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叮當
張子楓從8歲起就開始拍戲,她的童年時光被大量的劇本所占據,自然沒有時間去結交朋友。不熱鬧的生活狀態,卻并不代表著日子過得很無趣。張子楓說:“演員對我來說并不是一份職業,因為愛好它,我才去拍戲。”她視“表演”為最好的伙伴,有它陪在身邊,張子楓從未感到孤單。
只是,想要跟“表演”做朋友,并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誰能將情緒自然而然地流露,誰能做到非常真摯地面對鏡頭,“表演”才會賦予他擁有自己的資格。張子楓為此沒少費功夫,?她堅信只要肯吃苦且投入其中,“表演”就一定會張開手擁抱她,還能與她一起栽種“演技”這棵樹苗。
果不其然。拍攝《唐山大地震》時,張子楓為了拍戲任由雨水流進鼻子里,為了不讓肚子有特別大的浮動,她就一直憋著氣。這個還很年幼的女孩,為了“表演”,拼盡全力。相應地,最特別的朋友也終于愿意與之親近——在這部電影之后,張子楓逐漸被大眾熟知,廣受好評。甚至,她還被貼上了“天才演員”的標簽。
這個頭銜,許多人都夢寐以求,張子楓卻笑著搖了搖頭,“并不存在什么天賦,我就是喜歡演戲。這是我的愛好,逐漸地,它還成了我的某種習慣”。而這是什么樣的習慣呢?大概就是每拍一個角色,張子楓就喜歡跟“表演”這個朋友對話的習慣吧。
“拍攝《快把我哥帶走》時,有一幕,我要在黑夜里騎車去追哥哥。當時,拍攝現場除了攝制組的一束光束,我什么也看不到。但是,我的情緒完全釋放了。”因為先前反復揣摩過角色,也與“表演”碰觸過靈魂。于是不論處于哪種環境,張子楓都能一秒入戲。而不同的作品,也能讓張子楓原本簡單的生活變得豐富起來。
從未體驗過的曖昧情愫,她在《同桌的你》里知道了那是什么樣的滋味,原來初戀的味道就是小心翼翼伸出去的手,就是一顆并不貴重的大白兔奶糖;不曾了解過的“父母離異”,原來是一場《小別離》,非常無奈且憂傷。以至于拍這部戲的時候,張子楓入戲太深,常常會坐在劇中的書房里發呆。
從愛上表演的那一刻起,張子楓的成長就不是孤苦的樣本。未來的路,她還想跟“表演”一起走。所以,哪怕是現在,她已經名利雙收,張子楓也沒放棄繼續向前奔跑。
張子楓是在8歲時,斬獲了“百花獎最佳新人獎”。這兩年,她也在各種專業評比中屢屢被提名。在能力過硬的扶持之下,她其實可以少點努力,直接走“流量”路線。但張子楓偏要逆向而行,繼續以“實力”行走江湖。
少女“兇猛”,她很有自己的想法。
“敬業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事情,現在在這個行業里面,敬業已經被大家認為是一個最高標準了。但其實它不是,敬業本就是演員應該做的事情。”拍攝完《快把我哥帶走》,張子楓哭了。因為,她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完美,沒有做到一條拍攝里全是精華演技的程度。張子楓確實很“敬業”,她總是以高標準要求自己,有自己的一套演戲標準。
張子楓說:“在塔頂的是我和我要演的人物,我要成為那個人物,在這基礎下才有事件,最下面是情緒,喜怒哀樂。所以在拍攝過程中,細小到一個咳嗽聲和呼吸聲都要精心安排。”她的內在底蘊,顯然已經超越了年齡。這也難怪馮小剛曾夸張子楓是個天才,在表演上有自己的悟性;徐崢贊美她是小藝術家;陳可辛也后悔沒有早點發現張子楓。
反倒是當事人,除了對拍戲本身有較高的期待,總是渴望能遇到最恰當的角色和環境,而不是為了商業去拍戲。
她并不覺得重復的日子就很乏味,角色總是在變,張子楓已經從別人的故事里體驗到了不同的人生。那重回到現實生活,她其實是不喜歡有太多“變動”的。連同表情包,張子楓都很執著地只用同一個。
“說我懶吧,我好像也不是。這就是我的性格吧!”在參加《向往的生活》錄制時,張子楓一直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她能坐在那兒長久地發呆,也能日復一日地保持著低調。她不是懶得跟人打交道,不是懶得去發現生活的美好,而是她本身就很溫婉。
大多數藝人,在不工作時,便會去旅行。張子楓很特別,她“懶”得去很遠的地方,想要汲取能量,張子楓就會去乘坐公交車。
前不久,張子楓就去體驗了一把“擠公交”的感覺。她并不介意外界是否評價她作秀或是矯情,想做這件事她就去做了。畢竟她是真的很向往這種煙火市井氣,也很喜歡觀察不同的人。
她常常帶著顯微鏡和放大鏡出門,以便更清楚地去觀看自己喜歡的事物。你時常可以在高層的頂樓發現張子楓,她偏愛站在那里俯瞰整座城市。撐傘的女孩,在街頭吵架的情侶,來來往往的車輛……張子楓透過他們,會更了解“人性”。
“人性,就是鮮活的生活。”張子楓把這件深奧的事情看得非常簡單。她出門還有一個特點——不戴墨鏡,不戴口罩,也不戴帽子,她一心鉆進熱氣騰騰的生活中,再把感知到的真實,在鏡頭前表現出來。她很特別,特別到能被中央宣傳部表揚,能加入首檔青年精神價值紀錄片《青年100計劃》的拍攝。
張子楓說:“能夠沉淀下來的經歷,才能成為你的底氣。”
或許,人生本就是這樣。不去急于求成,以百分之百的熱忱投入喜歡的事情中,用一顆素樸的心去生活,時間便總會給你想要的答案。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那便是——“為其生,那是天賦。為其活,則是你要為喜歡的事情竭盡所能。”
張子楓不想做那個有天分的小孩,她只想認真生活、投入工作,讓每一瞬的體驗都能成為某種資本,然后與“表演”永遠相依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