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
(新疆兵團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石河子832000)
新疆兵團第八師瑪納斯河四級水電站于1961年建設完成,現共布置4臺立軸混流式水輪機機組。原設計水頭為31.5m,設計引水流量51.6m3/s,總裝機容量1.3萬kW(已擴容1×4000kW+原有3×3000kW),多年平均發電量約為4862萬kW·h,為當地的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水電站由于運行時間長,存在建筑物凍融破壞,混凝土結構老化、破損滲漏,金屬結構銹蝕、啟閉困難,機電設備普遍磨損、老化、故障率高等問題。在2013年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批復內容為:對引水渠道進行裁彎取直和防滲改建、拆除并重建排冰閘及退水渠,對前池、溢流堰、尾水平臺進行改造加固處理,更換電站的機電設備及金屬結構設備等。
增容改造后設計水頭31.6m,設計引水流量62.0m3/s,總 裝 機 容 量 1.60萬 kW(1×4000kW+改造3×4000k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為6088萬kW·h(年均增發電量1226萬kW·h),裝機利用小時數為3805h,設計發電流量59.6m3/s。
瑪納斯河徑流年際變化平緩,年內分配集中,6月~9月的水量占全年徑流量的76.6%,冬季水量僅占7.3%。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13.23億m3/s,多年平均流量為41.9m3/s;90%頻率的保證流量為5.98m3/s。河水含沙量大,多年平均含沙量2.73kg/m3,水中泥砂懸移質約占87%,并且泥沙中石英含量多,對水輪機機組磨損影響較大。
改造前瑪納斯河四級水電站機組每2~3年須進行一次大修。轉輪、底環、頂蓋、導葉、蝸殼等過流部件空蝕和磨蝕最嚴重,導致機組運行效率低下,機組振動大、噪音大,長時間處在不穩定運行狀態,嚴重影響了電站運行安全和經濟效益。本次增容改造更新3臺老機組,將除尾水管的肘管段和擴散段外的所有水輪機部件進行更換(含轉輪、導葉、頂蓋、座環、蝸殼、尾水管直錐管等)。
經過參建方的多次現場檢查和技術討論,確定通過調整座環高度和蝸殼直徑,增加機組過流能力,以達成水輪機增容改造的目標。考慮到金屬蝸殼外包混凝土厚度較小的現狀,工程難點在于:保證蝸殼的結構安全,蝸殼和座環聯合受力,控制機組振動在允許范圍。
本工程混凝土蝸殼承擔機墩傳下來的荷載、水輪機層設備重量和活荷載。原鋼蝸殼與外圍混凝土之間設置有彈性墊層,用以減少鋼蝸殼的振動,混凝土蝸殼承擔部分內水壓力。根據增容要求,鋼制蝸殼需要增加內徑,最寬部位達23cm,為此需要對原混凝土蝸殼內側進行鑿除拓寬,須鑿除鋼蝸殼外部彈性層、多余混凝土層和鋼筋網。工程技術改造如何不影響混凝土蝸殼結構安全,保證鋼蝸殼、座環與混凝土蝸殼之間的荷載傳遞,避免混凝土澆筑和干縮產生空腔,造成水輪機組的振動和氣蝕,是設計考慮的主要問題。
結構安全方面考慮混凝土蝸殼擴徑后,結構厚度減少14%,經計算,混凝土蝸殼上部鋼筋拉應力增加較大,為此須采取混凝土蝸殼補強措施,考慮了2種方案。方案1:加強混凝土蝸殼內側配筋,將橫向鋼筋與座環焊接,改善蝸殼受力條件;方案2:在鋼蝸殼外側設置多道加勁環,由混凝土蝸殼和鋼蝸殼共同承擔上部荷載。考慮到方案2加勁環寬度較大,相應混凝土鑿除厚度大損害結構安全,并且豎向加勁環影響混凝土澆筑,故選擇加固方案1。
