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南海底下儲藏著超過2 000億m3的天然氣資源,運用無油螺桿壓縮機回收不僅環保,而且還能提高產氣效率。現介紹了用于回收天然氣的螺桿式壓縮機的設計組成,并按照工藝設計自動控制系統;同時,對調試投產過程中以工藝為導向,遇到問題后快速理清思路推導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過程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無油螺桿壓縮機;工藝設計;變頻器加循環回流調節自動控制
1? ? 機組工藝設計
兩臺螺桿壓縮機分別由兩臺防爆變頻電機驅動,頻率范圍5~60 Hz,壓縮機冷卻采用噴液工藝,保證壓縮機出口溫度小于85 ℃。工藝末端設置氣液分離罐,配置排液系統。閃蒸罐壓力約100 kPa(G),溫度20 ℃左右的混合烴類天然氣,安裝有自動調節的放空閥,設定壓力為100 kPa(G),超過100 kPa(G)時會自動響應進行放空。經一級壓縮后的氣體壓力為460 kPa(G),經過極間冷卻,到二級入口再次壓縮,排氣壓力為1 750 kPa(G),過二級冷卻器冷卻后經氣液分離罐進行氣液分離,最后外輸至后續工藝管道,外輸管道上設有循環回流閥和卸荷閥。
2? ? 控制系統設計
一級入口設定需要比閃蒸罐的放空閥壓力低,閃蒸罐放空壓力設定為100 kPa(G),那么一級入口壓力設定范圍就在100 kPa(G)以下的區間。一級壓縮機入口的壓力控制根據兩個條件,一是根據一級主電機轉速調節,二是循環回流閥調節。根據以上工藝條件,分別設置兩個設定壓力值。在啟動初級階段,將循環回流閥的壓力設定值維持在85~90 kPa(G),此時循環回流閥由原來的全開狀態開始緩慢關閉,出口壓力開始上升。機組穩定外輸后,出口壓力維持在1 700 kPa(G)以上,此時循環回流閥已全部關閉,入口壓力持續上升,這時需要一級變頻電機的控制參與,將變頻電機的壓力設定為95 kPa(G),當壓力超過這個值后,變頻器開始加速,保證閃蒸罐內部的壓力始終維持在100 kPa(G)以下。
3? ? 調試
機組在調試運行階段多次出現聯鎖跳機,后總結出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如下:
描述:二級出口壓力低低聯鎖停機。
設定:一級電機限制頻率18~24 Hz,二級電機限制頻率18~49.5 Hz。入口壓力控制設定為100 kPa(G)左右,二級入口壓力控制設定為450 kPa(G)。一級電機定頻18 Hz啟機,循環回流閥手動,一級入口壓力控制設定緩慢降至95~97 kPa(G),穩定外輸后全部切換自動控制。
機組進行正常的工藝氣外輸運行一段時間后,一級入口持續升壓,最高可到190 kPa,現象為:入口壓力波動,一級電機加速,壓力先上升后下降,二級入口壓力始終小于450 kPa(G),二級電機頻率持續下降,二級電機出口壓力持續下降直至“二級出口壓力低低”聯鎖停機。
處理:調整一級、二級電機的PID參數,但此現象依然出現。啟機過程中,二級出口壓力達1 300 kPa后,一級出口壓力始終比二級進口壓力顯示小,相差50~100 kPa。在穩定外輸后,二級電機基本上在高頻率運轉。調小二級循環噴液閥后開度,差值有所減小,但依然相差約50 kPa。
分析:按照正常思路考慮,二級入口壓力和一級出口壓力應保持大致一致,中間只經過冷卻罐。檢查發現二級入口壓力取樣點正對二級循環噴液管線噴口,從而影響了二級進口壓力反饋正確性。
處理:(1)將二級電機的控制壓力設定由二級進口壓力變為一級出口壓力,測試對比發現,調整后二者壓力值幾乎相同(這也可說明二級變頻電機電流始終居高不下,始終輸出高轉矩的一個誘因);(2)重新調整二級入口壓力取壓點,調整后運行效果好轉,可持續正常運轉時間更長,但還是會出現聯鎖停機。
進一步現象:調看數據曲線發現,出現聯鎖停機時,閃蒸罐壓力并沒有一級入口壓力曲線中壓力報警時那么大,確認問題出現在一級循環噴液閥管線(一級循環噴液閥補液管線可能會串氣導致入口壓力波動,里面的凝析油變氣體導致壓力增高)。觀察運行過程中一級入口溫度始終處于低溫狀態,為0~5 ℃。
進一步處理措施:
(1)將一級入口壓力取樣點轉移至入口切斷閥后的旁通管線預留口;
(2)手動打開循環回流閥開度,嘗試讓一級入口溫度持續維持在10 ℃以上運行。
這一次嘗試未能成功解決問題,機組依然出現聯鎖停機。
深度分析:
(1)確認為一級循環噴液閥補液管線問題,應該是凝析油氣化所致。前端閃蒸罐氣源溫度為13 ℃左右,但一級入口溫度會降低到0 ℃左右甚至更低,究其原因一級循環噴液閥補液管線至一級入口過程中,凝析油氣化過程吸熱,導致周圍溫度持續下降,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一級入口溫度會緩慢降低。撬體末端的氣液分離罐從罐底排液,水比凝析油重,會沉在罐底,多次排液后,分離罐中的水逐漸減少直到排空,剩下的全部是凝析油,并通過循環噴液管線,帶壓的油從分離罐底部壓入到常壓的壓縮機入口處,壓力急劇下降(由1 700 kPa(G)下降至100 kPa(G))后氣化,導致壓縮機入口天然氣產生紊流,造成一級壓縮機入口吸不到來自前段緩沖罐的來氣,入口溫度的降低將導致壓縮機容積效率降低(設計入口氣體溫度為19~35.5 ℃),一級壓縮機排氣流量能力降低,導致級間壓力低,觸發二級電機降頻減速,最終二級出口壓力持續下降,聯鎖停機。
(2)分析調取一級壓縮機入口壓力曲線,壓力大于前端閃蒸罐壓力。原因:一級壓縮機入口循環噴液中凝析油持續不斷氣化,并不斷累積產生氣阻,導致噴液處和入口管線壓力持續上漲,甚至高于閃蒸罐壓力。
分離罐改造:如圖1所示,隨著上層凝析油的不斷增加,到一定液位時會從增高的引流管內排出,這樣始終保留底部的水來進行循環噴液,以保障機組整體運行的穩定。
4? ? 結語
通過這次機組投用,總結出了大量寶貴的工程經驗,為后續螺桿壓縮機在以天然氣為主的工藝氣生產中應用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邢子文.螺桿壓縮機——理論、設計及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 向曉漢.西門子PLC完全精通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3] 張鳳久.我國南海天然氣開發前景展望[J].天然氣工業,2009,29(1):17-20.
[4] 陳建明.自動控制理論(非自動化專業)[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20-03-30
作者簡介:金其龍(1989—),男,上海人,維修電工技師,研究方向:螺桿機械電氣儀表自動化設計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