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要:經濟的發展,促進建筑工程項目逐漸增多。在建筑電氣設計中,防雷接地是一種重要的安全措施,能偶保障建筑和建筑屋內的的安全性。建筑防雷接地的設計同樣至關重要。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一旦發生雷擊事故,則威脅建筑及人員的安全,因此需要重視建筑電氣防雷接地系統的設計,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建筑財產和人員的安全。本文就建筑物自然構件電氣貫通的防雷展開探討。
關鍵詞:建筑電氣;安裝;防雷接地
引言
對建筑物施工,進行建筑電氣安裝時,防雷接地技術的優秀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建筑物抵御雷電的能力。高質量的合適的防雷接地系統,會使得建筑物抵御雷電的能力大大提升,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1建筑電氣防雷接地技術概念
雷電防護裝置類型有內部雷電防護裝置和外部雷電防護裝置兩種裝置類型,同時,建筑電氣防雷接電系統的組成成分是復雜的,最重要也較為常見的就是引下線、防雷和接地裝置,三者的工作原理都不同。如引下線和接地裝置雖然都是將雷電流傳導,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運用引下線的時候要用接閃桿、接閃帶相配合使用,引下線、接閃桿、接閃帶三者相互配合的原理是由雷電流向接地裝置傳導,而運用接地裝置的原理主要是對雷電流進行傳導到地面。除此之外,當雷電流對接電裝置造成破壞時,可以通過等電位將裝置和導電物體電位差連接在一起。接地系統一般是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護接地三種類型構成,三種類型除去可以對雷電流進行傳導外,防雷接電還可以在建筑物間起到等電位運行的效果,所以防雷接電在接電過程中起著重大的作用,為了保證防雷接電及其余兩種接電類型的正常運作就要保證接電系統的質量。
2防雷接地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我國很大部分的地區都為季風氣候,夏季雷雨天氣多,雷電擊中房屋會破壞設備,嚴重的還會引發火災與爆炸等,每年由于雷電災害都會產生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因此在進行建筑修建時,要做好防雷接地的施工,高質量的完成防雷接地,確保雷電能夠通過地線被接引到地面,保障生命與財產的安全,避免或減少損失與傷亡。
3建筑物自然構件電氣貫通的防雷分析
3.1建筑防雷接地系統的設計
建筑物的防雷分類分為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第三類防雷建筑物,詳細研究防雷裝置的形式及其布置,在技術,經濟比較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減少雷擊建筑物所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及施工安裝方便。電子信息系統是否需要防雷電磁脈沖,應根據防雷區及設備要求進行損失評估及經濟分析綜合考慮,做到安全,適用,經濟。根據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質確定雷電防護等級;應將外部防雷與內部的防雷措施綜合考慮,進行全面規劃,應采取等電位聯結及接地保護措施。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防雷設計,應滿足雷電防護等級要求,分為A,B,C,D等級,配電裝置,信號線路,天饋線路應根據規范要求分別設置SPD裝置,進出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的電源線路不宜采用架空線路,信號電纜宜選用屏蔽電纜,并宜埋地敷設,在直擊雷非防護區或直擊雷防護區與第一防護區交界處,電纜金屬屏蔽層應做等等電位聯結并接地。帶腦子信息系統的機房,應根據電子信息系統規模的大小,工作頻率選擇確定等電位聯結網絡的結構方式。電子信息系統的接地(包括安全保護接地,信號工作接地,屏蔽防靜電接地,浪涌保護器接地),與建筑物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等宜共用一級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Ω,并應優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體。
3.2自然構件電氣貫通的實現
