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來問:
編編您好,我今年17歲,和他高一相識,相戀已快一年。走下來真的很難,熬過了太多坎坷。但我們一直堅定著不放手。這么長時間的相處,我知道他是一個很好的男孩子,對我非常在乎,我同樣很在乎他。我真的很想知道,在這個年紀到底有真正的愛情嗎?是我們太幼稚,還是父母看輕了我們之間的感情?我們應該繼續下去嗎?
我至今仍記得念中學時的一位英語老師:當時隔壁班有人談戀愛,被老師知道了。那位老師說:“如果你們倆在期末考時能雙雙進步一百名,我就不反對你們。”后來,那兩人一起進步了,最后一同考上了很好的大學。
這是真事。
或許是受此影響,我至今仍認為真正的愛情只看兩顆心夠不夠純粹,而非看年紀。只是為什么過來人總會說“你們還小,不懂真愛”?我想很多人只是本著自己的經驗告訴你們:愛情這東西,年輕時最大的困難不過是躲過老師、家長的目光,可成年后,你們需要躲卻難以躲過的是萬千現實:家庭背景的差距、移情別戀的可能、被冷酷現實敲打之后雙方的態度、一人進步了一人卻原地踏步怎么辦、貧窮怎么辦、走不完一生怎么辦——到了最后,家長也好,老師也好,他們會覺得,明明是很可能走不完一生的感情,你卻要在最關鍵的時期為了它影響學業,值得嗎?
值得嗎?
很難回答。以我自己和身邊人的經驗,人的一生很難遇到太多真愛,甚至有好些人一生也遇不到一次。成年之后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會成為我們執手一生的對象,是看他的品德、背景、存款、工作、有沒有房產。而年輕時候的愛情,不看這些。
這時候我反倒覺得,年輕時的愛才是真的,純粹的。
可是,這就涉及一個會讓師長和家長都擔心的問題:因為純粹的感情而站在你身邊的這個人,他值得嗎?他是否足夠優秀?是否上進?是否會影響你上進?是否能和你一起努力,共同走完這一生,不在多年后讓你背著“啊,那孩子就是因為早戀才考不到好大學”的擔子?他是否有足夠的決心和魄力,讓你避免這樣的困境?
愛一個人很難,讓自己無悔而優秀地愛著一個人,更難。
父母不想讓你談戀愛,歸根結底,很大一部分是擔心你影響自己的學業。每個年齡段都有那時最重要的事,而在十七歲的時候,真的,高考很重要。
純粹的愛是美好的,學業是重要的——如果你想讓所有人都認可你,是否在這之前,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這個年紀的愛需要勇氣,不是對抗世界的勇氣,朋友,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勇氣。
我期待二十年后的你能說一句:“因為當初喜歡的男孩,我成了一個很優秀的人。”
本期回復:呂亦涵,暢銷書作家,著有《阮陳恩靜》《向海深處》《江海不渡》《倫敦星光不散場》等。很好看的新書《向海深處》正在熱賣中。微博:呂亦涵_Zoe。公眾號:呂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