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乾 余國政
[摘 ? ?要] 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胡耀邦十分重視執政黨的作風建設,認為黨風建設是管黨治黨,保證執政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關鍵所在。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的形成經歷了兩個歷史時期、四個發展階段。兩個歷史時期指以毛澤東、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集體領導時期,四個發展階段是初步形成階段(1949—1966)、反思醞釀階段(1966—1976)、成熟實施階段(1976—1987)和深入思考階段(1987—1989)。胡耀邦認為,黨風建設關系執政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是高標準、守底線、明初心的有機結合,是全面從嚴治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原則,為新時代全面加強執政黨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來源,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關鍵詞] 胡耀邦;黨風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精神文明建設;黨內政治生活
[中圖分類號] D26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20)07-0011-09
在紀念胡耀邦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胡耀邦同志為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做了大量工作,強調要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維護黨的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發展黨內民主,整頓黨的作風。”[1]在長達60年的革命生涯中,胡耀邦始終關注中國共產黨的健康和發展,強調嚴肅黨的作風以鍛造黨性,堅定不移地同腐朽之氣和不正之風作斗爭,把黨風建設放在加強執政黨建設的關鍵位置。“黨要管黨,從嚴治黨”[2],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給中國共產黨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蘊含革命基因的先進文化,為新時代全面加強執政黨建設提供了理論來源與有益啟示。
一、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的形成軌跡
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可將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的形成軌跡歸納為兩個歷史時期、四個發展階段。兩個歷史時期是指以毛澤東、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集體領導時期,四個發展階段是初步形成階段(1949—1966)、反思醞釀階段(1966—1976)、成熟實施階段(1976—1987)和深入思考階段(1987—1989)。
(一)初步形成階段(1949—1966)
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初步形成于新中國成立之后至“文化大革命”之前。1949年冬,胡耀邦主政川北,作為黨政軍的一把手,胡耀邦“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要求在黨內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整風運動,要求黨員干部保持清醒頭腦,保持前進動力”[3]。他還強調要“始終注意對干部進行三大作風教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要求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工作中發生偏差和問題時,首先承擔責任,不上推下卸”[3]。主政期間,胡耀邦時刻提醒黨的領導干部,要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勇于攻堅克難,在守好初心、擔好使命方面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1952年,胡耀邦調任團中央書記,在主持團中央工作時,他指出,團要絕對服從黨的領導,要認真研究黨的方針政策,尊重各級黨委的領導,及時向黨委反映問題,要認真貫徹毛澤東思想,狠抓團風建設。從而明確了共青團的工作方向和主要任務。在《團結全國青年在建設祖國偉大行列中奮勇前進》的工作報告中,胡耀邦指出,青年團新的歷史任務是在黨的領導下,在毛主席的教誨下,繼承和發揚中國青年運動的優秀傳統,用共產主義精神教育團員和青年,密切聯系青年群眾,這是共青團的一個根本性問題[3] 197,202。
1962年,胡耀邦擔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兼湘潭地委第一書記。任職期間,胡耀邦根據湘潭地區的實際,狠抓干部隊伍的思想教育,強調領導干部要走近群眾,深入群眾,密切干群關系,謹慎對待群眾問題[3] 299-300,并闡明干部隊伍建設的關鍵是群眾路線教育,要突出政治引領,強化使命擔當,不生搬硬套上級的條條框框,切實抓好作風建設。
1964年,胡耀邦履任陜西省委第一書記。在主政期間,胡耀邦深入實際展開調查研究,教育黨員干部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4],強調要純潔黨員干部思想,推動陜西省的民主集中制邁上新臺階。
(二)反思醞釀階段(1966—1976)
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胡耀邦作為團中央第一書記,受到了錯誤批判。在這一艱難時期,胡耀邦對黨風建設仍舊進行了深入思考。他認為黨風建設對國家發展、民族命運起著關鍵作用,只有端正黨風才能正確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在“五七干校”勞作期間,胡耀邦總結說:“延安整風使全黨樹立起了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事求是的風氣,形成了全黨公認的毛澤東思想。如今想起來,一個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一個是民主生活不健全,這兩條教訓實在值得很好吸取。”[3] 377在與干校學員的交流中,胡耀邦談道:“作為共產黨人,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真理,堅持實事求是,修正錯誤,不能投機取巧,胡說八道,”[3] 382要做學思踐悟行的先進代表。
