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
摘要: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外語教師作為語言的教學者更需具有時代性和全球視野。因此,搭建專門為外語教師設計的在線發展平臺將是我國在線教師發展平臺獨具特色的實驗,更是對我國現有在線教師專業發展平臺現狀的有效彌補和改善。本文在調查我國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探討建構主義對搭建外語教師在線專業發展平臺的指導意義,為外語教師提供了解國內外先進外語學習和教育理念的機會,有效地提高外語教師專業培訓的效果。
關鍵詞:教師在線專業發展;建構主義;認知
1 引言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外語教學因為語言的工具特質使得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具時代性和全球視角。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建立外語教師在線專業發展平臺尤顯重要。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教學職業生涯中每一個階段掌握良好的專業實踐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教師在線專業發展是教師在網絡環境中以交互的形式進行專業發展的過程。全球信息化發展使得在線發展逐漸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形式,為我國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定制化”服務,方便外語教師了解國內外的先進語言學理論和教育理念,促進我國外語教育的發展。
2 理論介紹
建構主義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在認知理論的基礎上提出,21 世紀以后被人們認識和重視。建構主義主要以維果茨基的理論為基礎,認為知識只有經過審視和判斷,符合世界的現實觀點,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在主觀知識的建構和對外界知識的評判中,個人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的同時,社會活動在個體發展中的具有很大的效用。教師發展在線平臺就是一個虛擬社區,每個教師都是學習共同體的一份子,不同觀點思想經過共同體成員的認證和驗證建立起可供認知的知識,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 相關研究
3.1 國外相關研究
西方學術界對教師發展的認識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法國,到20世紀末,美國教育界開始著眼于整個教師職業發展的長期性周期性研究。Fuller(1975),Berliner (1988)等提出教師發展的四階段理論。本世紀初很多學者對教師發展做了大量描述性研究,Huberman(2009)的研究表明教師在教學和科研過程中常處于各自獨立的狀態,引發研究者對教師角色重新思考。網絡信息化使教師發展研究達到新階段。研究者認為教師在專業發展中應利用網絡數字平臺與來自于不同區域或國家的教師分享興趣和知識。理論方面發展了終身學習理論,提出在線學習共同體等理論,如Barnett Michael(2006);實踐方面,EDTech Leaders,eMSS等教師在線發展項目廣泛開展。
3.2 國內相關研究
我國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研究與實踐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楊秀玉(1999)就國際上較有影響的教師發展階段理論作綜述,宋冬雪(2001)在實踐層次介紹了美國新任教師發展實踐項目。隨著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領域的普及,出現了以網絡為中介的教師發展研究,如劉要悟(2010)對教師在線專業發展的內涵、特點、以及價值作了詳細的介紹,并提出教師在線專業發展的七條策略;董鵬(2019)探索研究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問題。
在線發展模式是當今教師專業發展的趨勢和主要模式。相比西方學界在線教師專業發展理論和實踐,我國相關領域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本文研究建構主義指導下外語教師在線教師發展平臺的建構,是對我國現有在線教師專業發展平臺存在問題的有效彌補。
4 我國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
我國教師專業發展屬于傳統培訓和網路培訓相結合以傳統培訓為主的發展路徑。傳統培訓內容缺乏連續性,客體缺乏主動性,培訓方式單一,尚無法提供教師終身發展規劃等問題。目前國內已經出現的一些在線教師專業發展平臺,有些以單個學校的教師為共同體,有些以省市范圍為共同體,多數在線平臺為各自面對的教師群體提供了專業發展服務,但也存在諸如資源少,實時性差等諸多問題。本研究從建構主義理論出發建立在線共同體,強調學習者主體性和經過討論、驗證的認知知識獲取,是對我國現有在線教師專業發展平臺的有效彌補。
5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外語教師在線專業發展平臺的搭建
基于建構主義的在線學習是目前我國教育技術領域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在社會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搭建適合中國特點的外語教師在線專業發展平臺。建構主義認為個體經驗的不同造成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不同。個體通過新舊經驗之間的沖突引發同化與順應這兩種認知活動,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建構主義挑戰知識的確定性,認為知識是學習者通過對客觀事物進行經驗后的解釋。知識并非對問題的固定答案,而是學習者選擇、加工、綜合,對新信息進行理解,主動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建構主義理論不僅充分重視學習者已有經驗,而且認為與他人的協作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以建構主義為指導的外語教師專業發展平臺具備以下基本設計。課程設計、認知工具設計、科技前沿設計、評價設計等。課程設計包括精品課、情境性教學案例等;認知工具設指合作學習、教學成果分享等;科技前沿設計是英語和教育領域最新科研動態追蹤,使受訓教師及時了解英語研究發展成果和趨勢并指導自己的科研創新;評價設計必須個性化、多元化,不僅限于專家評價或者學生評教,這樣才能對教師起到督促作用。
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認知工具設計是外語教師在線專業發展平臺特點的集中體現,技術方面的認知工具包括語義網絡、專家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平臺上的認知工具包括教師論壇、專家課程、博客等,提供學習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專家教師之間進行交流的平臺,為學習者解答疑難問題,提供表達自己想法,分享自己成果的機會,從而促使其積極參與培訓,主動自覺地更新教育觀念和技能。認知工具設計要豐富便捷,方便教師記憶保留信息。
6 建構主義的平臺搭建的指導意義
首先,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在對信息進行加工之前,頭腦中已儲備了相關信息。因此在線教師發展平臺必須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習者能夠找到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結合固有知識、概念對新信息進行再加工,從而進行進一步的深度學習,建構新的有意義的知識。
其次,學習者建構知識的過程是主動的。在線發展平臺的學習方式為更利于激發學習者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在平臺設計的過程中,培訓題目的設計以任務型設計為主,學習者發揮主動性直接參與問題的解決,必須對獲取的知識進行比對、分析、綜合等才能找到解決方法。最后由學習者決定答案,而非專家學者給予固定答案。最后答案會因不同的學習者根據各自不同的固有知識,不同的信息處理方式得到屬于自己的特定的答案,這樣整個學習過程是動態靈活的,才能激發學習者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提高培訓效果。
最后,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個人主動學習的同時,社會活動在個體發展中的具有很大的效用。在培訓過程中,專家的身份是輔導者,學習者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中心,不再被動接收專家的知識而是自己的聲音能夠得到表達。教師發展在線平臺就是搭建一個良好互動的全球化虛擬社區和學習共同體,促使學習者和專家之間、學習者和學習者之間進行積極的外語學習和工作經驗交流。在互動過程中,激發學習者建構新的外語學習和工作的認知。
參考文獻:
[1] Fuller. F.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oncerns of Teachers [C].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Illinois,1972(01).
[2] Dede,C. A Research Agenda for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Teacher Education,2009(60).
[3] Smith,Kara.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to Deliver PD Online [D].Boston College,2010.
[4] 董鵬,顧亦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路徑發展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19).
[5] 劉要悟.美國教師在線發展標準及其啟示[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0(01).
[6] 楊剛,葉新東.社會性互動分析視角下我國高校教師在線學習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03).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政法學院科研項目“社會建構主義視域下外語教師在線專業發展平臺的建構”研究成果(編號:2019Q15B)。
(作者單位:山東政法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