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來峰


北方的春天,風幾乎天天有,而且是很執拗的樣子,這樣的天氣很適合放風箏。當你周末走出家門,在一個小廣場上,或者田野里,但凡有一片空地的地方,你都會看見一個個扯著長線迷戀風箏的人。
那年我十八歲,也是一個瘋狂迷戀風箏的人,可惜,我還不怎么會放風箏。第一次手拎著長長的絲線在麥田里奔跑,我像一頭桀驁不馴的小野馬,而風箏更像一頭不聽馴服的小野獸根本不聽我的使喚,任憑我跑得精疲力竭,一次也沒有飛起來。
我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氣,情緒壞到了極點。
母親的那一套理論沒用。什么逆風飛翔,我一直是迎著風在拼命奔跑,而風箏呢?像一個腦殘的大鳥一路跌跌撞撞,摔了一個又一個大跟頭,就像我的心一樣。
我沮喪極了。
母親又貼上來,像一個富有多年指揮經驗的教官,大聲說:“不要一直跑!還要回頭向天上的風箏看!緩慢放線!放線!”
我照母親的話做了。可是,風箏剛剛飛起不久,突然便一個跟頭栽下來,令人猝不及防。
我剛剛升起的自豪感,又瞬間降到低谷。于是,我跟風箏一起趴到地上,像一個備受摧殘的傷員,再也站不起來了。
這時,我多么羨慕那些手持著長線,操縱著飛得鉆天眼兒高的放風箏的人,風箏靜止了似的俯視著大地,地上的人仰著頭,臉上蕩漾著恬靜的笑容,好像一幅迷人的畫。
母親趕過來,蹲下身,在我胖乎乎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笑著說:“臭小子!就這點兒出息!起來吧!讓媽媽給你做個示范。”
我抹著眼淚,迷茫地坐起身。
很快,母親像極了一個英雄,三下兩下便將風箏送上了天空。風箏在母親的手中像一個乖孩子,任其擺布。長長的線,柔柔的風,美麗的田野,泥土的清香,這一切的一切都像一個美麗的童話,而我一直想做這個童話中的王子。
我接過母親手中的線,聽母親指揮著,風箏這時候似乎聽話了很多,靜靜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我轉身好奇地問母親:“為什么風箏身上有一股勁兒,好像故意跟我作對似的,我讓它往東它偏扭著頭往西?它好像要指揮我一樣?”
母親笑著說:“你能有這個感覺,說明你快學會放風箏了,其實,我們和風箏是一個整體,當風突然變得強勁了,風箏會向你暗示,這時候你要聽它的指揮,趕快放線;當風弱了,風箏也會提醒你,這時候你要趕快收線,這樣才能保持一個平衡。其實,這風箏是我們的引路人啊!”
引路人,好絕妙的比喻。
我仰著頭,再次向風箏深情地望了一眼,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涌上心頭。我突然感覺,這天空中飛翔的不是風箏,而是一種人生態度。
回到家,我很快收拾好了書包,堅定地對母親說:“我要復讀!明年一定考上理想的大學!
疲憊的母親,臉上頓時蕩漾起了甜美的笑容。
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大學,后來我參加了工作,步入社會,也遇到過不少的坎坷,但是我都挺了過來,因為我心中一直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我知道,那是風箏給予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