1975年,胡耀邦任職中國科學院并進行整頓工作,在此期間,他領導起草了《科學院工作匯報提綱》,實事求是地反映科技工作的實際情況,明確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科學論斷,大膽否定“知識私有”“白專道路”的錯誤提法,夯實了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著名論斷的理論基礎。
(三)成熟實施階段(1976—1987)
1977年3月,胡耀邦擔任中央黨校副校長。期間領導并創辦了《理論動態》內部刊物,帶頭高揚思想解放的旗幟。1978年5月,胡耀邦審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并發表在《理論動態》第60期,后《光明日報》予以全文轉載,在全黨全國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1977年12月,胡耀邦調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期間領導創辦了《組工通訊》,大力恢復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并主張“辦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3] 452。1981年7月,胡耀邦批示一封來信說:“我們希望各組織部門,更好地發揮工作中的主動性、創造性,做驅趕官僚主義的模范,從而帶頭在這方面扭轉我們的黨風。”[3] 463指明官僚主義是危害組織工作的頑固惡疾,需要下決心、下功夫剔除。1978年12月,胡耀邦兼任中央宣傳部部長,期間闡明開展思想理論工作的三條法則:一是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鉆研理論業務;二是認真面向實際,發揚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三是認真解放思想,樹立好的學風[3] 496。胡耀邦強調:“我們要從根子上把黨風亂打棍子的現象打掉,必須把我們的黨風搞好,用討論的方法、群眾的方法、說理的方法、民主的方法。”[3] 497他還指出:“不到群眾中去,我們的思想就貧乏得很,找不出好的辦法來;到群眾中去,到實際生活中間去,就會抓住本質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3] 533胡耀邦闡明端正黨風的關鍵在找到方法、找好技巧、找對門路,要用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指導黨風廉政建設。1980年2月,胡耀邦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為了轉變作風,克服官僚主義,他倡導機構改革,人員精簡。從1981年9月起,胡耀邦用了幾年的時間狠抓中央機關的作風問題,并作了《中央機關要做全國的表率》的重要講話”[3] 540-541。胡耀邦主張,搞好黨風黨紀要緊貼群眾,要把群眾最有意見的不正之風克服下去,全面進行《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黨章修改草案》的學習和教育,并作了《搞好黨風的幾個問題》的專題報告[3] 643-644。1982年9月,胡耀邦主持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整黨的決定》,旗幟鮮明地抓黨的作風建設,明確將黨風建設放在黨建工作的顯著位置,對全黨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
(四)深入思考階段(1987—1989)
1987年1月以后,胡耀邦離開了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崗位。作為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胡耀邦對黨風建設的探索并沒有因此停止,而是進行認真的歸納總結。在退下來直到逝世的這段時間里,胡耀邦重讀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做了40多本讀書筆記,指明黨風建設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希望廣大黨員干部能堅定立場,再接再厲,筑牢思想防線,把黨風建設落實、落地。當聽到記者匯報一些地方有的干部弄虛作假時,胡耀邦說:“我們的各級干部大多數是很好的,工作很努力,但確有那么一些人搞假的,做給上級看,這可要當心!你們記者喜歡深入實際,這就好,要多到老百姓中間去。可不要只聽聽匯報,看看材料就寫文章,那可害人哩!任何時候都要實事求是。”[5]他闡明新聞媒體是黨和國家的一面鏡子,要支持黨和國家建設,正確發揮監督作用,真實反映群眾訴求,發揚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引導社會正確的輿論風向。
二、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的基本內涵
“黨風建設是指端正黨的組織和黨員的思想作風、學風、領導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6]。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闡明黨風建設是管黨治黨的關鍵,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是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前提基礎。在胡耀邦看來,黨風建設涉及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學風、領導作風的方方面面,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關鍵一步,是推進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有力保障,是創新管黨治黨理論的不竭源泉,也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必然選擇。
(一)黨風建設是關系執政黨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
