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煤礦回采煤層屬于易自燃煤層,煤礦在進行工作面回采的過程中,發現有低氧現象的出現,因此在開采工作面使用了?“U”型均壓通風技術,避免發生低氧環境問題。本文主要對工作面使用的均壓通風安全技術進行介紹,以促進礦井開采工作的安全順利。
關鍵詞:煤礦開采;均壓通風;安全技術;應急方法
在空氣中暴露著的煤,會因為氧化而放熱,導致溫度不斷提高,當溫度處于70至80度之后,溫度升高的速度會突然間加快,當達到煤炭的著火點溫度時,就會出現燃燒的情況,這種情況就是煤層自燃。在進行開采過程中,一旦發生煤層自燃的情況,就會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工作面的均壓通風非常重要。
一、礦井開采工作面概況簡介
礦井開采的煤層屬于Ⅰ類自燃煤層,煤層的平均厚度在13.8m左右,該工作面煤層自燃發火期為1個月,最短7天。在開采的過程中,采用走向長壁采煤法,綜采放頂煤工藝,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在對工作面進行通風的過程中,使用了“U”型負壓通風技術,回采工作中,在回風隅角、機尾安全出口和工作面等位置進行測量,發現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氧氣偏低的情況。這種低氧現象的存在,會使得工作人員出現缺氧的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工人的身體健康,進而嚴重的影響工作面的安全順利生產[1]。
二、工作面的低氧現象分析
(一)采空區浮煤氧化的影響
在進行回采的時候,以0.5m作為丟煤厚度,丟出的煤塊在受到沖擊之后會變成小碎塊,這就使得氧化的面積增加,而空氣中被釋放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增多。在通風過程中,我們使用的是“U”型負壓通風法,這種方法會將機尾回風隅角變成負壓最低處,所以回風隅角長時間處在低氧狀態,間歇性會有有害氣體涌出。
(二)礦井中負壓通風造成的影響
當礦井中存在嚴重的氣壓下降時,開采工作面也會出現較快的氣壓變化,而采空區卻是處于較慢的變化中,使得工作面大氣壓力小于采空區大氣壓力,這種氣壓的不平衡,會使得采空區的有害氣體向低壓工作面涌入,導致工作面低氧現象的出現。這種情況尤其在14:00~20:00尤為明顯。
(三)上覆采空區滅火治理中使用惰氣的影響
在某工作面,上覆采空區間距四十一米,在工作面周圍的煤層中,布置了兩巷道,巷道中聯巷間距為五十米,相鄰的工作面使用二十米寬煤柱進行格擋。當回采工作完成后,所有單獨的采空區就會連接成一個大的采空區。在滅火治理過程中,曾在上覆采空區進行大量氮液的注入,因此惰性氮氣的含量非常大,而當進行回采的過程中,上覆采空區和垮落的頂板聯通,失衡的氣壓導致上覆采空區中的二氧化碳、氮氣等,都向工作面涌入,導致工作面陷入低氧。
二、“U”型均壓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一)通風防治低氧技術簡介
通過對工作面低氧現象的分析,我們可以明確:在開采工作中,將負壓通風技術用于工作面,是導致采空區的氮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涌向工作面,使得工作面低氧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進行開采的過程中,改變工作面通風方式,將負壓通風變成壓入式通風,將工作面和采空區之間的壓力差距縮小,將有害氣體涌入工作面的速度減緩,甚至抑制他們的涌入,有效的防止工作面低氧的出現[2]。
(二)“U”型均壓通風技術實施
在工作面使用的通風方式為“U”型均壓通風,需要壓入式均壓風機、均壓風門以及壓入式調節窗聯合運作。在開采的過程中,工作面相對來說是一個較為封閉的狀態,氣壓情況為正壓。將軸流壓入式通風機放置在主回撤通道用以防爆,這兩臺通風機一臺正常工作,一臺備用,在通風機的機身中部,需要進行密閉,而出風口和吸風口在密閉部位的兩側,用于向工作面壓風。在主通道和輔通道中間,以及回風巷靠近尾巷的位置,放置均壓風門,均壓風門耐高負壓。在運輸巷的位置安裝三道調節風窗,而在運輸巷聯通回風巷的位置,將自動調節風窗至于回風聯巷內。通過這樣的施工措施,能夠讓工作面的開采區域相對封閉,而機械開始運轉之后,封閉的工作面能夠得到足夠的風量(向工作面輸送的風量約為每分鐘2500立方米)。在進行工作面開采的過程中,通過安裝在回風巷的調節風窗,能夠將通風斷面的大小進行改動,以此來對開采工作面的壓力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調節。
(三)“U”型均壓通風安全的技術措施
在調整“U”型通風系統之前,首先要撤離在工作面、回風巷及通風系統周邊的工作人員,在各個出口的位置,設立明顯的警戒標志和措施,通風系統調整期間禁止任何人進入。在通風系統調整結束后,三十分鐘內不得進入,在專業技術人員通過測試之后,明確調整區域氣體濃度正常,才可以進入。在使用“U”型通風過程中,要每天固定對工作區域進行風量、氣壓進行測量,由瓦斯測量技術人員進行測量和記錄。
要指定專人負責線路、設備開關、均壓風機等設備,每個月要定期對風機的風電閉鎖等工作進行試驗,將試驗過程和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并且自動切換雙電源。在平時工作使用過程中,要實時進行查看和維護。設立明顯的標示,非負責人員不得碰觸,風機禁止隨意停轉、兩道風門禁止同時打開。
在回風巷等位置,以及均壓風機等設備位置,要安裝監控,并安裝電話專線。
在使用“U”型均壓通風技術進行通風的過程中,要制定明確的制度:對于采空區的漏風量、空氣溫度等問題,要安排專人定期進行觀測分析和記錄;礦井通風工作需要配備完善的風阻,相關區域應有完整的風壓資料,以及專業的檢測手段等;保持警惕心,時時對巷道進行檢查,確保均壓區域內的風流流動的正常狀態[3]。
結束語
綜上所述,“U”型均壓通風安全的技術措施在礦井工作面的使用,能夠有效的抑制有害氣體溢出的情況,解決困擾我們依舊的低壓問題。在使用該技術的過程中,要確定設施設備的穩固,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現。
參考文獻:
[1]朱曉慧. 高瓦斯工作面通風方式的適用性分析及瓦斯防治技術[J]. 山西煤炭, 2018(5):43-46.
[2]段定杰. 采煤工作面通風防治煤塵技術的分析探討[J]. 石化技術, 2019(7):205-206.
[3]高宏, 楊宏偉, 錢志良. 礦井末采期工作面高位鉆孔優化技術研究[J]. 煤炭工程, 2019(6):108-111.
作者簡介:李獻智,1978年5月,河南民權,安徽理工大學,本科,通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