由于建筑物的頂層和底層的混凝土構件大部分依然采用現澆方式,因此,需要解決的主要是中間樓層預制混凝土自然構件的電氣貫通。(一)自然構件選擇。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物自然構件的電氣貫通,要求垂直構件和水平構件各自和相互之間實現電氣連接。其中,垂直自然構件作為自然引下線,水平自然構件作為防雷等電位連接帶(均壓環),兩者也兼作建筑物側面的防雷網格。引下線和接閃器,以及引下線和接地體的連接與現澆混凝土建筑物差別不大。(二)垂直自然構件連接。(1)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上、下預制柱之間鋼筋通常采用灌漿套筒連接,不容易實現電氣連續性。可在相鄰框架柱對角處分別設置一處凹槽,內設100mm×100mm×5mm接地連接板,安裝時采用-25×4扁鋼焊接或機械連接即可方便地實現電氣貫通,連接完成后隨安裝縫、后澆段一起封堵,凹槽也可采用防水水泥砂漿封堵及壓抹。(2)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建筑。裝配式剪力墻結構建筑,可采用預制墻間現澆剪力墻內的豎向鋼筋通長焊接或機械連接作為引下線。非邊緣構件位置后澆段內應設置不少于4根豎向鋼筋,鋼筋直徑不應小于8mm;邊緣構件處后澆段豎向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2mm。后澆段內豎向鋼筋均符合引下線材料和最小截面要求,做法和非裝配式剪力墻結構建筑基本一致。(三)水平、垂直自然構件連接。(1)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預制柱內豎向附加連接的鋼筋和疊合梁后澆段內縱筋之間應附加機械連接或焊接。(2)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建筑,作為自然引下線的垂直后澆段內豎向鋼筋和疊合梁后澆段內縱筋應附加機械連接或焊接。
3.3防雷接地技術的應用要點
在對建筑物進行防雷接地施工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發現質量方面的問題,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施工人員的操作不當、態度上端正,不重視而導致的。因此對于施工人員,在施工時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安裝施工,對于引下線外接線接口做到合理規劃安置。(2)在對避雷裝置進行連接安裝時,確保線路夠長,同時引下線的線路也要確保它的長度,其次在進行焊接時,應當保證焊接的質量,并且符合相關的標準。(3)在對接地裝置進行填埋時,埋藏的深度要夠,對于設備的引線要做好防潮防腐的處理,避免引線在地下防潮受濕而損壞。(4)要注意將建筑物屋面的金屬裝置與防雷設備科學連接,以保證防雷效果。(5)完成安裝后,對于插座地線進行合理規劃。(6)對施工進行檢查驗收,確保防雷裝置的有效。(7)關注建筑物內的各個角落,觀察是否還存在著雷電風險,對于一些存在危險的角落,進行及時的調整處理。(8)基礎接地網。(a)接地網與所有引下線應采用不小于Φ10的鋼筋或圓鋼有效連接(一般是焊接),將所有建筑上部設置的引下線串聯在一起。(b)焊接施工時,雙面焊的焊縫長度≥6d(鋼筋),單面焊的焊縫長度≥12d(鋼筋);焊縫應飽滿且清理干凈。(c)強弱電井、電梯、各種機房等機房的等電位接地點,應預留鍍鋅扁鋼(40×4mm)。(9)引下線。(a)采用結構柱中2根不小于Φ16的豎向鋼筋與梁筋、柱筋進行焊接。(b)跨接線采用不小于Φ10的圓鋼焊接,雙面焊的焊縫長度≥6d(圓鋼),單面焊的焊縫長度≥12d(圓鋼);圓鋼彎曲半徑應大于6d(圓鋼),并用油漆標記。(c)主筋采用機械連接時,接頭處焊接防雷跨接線;采用電渣壓力焊時,接頭處可不設跨接線。(d)一類到三類防雷建筑物引下線的間距應符合規范要求。
結語
當前建筑中各種電氣設備的安裝不斷增加,并且在此基礎上人們對一些家用電器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在電氣安裝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避免雷電的影響,最大程度上確保電氣安裝過程中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15,19,67.
[2]楊宜濱.建筑電氣工程中防雷接地系統的施工技術[J].河南建材,2018(1):175-176.
[3]段生崇.建筑電氣的防雷接地方法淺談[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3):1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