黨的作風“是全黨各級組織和黨員個人在政治、思想、組織、工作、生活等方面體現黨性原則的一貫的態度和行為”[7]。胡耀邦指出:“黨風好不好,是黨能不能站得住,能不能存在和發展的問題。”[8] 248黨風建設是執政黨生存發展的關鍵所在,加強黨風建設能凝聚民心,聚集民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胡耀邦闡明:“黨風不正,嚴重破壞黨和群眾關系,損害黨的威信,削弱黨的戰斗力,助長社會不良風氣。”[8] 252強調黨風建設關系執政黨的政治生態,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利益。對于如何加強黨風建設,胡耀邦認為:“第一條,繼續認真地、扎扎實實地在全黨進行黨性、黨規、黨法的教育。第二條,要認真聯系實際、同現在存在著的不正之風做堅決的斗爭。”[8] 253-255他還認為“黨內生活政治化,黨內生活健全了,這是黨風好轉的根本標準”[8] 639。黨性、黨規、黨法教育是保持中國共產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抓手,嚴懲不正之風是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著力點,是中國共產黨走向興盛發展的根本出路。
1952年5月15日,胡耀邦作了《革命干部的作風問題》的講話,闡明了干部作風的基本理念,要求黨員干部要時刻注意自身的作風建設。1980年11月26日,胡耀邦作了《搞好黨風的幾個問題》的講話,要求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搞好黨風的重要意義,抓住執政黨建設的關鍵。1981年12月15日,胡耀邦作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從社會治安、社會風尚和黨風抓起》的講話,指明抓好黨風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維持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由之路。1986年3月15日,胡耀邦作了《端正黨風要認認真真地抓》的講話,指明要堅持原則,推動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敢于和不正之風作堅決斗爭。胡耀邦強調,抓好黨風建設刻不容緩,要不遺余力地從中央到地方抓好黨風建設,要在全黨樹立政治威嚴、在全民樹立政治威信;要深刻認識到黨風建設是關系執政黨生存發展的關鍵問題,好的作風符合社會客觀規律,有利于形成黨內正確的思想路線,有利于我們黨制定科學的方針和政策。
(二)端正思想作風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前提條件
思想作風“是人們在思維方式、思想觀念,以及表現出來的行為取向和特點”[9] 220。胡耀邦指出:“黨的領導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是方針政策的領導。”[8] 512思想領導是政黨領導的關鍵環節,端正思想作風,能發揮執政黨的戰斗堡壘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胡耀邦指明端正思想作風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他強調:“要把調查研究,解放思想,切實和我們的工作結合起來,不要老是停留在嘴巴上。”[8] 228并認為:“要能把上級的政策、方針同自己的具體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一切事情,實事求是,要經常精細地調查研究,用心思考。”[8] 2他還指出:“調查研究是基礎,是十月懷胎,沒有主觀想象的實事求是,只有對實際情況有比較基本的了解,才能實事求是。”[8] 227-228指明調查研究的科學方法是端正思想作風的關鍵,要“恢復和發揚黨的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8] 391。胡耀邦認為,一個班子疙疙瘩瘩,作風不正,“內耗”很大,是辦不成事情的,要健全黨內正常的民主生活,實行民主集中制,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提倡開展正確的、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10]。民主集中制是思想作風建設的重要原則,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核心內容,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的工作方法,中國共產黨作為人民的政黨必須一以貫之堅持民主集中制。
1979年3月,胡耀邦在《解放思想首先要實事求是》的講話中指出,要把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結合起來,開創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局面。在論及解放思想時,胡耀邦說:“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有一個正確的思想方法,即唯物的、辯證的思想方法。要解放思想,首先就是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密切聯系實際。”[8] 132他還指出:“解放思想的重點,是要向前看,按照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態度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8] 133胡耀邦強調端正思想作風就要恢復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黨員干部的頭腦,從而處理好新情況、解決好新問題。
胡耀邦認為,端正思想作風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方法。他強調,要“在思想上堅決沖破長期存在的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8] 418。強調端正黨的思想作風要緊扣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政策要交給群眾,交給社會”[8] 638。他還指出:“凡屬符合人民利益和時代要求的新思想、新創造、新經驗,我們都應該樂于吸收;凡屬不符合新的歷史任務和革命實踐要求的老框框、老套套、老調調,我們都應該敢于拋棄。”[8] 489-490胡耀邦闡明要破除思想阻礙,堅持實事求是、去偽存真,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邁上新臺階。
(三)重塑工作作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黨的工作作風“是黨組織和黨員個人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一貫態度和行為,其本質反映的是黨性和世界觀”[11]。1982年9月1日,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報告《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中指出:要切實改進各級黨組織的領導狀況,明確加強和改善黨領導的具體辦法,糾正不正之風,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8] 454-463。闡明改進和重塑黨的工作作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脈聯系,走進群眾、心系群眾。
