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彥
(濟南市濟鋼醫院,山東 濟南 250100)
近些年來,我國醫療衛生條件日益改善,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醫院對醫療設備的高效管理,與此同時,關于醫療設備管理的相關制度規定也變得日趨完善。在醫院臨床工作開展過程中,已經將醫療設備管理作為其重點內容。醫院在進行醫療設備管理時,需要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引入其中,以便于對醫療設備在采購、使用、維修等各個環節中,通過數據庫來采集與分析其全生命周期數據,進而有效掌握醫療設備在醫院中的運行使用情況,防止醫療設備發生運行故障,使醫療設備得到及時高效維護的同時,降低其運行成本。
產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即PLM。依據CIM data 對PLM的定義,其本質上可看作是一種解決方案,該方案能夠對企業中分布的產品及其研發過程中產生的應用問題進行高效的解決,所有和產品相關的應用系統、流程、人力資源等信息都集成于該方案之中。以PLM 定義為依據,醫院在對醫療設備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時,可進一步做出定義解釋,即以臨床科室的發展需要為出發點,對醫療設備開展經濟效益、購置論證以及社會效益預計評估。而對醫療設備進行安裝與驗收,對醫療設備人員進行操作技能培訓,對醫療設備的應用進行管理及評價,對醫療設備實施維修管理以及預防性維護工作等,都屬于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階段。對醫療設備進行調撥或對其實施報廢管理,則屬于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中的后期階段。對上述三個階段中的數據進行采集與分析,以此對其全生命周期數據庫進行建立,可實現對醫療設備的全方位管理。
在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數據庫平臺的建設中,需要將其基礎信息數據庫作為基礎,而該基礎信息數據庫則包括以下構成,分別是序列號、設備名稱及型號、代理商、生產商、啟用日期、采購日期、價格等。在該數據庫內,通過13 位的唯一編碼來對醫療設備進行標識,如FC01010051204,在該編碼中,FC 為大寫的英文字母,其用于對醫療設備所歸屬的科室進行表示,FC 代表婦產科,如果是JZ,則代表急診科。在該編碼的前兩位,即01 用阿拉伯數字進行表示,這兩位數字用于表示醫療設備的類別,01 表示該醫療設備是基礎設備,而如果是02 則表示該醫療設備是檢驗類設備。在前兩位數字的后面兩位則用于對醫療設備的名稱進行表示,再后面的三位數字則是醫療設備序列號中的后三位數字,以便于通過該三位數字的標識來區分同一類型的醫療設備。在編碼的最后四位數字則是正式啟用該醫療設備的時間,在該編碼中的最后四位數字為1204,也就是表示正式啟用該醫療設備的時間為2012 年4 月。
在采購醫療設備時,其主要內容為對醫療設備的采購計劃進行擬定,對醫療設備采購進行招標,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等。醫療設備在進行采購之前,需要醫院中對醫療設備有需求的科室將申請提交給醫學工程部門,而申請內容則必須標明醫療設備的名稱、設備使用人員、臨床使用范圍、資金預算、安裝條件等,而對于醫學工程部門而言,則需在接收到申請后,組織醫院醫療設備裝備委員會成員開展相應的分析、調研與論證,以此探討是否有必要采購該醫療設備,醫療設備的采購是否合理、資金來源是否可靠等。
對于部分醫療設備,其可能對運行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例如血管數字減影、CT 機等,因此在這類設備進行進場之前,必須要對場地結構進行合理布局,并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具體應按照GB9706 國家標準來進行。在設備安裝及調試后,需要針對其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對應的解決方案,并且需要將使用操作流程、設備維護內容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貼在設備旁邊規定的地方。此外還要對醫療設備的相關手續及文件等進行收集與歸檔整理,建立對應的電子檔案。
在設備檢修方面,一旦醫療設備出現故障,使用科室可采用兩種方式進行報修,具體包括電話報修與平臺報修,其中,平臺指的是HRP 系統,采用C++計算機編程語言來進行應用程序編寫。首先,使用科室需要通過電話或平臺(HRP系統)來提出報修申請,并對設備名稱、使用科室、型號及序列號進行標明,對醫療設備的故障表現進行簡單描述。然后利用報修記錄表來錄入報修情況,并通知具體負責人。其次,由維修人員到達現場對故障設備進行檢查,如果故障無法第一時間維修,則需通知廠家派人進行維修,也可將故障設備進行返廠維修。最后,在設備維修完畢后,檢修人員要對設備能否正常運行進行檢驗,待確認故障已排除后,對維修記錄進行填寫,然后錄入到信息平臺中。
在醫療設備的預防性維護中,需要引入PDCA 循環概念,也就是通過計劃、執行、檢查與調整來實現對醫療設備維護工作的循環開展。在對醫療設備進行啟用之前,需要針對醫療設備的類別及性能來開展風險評估,并對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計劃進行制定。在對醫療設備進行檢測及維護前后都要形成記錄,然后建立檔案。在升級醫療設備前后,還要檢測其技術參數及運行指標的變化情況,分析升級后能否會給醫療設備帶來不利影響,然后形成記錄且歸檔。醫療設備在進行質量檢測后,需要分析及評估測量結果,并依據測量結果來確定是否需要對醫療設備進行報修。
在“互聯網+”環境下,關于醫療設備的調撥及報廢管理,是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庫平臺中的第三個階段。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則需對醫療設備的使用進行相應的調整:其一,醫療設備的閑置時間超過半年并且沒有正當的閑置理由;其二,因工作出現變動而使得醫療設備無法繼續使用;其三,已經引入了新的設備,而原有設備需要進行降級使用。在上述情況出現時,需要由使用科室向主管院領導與醫學工程部門進行報備,并對設備調撥申請進行填寫,待同意報備申請后方可對設備進行調撥,并對調撥單進行填寫。當需要對醫療設備進行報廢處理時,互聯網平臺的具體實現過程如圖1 所示。

圖1 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庫平臺(HRP 系統)的報廢實現過程
報廢流程如下:其一,由使用科室向主管院領導與醫學工程部門進行提出報廢申請;其二,由醫學工程部門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需要進行報廢的設備實施技術鑒定;其三,在鑒定后如果滿足報廢標準,則需由醫院相關領導、科室負責人及醫學工程部門負責人共同審核報廢設備;其四,由醫院領導進行審批;其五,在醫療設備報廢處理中可采取3 種方式,分別是賣出、報廢與轉贈,然后向地方國資辦進行報廢流程上報,并由會計對報廢的醫療設備進行銷賬。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環境下,智慧醫院在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開展醫療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此確保醫療設備的可靠運行,降低醫療設備的使用成本及,使醫療設備在管理工作中能夠具備科學、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持,從而全面提高醫院對醫療設備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