對鋼蝸殼與澆筑混凝土存在的干縮空腔考慮進行灌漿處理,灌漿材料進行水泥灌漿和化學灌漿材料的比較。水泥灌漿凝結強度高,而化學灌漿固結體可以具有一定的彈性,達到減輕鋼蝸殼振動的效果,故鋼蝸殼外側空腔選擇化學灌漿。經比較選用LW水溶性聚氨酯,其具有良好的親水性能,漿液遇水后先分散乳化,進而凝膠固結;固結體為彈性體,可遇水膨脹,具有彈性止水和以水止水的雙重功能,主要性能指標見表1。

表1 LW水溶性聚氨酯主要性能
經比較確定結構加固措施如下:1)拆除原鋼蝸殼和座環,按設計斷面鑿除混凝土和鋼筋;2)剔出座環錨筋,將改造座環與錨筋固定;3)在混凝土蝸殼內側鑿除部位恢復鋼筋網,并適當加大鋼筋網中的鋼筋直徑,橫向鋼筋兩端與座環上下焊接,鋼筋網通過焊接錨筋與混凝土蝸殼錨固;4)逐節安裝鋼蝸殼,將鋼蝸殼外側錨筋與鋼筋網焊接固定;5)鋼蝸殼預留混凝土灌注管和振搗孔,灌注高標號混凝土,待混凝土干縮后,進行聚氨脂灌漿。改造措施設計見圖1。

圖1 鋼蝸殼、座環改造圖
座環采用組焊式,鋼材材質為Q345E,固定導葉數24個,外形尺寸2.36m×1.557m×0.992m,分成4 瓣,總重量 5.2t,單重 1.3t。
蝸殼平面直徑5.13m,設計壓力0.4MPa,進水口內徑1.75m,出水口內徑0.5m,蝸殼壁厚16~12mm,材質為Q345E,分22段運輸,單段最大件寬度0.3~0.8m,相應重量350kg,總重量約6t。
(1)切割、拆除已磨損鋼內襯,清洗混凝土蝸殼表面松動的混凝土塊、沉積泥沙,進行鋼筋除銹和混凝土表面鑿毛和清洗,混凝土最大鑿除厚度25cm,最小鑿除厚度16cm。
(2)混凝土修補要求剔除原有鋼筋網,重新焊接鋼筋網片。為確保鋼筋接頭焊接質量,采用砂輪打磨焊接部位殘渣。增大鋼筋網片的鋼筋直徑,設計鋼筋直徑φ25mm,間距20cm,并與φ25植筋錨桿焊接,錨桿錨固長度不小于30cm,間距40cm布置。
(3)其余混凝土蝸殼表面按間距30~40cm設置植筋錨桿,要求與金屬蝸殼管節焊縫距離不大于20cm。植筋錨桿采用Ⅲ級φ25mm鋼筋加工,設計強度360MPa,錨孔孔徑32mm;錨桿植筋膠采用改性環氧類、A級膠,設計環境溫度為-5~35℃,約束拉拔條件下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11.0MPa。
(4)蝸殼外包鋼筋網要求與座環焊接;座環分4片焊接,并預留直徑3cm灌漿孔、排氣孔16個。
(5)金屬蝸殼材質為 Q345E,板厚 16~12mm,在對應混凝土錨桿的位置開孔,孔徑36mm。蝸殼管節分段編號后,利用鉸鏈依次拖運到指定位置。
(6)通過拉緊桿、松緊螺栓、支座、千斤頂、墊板等連接定位件,分別進行座環、蝸殼安裝調整,并與錨桿焊接固定。
(7)金屬蝸殼上預留一定數量的混凝土灌注孔,孔徑6cm,灌注C25混凝土(14d限制膨脹率大于0.02%),進行震搗后用Q345E等厚鋼板焊接封孔。
(8)錐管與下部蝸殼間的空腔混凝土,常規澆筑措施難以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經考慮采用蝸殼下開口上部預留孔洞,并焊接40cm長,直徑5cm導管,通過導管灌注C25混凝土,并進行震搗密實。
(9)通過錘擊金屬蝸殼進行混凝土灌注密實度檢查,如有空腔聲,進行接觸灌漿處理,灌漿壓力0.2MPa,灌漿孔孔徑2cm,灌漿材料為聚氨脂。
(10)對錨桿孔、灌漿孔堆焊封孔,打磨光滑。
瑪納斯河四級水電站蝸殼改造工程于2014年完工并投入發電,經過3年的運行,已通過竣工驗收,水輪機機組運行良好,平均較改造前增發電量12%,蝸殼振幅在規范允許范圍內,達到了增效擴容目標,工程改造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