“堅持群眾路線,依靠人民群眾,是胡耀邦一貫的領導方法和工作作風,贏得了全黨全國人民的高度贊譽”[12]。群眾路線是黨根本的工作路線,胡耀邦在60年的革命生涯中,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疾苦,為民工作,深受好評。1952年,胡耀邦指出,革命干部要樹立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政策制定必須服從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處處想到人民,從人民群眾的具體實際出發,要經常關心群眾生活,向人民群眾學習,傾聽群眾意見,實行民主的工作作風[8] 3-4。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黨和人民的共同事業,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這就要求執政黨必須始終加強工作作風建設。胡耀邦強調:“作為一個領導干部,要時刻關心人民疾苦,切切實實幫助群眾解決問題;要走出辦公室,到群眾中去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的情緒,傾聽群眾的呼聲,發現新事物,總結新經驗,把領導工作做活,堅決糾正‘推、拖、踢和‘假、大、空等壞作風。”[10]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中國共產黨要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做群眾事業的服務者,做人民利益的維護者。
紀律檢查工作是重塑工作作風的制度保證。胡耀邦剖析各種不正之風的表現:對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采取陰奉陽違、兩面三刀的態度;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職權,謀取私利,拉幫結派,安插私人;喪失原則或者說不顧黨的原則去搞‘關系學‘關系戶,請客送禮,索禮受賄,損害黨和國家的聲譽,揮霍國家和集體財產;有錯誤不承認,反而憑借權力、權勢,誣陷和打壓報復好人;有意弄虛作假,專愛抬轎子吹喇叭,欺上瞞下,騙取榮譽,投機鉆營;工作極端不負責[8] 255-256。對于這些不正之風,我們必須實事求是,予以堅決打擊和懲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保駕護航。
(四)整頓生活作風是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保障
生活作風“指人們對待事業、工作、生活的基本態度和行為方式,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利觀、地位觀、利益觀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13]。胡耀邦指出,共產黨人要做堅定的、清醒的、有作為的馬克思主義者[8] 383,強調黨員干部要將共產主義信仰落實到生活作風的培養上,要促進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樹立正確的創業守業觀,作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整頓生活作風是推進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關鍵。胡耀邦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思想教育,提出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對全黨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共產主義理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黨的基本知識和共產黨員標準教育,要著重使每個黨員認清黨的性質、地位和作用,認清一切黨員都只有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義務,而沒有任何利用職權占國家“便宜”和群眾“便宜”的權利[3] 645-649。提醒黨員干部要時刻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襲,防止資產階級的腐蝕,警惕個人的墮落[8] 387-388。整頓生活作風是促進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內容。生活作風問題往往是黨員干部蛻化、走向腐敗墮落的開始,胡耀邦強調黨員干部要以廉潔奉公為守則,時刻以嚴謹的生活作風對待黨性修養問題;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嚴格按照《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要求自己,做廉能清正的人民公仆。
(五)重振優良學風是創新管黨治黨理論的不竭源泉
學風“指社會團體、學校或個人在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習尚和風格”[11] 195。胡耀邦指出,要盡最大努力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弄懂,引導黨員干部去思考、討論、研究、解答社會主義建設的系列問題,要把讀書同了解當代世界、當代中國緊密結合起來[8] 78-81。胡耀邦認為把書本原理交給實踐去檢驗是重振優良學風、創新管黨治黨理論的關鍵。
學風建設是創新管黨治黨理論的內生動力。1980年3月,胡耀邦指出:“新時期要求每一個干部要有新知識、新本領、新套套,各行各業、各級干部都要重新學習,武裝自己。要甘當小學生,要甘當專家的小學生,甘當普通勞動者的小學生;要向中國人民學習,也要向外國人的先進科學技術學習;要甘當現代先進人物的小學生,也要甘當古代先驅者的小學生,要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干部和領導者。”[14] 247好的學風是執政黨永葆青春氣息的關鍵,胡耀邦強調黨員干部要正確認識國內外先進的經驗和技術,要向各行各業學習,增進科學知識和管理經驗。1981年7月,胡耀邦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當前,我們黨面臨著一個重新學習的嚴重任務,希望全體黨員干部奮發努力,提高政治水平,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著作,學習黨、國家和世界的歷史,并且按照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學習本行工作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實際知識、管理知識和技術知識。”[14] 246-247創新管黨治黨理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首要前提,胡耀邦強調只有重振優良學風,鍛造過硬的知識本領,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認為創新管黨治黨理論是執政黨發展的關鍵環節,作為黨員干部要主動肩負責任,樹立優良學風,將學習作為干事創業的第一要務。
