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紅
摘要:現在,社會經濟發展迅速,電能需求量逐漸增加,電力行業面臨較多發展機遇,同時也對于電力工程項目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變電站運行質量會對供電效果產生較大影響,必須加強變電檢修,明確變電檢修要點。因此,亟需對變電站變電檢修工作要點以及優化對策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變電站;變電檢修;工作要點;優化
1變電站變電檢修技術
1.1 監測設備狀態技術
變電站檢修內容復雜,涉及到的設備種類和數量比較多,且不同電氣設備的工作原理和運行環境有一定區別,因此設備狀態監測工作難度較大。設備狀態監測中,不同電氣設備的監測要點有所不同,通過傳感器、可抽取結構以及有效轉換信號,然后由檢測儀接收并識別電纜傳輸信號,經過數據處理后,即可形成可傳輸且可識別的有效監測信號?,F階段,智能化、自動化變電站建設水平逐漸提升,電氣監測設備可將數字濾波技術作為依托,同時采用云處理技術,構建數字測量系統,能夠保證設備監測工作的高效進行。
1.2診斷故障設備技術
設備故障檢測中,通過應用先進的技術方式對設備進行預先檢測,為設備故障預防提供可靠依據。其中,常用的故障診斷技術類型包括比較診斷法、振動檢測法及射線檢測法等。將測算得到的結果與測算參數進行比較分析,如果二者差異較大,則說明設備已出現故障,可根據差異大小判斷故障的嚴重程度。
2 變電站變電檢修的工作要點
2.1 設備故障排查
現如今,我國應當加快國內的產業改革,首先從對于使用的設備上進行合理的規范,因為電力系統對于設備的質量和安全性能上都有其極高的要求,進行技術上的革新,改進傳統的變電站系統的施工技巧,對于相關故障進行排查工作,通過智能化的改進,減少人為參與或者是操作的部分,通過機械化的智能化操作進行相關的改進,進而保障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由于電氣系統的整體性,一旦某個系統出現問題都將危害到整個的電力供應系統。同時國家也應當出臺相對應的政策,通過在制度方面的完善以規范施工的過程,因為變電站系統的施工需要在相對應建筑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就要針對相對的圖紙。制定相對應的施工計劃,讓每個環節都是經過其合理的規劃。
2.2 對于外在因素的合理考慮
強化對于施工過程中安全性教育,設置相對應的預警提醒的設備,對于出現的突發情況進行合理的解決,注重新材料的應用和使用,使用備用電路和實際電路相結合的方式。減少由于供電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對于國家經濟或者是對于居民生活的影響,同時也方便了在日后的管理和檢修的過程。設置多層的保護系統,對于變電站系統進行全方位的保護。作為一個擁有獨特歷史背景的國家,有著數量龐大的人口,對于電力的要求較高,同時由于國土面積廣大,人們居住的比較集中的同時,也有小范圍的分散,這樣就造成在電力供應鋪設過程中的困難,這就要求國家有著合理的施工計劃,設置對應的施工團隊,同時對于施工人員進行在施工前的培訓,每一次施工前都有著對于此次施工對象的基本了解。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安全意識,同時,也要針對相對應的施工地點的不同計算器最大的電力使用量,進而確定其電力設備的電力容量。
2.3 設備維護與性能檢測
對于相關的變電設備的性能檢測,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進行定時的維護工作,設置相對應的管理團隊,通過智能化的系統分析,對于因為長時間工作的設備,進行一些減壓或者是進行分壓,在這個過程中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對于設備的維護工作,需要進行長時間的堅持,不能夠出現間斷,因為對于電力的使用也是有著周期性,但是變電站的故障出現卻是在一瞬間,一旦在這個過程中變電站出現問題,可能對于工作人員就要進行帶電工作,這個工作的過程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應當減少相關情況的出現。對于相關的電力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和檢查。
3變電站變電檢修優化對策
3.1完善變電站變電檢修
安全生產控制體系變電站變電檢修工作中,首先需要構建完善的現場安全組織體系以及檢測現場監督管理體系。以安全生產為目標,將安全生產控制體系落實到具體的檢修過程中,對變電站的靜態風險以及動態風險進行有效控制,排查安全隱患。
3.2運用網絡計劃技術規范工作流程
網絡計劃技術的主要作用是對變電站項目進行有計劃地控制。網絡計劃技術實際應用中,需采用網絡圖對各個檢修工序與檢修進度計劃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分析,對檢修工序的時間參數做出計劃,確定關鍵路線,便于管理人員掌握檢修工作實際情況;對網絡計劃進行分析,并對其不斷優化。網絡計劃執行過程中,通過信息反饋,可掌握檢修工作的進度情況。為縮短變電檢修工期,優化檢修時間,對于關鍵線路,可將串聯工作改為交叉工作或者平行工作。各個關鍵工序在網絡計劃圖上都有一定時差,檢修工作開工時間以及持續時間具有一定彈性。因此,對于非關鍵檢修工序,可適當放慢進度,以減少人力資源,加強關鍵工序檢修。網絡結構優化中,變電檢修工作人員首先需要明確檢修線路。通常,檢修工作實施前,首先需要組織檢修流程,對工作票進行審核和填寫,然后做出檢修申請。
3.3業務流程再造
優化變電檢修業務流程再造過程中,要求將檢修流程作為基礎,全面開展檢修工作。業務流程具有規律性,要求根據特定的形式以及次序制定,以確定特定的業務流程結構。每次業務活動都需根據流程輸入,然后再輸出。流程分析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流程輸入發生變化,因此可采用流程分析法,確定業務中與輸入沒有關聯的步驟,并消除,以降低檢修成本,提升檢修工作效率。業務流程再造過程中,需要將信息技術作為基礎,通過聯合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構建企業級別的網絡結構,以提升信息傳遞效率,有效實現信息共享。檢修業務流程再造過程中,需要對營銷系統流程和設備工作流程進行分析,然后再定期優化檢修流程。具體地,需要對當前的變電檢修工作進行深入分析,確定檢修工作項目和內容,然后對變電檢修管理職能進行優化調整,篩除重復審核環節,對檢修流程進行重新規劃。
3.4狀態檢修優化
(1)資料收集。資料收集過程中,需要對資料投入運行前的信息、運行過程中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其中,運行過程中的信息包括正常運行狀態、故障運行狀態等。(2)狀態評價。根據相關技術標準,對變電設備的特征參量進行收集,確定設備運行狀態。在此過程中,可采用動態化管理方式,具體包括定期評價和動態評價。(3)風險評估。對設備運行狀態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后,即可對設備狀態進行評價。要求綜合考慮設備運行的經濟影響、社會影響以及安全影響,確定風險類型以及風險的嚴重程度。(4)設備檢修。設備檢修中,要求將設備狀態評價結果作為依據,并根據電網發展趨勢要求,妥善安排設備檢修工作,制定完善的檢修方案。(5)檢修計劃。在變電設備使用壽命周期范圍內,需制定變電設備年度檢修計劃、長期檢修計劃以及三年不定期檢修計劃。
結束語
變電站運維檢修管理的有效對策應該全方位地考慮,例如人力調控、管理模式等,這些都應該進行研究??茖W技術的不斷發展,變電站檢修工作作用更加突出,國家需要注重變電站變電檢修的工作,積極展開革新。
參考文獻
[1] 肖平凱 . 變電站一次變電設備檢修與試驗措施 [J]. 技術與市場,2017,23(5):100.
[2] 賀海龍 . 當前變電檢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J]. 企業技術開發,2018,33(3):77-78.
[3] 馬勇 . 電力系統變電檢修技術與管理方式 [J].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7(2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