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尚雄 梁晴 韋穎琛
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在廣西引起熱烈反響,廣西各族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牢記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殷囑托,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不懈怠不松勁,集中一切力量,以百倍努力奪取脫貧攻堅收官戰的全面勝利,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站上新起點,奮力奔小康,不辜負總書記和黨中央厚望重托。
“凝聚各方力量,齊心協力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自治區民語委主任,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農融(壯族)赴京參加兩會,一下飛機就第一時間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農融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對民族地區發展和民族群眾的關心關懷,也充分展示了黨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成功實踐,令我們民族工作者倍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要求,凝聚各方力量,齊心協力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讓廣西各族人民把脫貧作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再接再厲,繼續奮斗,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牢記囑托,自力更生、努力奮斗”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扶貧辦主任藍熠說:“習近平總書記作的指示很振奮人心,我們整個民族都感到非常興奮,也很感謝習總書記對我們毛南族的關心,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繼續自力更生、努力奮斗,實現未來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來到縣城,我的生活好過多了!”
現居住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城的譚素維原是該自治縣毛南族聚居地下南鄉儀鳳村村民,2018年7月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住進了縣城的安置小區,是脫貧攻堅戰的親歷者和受益人。如今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話語,回憶起自己生活環境的變化,譚素維激動萬分:“我想告訴總書記,來到縣城,我的生活好過多了!以前在村里,路啊水啊都不方便,我只能種點田。我愛人出去工地打工,也沒什么收入,后來有了脫貧攻堅這個大好事,我們不但搬到了縣城,還有工作做,有了固定收入,交通便利,小孩上學又方便,老人的慢性病醫療費也有補助,跟以前的生活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我們‘土瑤也不能掉隊,要奮力跟上!”
除了毛南族之外,廣西的其他民族也在迎接脫貧攻堅摘帽的“期末考”。廣西賀州市平桂區的“土瑤”是我國瑤族的一個支系,2015年底,6個“土瑤”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62戶7075人,未脫貧戶1069戶5977人,貧困發生率為57.74%,是平桂區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是典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獅東村黨組織書記趙萬興說:“毛南族已經整族脫貧了,我們‘土瑤也不能掉隊,要奮力跟上!我們獅東村是廣西6個‘土瑤村里貧困發生率最高的村,一直以來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賀州市實行掛牌督戰,各項政策向我們村傾斜,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村現在已經脫貧了224戶1309人,還有31戶158人沒有脫貧,2020年的目標就是把這31戶啃下來,我們自己給自己加壓,一定確保這158人順利脫貧!我們有信心,‘土瑤群眾不僅要脫貧,還要奔小康!下一步,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咐重托,在脫貧的基礎上鞏固提升,謀劃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工作銜接,通過更接地氣的惠民政策,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鄉村旅游,讓我們的‘土瑤群眾富裕起來。”
“讓民族幸福之花在中華大地盛情綻放!”
同毛南族一樣,京族也是廣西特有的3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截至2019年底,東興市23個京族聚居村所有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京族實現整族率先脫貧,東興市躋身全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百強(廣西唯一上榜的縣級市)。得知毛南族整族脫貧,全國人大代表,東興市江平鎮山心村支委委員、村委委員、婦聯主席黃利婷(京族)相當開心:“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一貫的關心關懷和支持,也反映了我們廣西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展示了毛南族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改善和提升。我們京族作為全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在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兄弟民族的支持下于2019年實現了整族脫貧,京族群眾現在滿懷信心,生活越來越幸福,日子越過越美好。我也希望各族人民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干,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再創新時代新成績,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新功,共同攜手邁進小康社會,讓民族幸福之花在中華大地盛情綻放!”
“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90后”小伙子趙德飛2020年3月來到廣西邊境村寧明縣峙浪鄉派臺村擔任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5月20日上午在村部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后說:“作為一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我將堅決貫徹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俯下身子,多走村入戶,深入群眾,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了解他們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