(六)改善領導作風是共產黨執政興國的必然選擇
黨的領導作風“是黨在領導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貫態度和行為,是黨的性質、宗旨、綱領、路線的外在表現”[9] 209。胡耀邦指出,領導作風是革命隊伍里邊一個重要的問題,革命干部的作風基本有三條:理論與實際結合;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8] 1-4。胡耀邦強調三大優良作風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傳家寶,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的要害所在,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改善領導作風是共產黨執政興國的前提保證。胡耀邦指出:“要堅持黨的領導,改善黨的領導。不改善黨的領導,就不能堅持黨的領導。”[8] 243指明,要健全黨內正常的民主生活,開展正確的批評和自我批評,避免導致一言堂、家長制等封建專制制度[8] 233。黨內民主生活是改善領導作風的關鍵,是我們黨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重要環節。胡耀邦指出,要搞好黨風、維護黨紀,紀委要繼續認真地、扎扎實實地在全黨進行黨性、黨規、黨法的教育,經常宣傳黨內繼承優良作風的典型,宣傳知錯能改的事例[8] 246-254。指明:“一切按照民主集中制辦事,不允許個人說了算,不允許搞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14] 234紀委是黨內監督的重要手段,是改善領導作風的重要方式,是搞好黨風、黨紀的關鍵,必須正確發揮紀委的監察作用。胡耀邦指出:“要有步驟地改革黨的干部制度,有步驟地實行選舉、考試、考核、監督、獎懲、罷免、輪換、退休等制度。反對干部利用黨和人民給予的職權,謀取私利,拉幫結派,安插私人。”[14] 239指明:“應當放手讓德才兼備的中青年干部在一定的領導崗位上經受鍛煉,增長才干。”[10] 137領導作風建設體現在我們黨管人用人方面,要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用人原則,擰緊黨執政興國的安全閥門。領導作風建設關乎黨的形象,關系黨的執政能力,關系政黨前途、國家命運,胡耀邦闡明加強領導作風建設,不僅在當下,而且在以后,都有著重要意義。
三、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的當代價值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必先從嚴,從嚴必先正風。中國共產黨要不斷加強作風建設,才能更好地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產物,為新時代全面加強執政黨建設提供了理論來源和價值啟示。
(一)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產物
胡耀邦指出:“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根本原則,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8] 232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一方面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體現出現實性和發展性,另一方面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鄧小平的黨風建設思想,體現出連續性和傳承性。首先,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豐實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指明中國的社會形態復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艱巨,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要根據黨情、國情和社會實際制定科學的方針、政策,廣大黨員干部要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主動作為。其次,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原則,指明要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恢復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要順應社會發展形勢,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強化干部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做到處處講原則、事事有責任。最后,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求黨員干部要嚴格遵守《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的規定,和不正之風做堅決的斗爭,他認為,全黨同志要自覺地進行群眾路線再教育,盤活干群關系,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做出新貢獻。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產物,為全面加強執政黨建設提供了價值啟示。
(二)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理論依據
