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原

受疫情影響,人們重新審視以往的生活習慣和理念,培養更健康、更科學的用餐習慣,正在成為人們的共識,“公筷公勺”倡議近來尤為被人們關注,我不禁想起父親在60年前倡導的“私筷私勺私碗”。
那時在1958年深秋的一個傍晚,父親拿著一雙筷子、一個勺子和一只土碗走到母親跟前說,這是我的私筷私勺私碗……還沒有等父親的話說完,母親就急切地說:“這是做什么啊?這么多年,一起吃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想起要用私筷私勺私碗?”
父親說:“最近我老是咳嗽、咳痰,還有血絲。醫生說,我很可能是得了肺結核。肺結核是傳染病。為了家人的健康,從今以后,我就自覺使用私筷私勺私碗。”母親覺得父親的話有道理,勉勉強強地說:“那好吧?!?/p>
那晚,母親在餐桌上多配了一雙筷子和一個勺子供父親使用。用完晚餐之后,母親正準備給父親的收拾筷勺碗,父親立即起身,“我的私筷私勺私碗,我自己洗。”父親說,如果把私筷私勺私碗放在一起洗,容易交叉感染。
開始那幾天,父親使用私筷私勺私碗,還真有些不習慣,一不小心,要么把私筷當公筷,要么又公筷當私筷了,隨著時間地推移,就漸漸地才沒有混淆。
1963年,礦山的醫療有所改善,通過拍胸片,醫生告訴說,父親得的是矽肺病,不是肺結核。矽肺病是沒有傳染的。母親勸父親不再使用私筷私勺私碗了。父親笑了笑說,用慣了,不改了。
1984年9月, 應在北京工作的大舅舅舅媽的多次邀請,父親與我一起去了北京,吃住在舅舅家。舅舅、舅媽非常熱情,設家宴盛情地款待我們。即席時,父親掏出遠從湖南攜帶的私筷私勺私碗來?!安挥寐闊?,又不是外人?”大舅舅問。父親解析說,自己曾經得過疑似肺結核,為了慎重起見,還是使用私筷私勺私碗。大舅舅用征求意見的眼神看了看我,我向舅舅使了使眼色,笑著說:“舅舅,您就依著我父親吧?!本司怂斓攸c點頭。父親在大舅舅家住了20多天時間,他像在家就餐一樣,都是自覺使用私筷私勺私碗,用公筷夾菜公勺舀湯。
2011年11月,我陪父親去鄉下看望姑姑。由于走得匆匆忙忙,父親忘記帶私筷私勺私碗。在姑姑家寬闊的露天曬場上,一張大圓桌擺滿了豐盛的菜肴歡迎久別回鄉村的父親。就席入座后,父親對表弟說,“幫我拿雙筷子來?”表弟表妹們指了指餐桌前擺放的筷子說對父親“舅舅,您有筷子了?”父親說,我要用公筷?!班l下沒有那么多講究的?”姑姑看了看父親說,鄉下人用餐,不興公筷公勺的?“在座的就餐者,許多都是晚輩,我已是八十多歲的老者,萬一有什么傳染病,感染了大家,我內心有愧。”在父親的懇求下,短短鄉下的幾天時間里,表弟媳應父親的懇求,為他配備了一套臨時的“私筷私勺私碗”。
如今,培養更健康、更科學的用餐習慣,正在成為人們的共識。父親五十多年如一日,自覺使用私筷私勺私碗用餐的情景,不時在我腦海里浮現。父親小小的細節里藏著安全衛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