬產業鏈生產順利運行,同時加快鋁、鋅等有色金屬品種產能恢復,積極推進電子及光伏新材料產業化等重點投資項目試產步伐,旗下上市公司金鉬股份出資3億元參股吉林天池鉬業,一系列穩增長舉措助推陜西有色集團開啟發展的“快進鍵”。

陜西有色集團今后要在政治定位上突出“嚴”、發展定位上突出“穩”、工作定位上突出“實”,抓導向、建機制、保質量,聚焦主責主業,善于揚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讓資源價值最大化。同時注重防范風險、主動化解風險,在最艱難時刻保證企業存活下來,才能實現穩健發展。
馬寶平認為,做好企業轉型升級首先要圍繞創新鏈,延伸產業鏈。我們的目標是瞄準“替代進口、國家需要”部署創新鏈、升級產業鏈。比如金鉬集團的大尺寸顯示領域用大規格鉬板以及鉬化工產品、寶鈦集團的國家深潛系列用鈦合金載人球殼、儲能用釩電解液等。
同時,聚焦產業綠色化、工藝智能化、操控信息化,借助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加快創新驅動和技術升級,做好產學研用的聯合攻關,重點做大做強陜西有色集團的支柱產業鉬及鈦,重點做好釩、錳、鎳產業的轉型升級。要突出鉬、鈦、鋁等優勢產業戰略屬性,設立省級高強韌輕質金屬材料產業化平臺,組建集團新材料研究總院。利用現有的5個國家級、16個省級科研平臺,加強與同行業各類創新主體間合作,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瞄準國內外先進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實施重點領域創新,推進鉬、鈦、鈧、鎂等領域的研發及其產業化,到2020年底新增終高端產品10種以上。
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企業,陜西有色集團將著力提高資本運作能力,提升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激活體制機制,加大產業趨同、板塊相近企業的重組整合力度,增強產業競爭力,推進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同時,做強做優主業,破除無效供給,清理非主業及低效無效資產,實現關鍵資源向核心主業集聚,使陜西有色集團產業布局結構更加優化、企業治理更加科學、質量效益更加向好。同時,作為一個礦山、冶煉企業占有相當比重的企業集團,陜西有色集團將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嚴格遵守《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進行全產業鏈環保設施提標改造,實施清潔生產,推進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