“全面從嚴治黨是鍛造堅強領導力量的必然要求”[15]。胡耀邦認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因此,黨風問題必須抓緊搞,永遠搞。”[8] 245黨風問題關系黨的形象,考驗黨的執政能力,關系國泰民安,關系社會生計。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的原則在馬克思主義,本質在毛澤東思想,核心在解放思想,關鍵在實事求是,基礎在群眾路線,目的在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局面。首先,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強調要認真研究問題,把政策交給群眾、交給社會,要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促進黨內政治生活民主化。其次,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指明作風建設是我們黨的政治任務,要從思想上、行動上狠抓黨風建設;端正黨風要明確方針,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精心細致地把黨建設好。最后,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闡明黨員干部要增長社會知識,增強技術才干,要“狠鉆新本領”“甘當小學生”,做合格的人民干部;共產黨員不僅組織上要入黨,而且思想上要入黨,黨員干部要堅持、改善、加強黨的領導,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則,克服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的錯誤思想。治黨必先正風,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
(三)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來源
黨風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胡耀邦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從黨風抓起,努力爭取我們的黨風有一個決定性的好轉[8] 327-328。黨風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好轉離不開執政黨的作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在于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來源。首先,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指明,要建設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就要培養黨性,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造“精神文明建設工程”,優化黨的作風,提高黨員干部的工作效率。其次,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闡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人民幸福指數的關鍵所在,只有改進作風,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才能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進步;要將黨風建設與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相關聯,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制度支持和法制保障,從而實現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最后,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明確了黨風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依存關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來源于我們黨的作風,好的黨風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立足點、切入點,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
四、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黨要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16]。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從嚴治政、從嚴善政的政治遺產,對于凝聚黨心、民心、維持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胡耀邦黨風建設思想不論是在原則引領上,還是在內容途徑上,都為在新時代全面加強執政黨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來源,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紀念胡耀邦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陳利明.從紅小鬼到總書記—胡耀邦:上[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
[4] ?王學宏.胡耀邦黨建思想探析[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5.
[5] ?田國良,孫大勛.胡耀邦傳[M].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
[6] ?祝福恩.學風建設論[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
[7] ?趙生暉,等.黨的建設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胡耀邦.胡耀邦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9] ?黃宏,王壽林.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執政能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 ?胡德華.我心中的耀邦[M].北京:現代出版社,2013.
[11] ?曾志偉.最新農村黨支部書記工作規程方法與案例啟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2] ?賀全勝.胡耀邦人格風范探微[J].毛澤東研究,2015,(5).
[13] ?田培炎,李長峰.政黨作風片論——一個理論與實踐的歷史視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 ?韓洪洪.胡耀邦在歷史轉折關頭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 ?本書編委會.論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Z].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李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