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秀蘭
宋朝有個畫家叫文與可,自幼勤學苦練,酷愛文學,文章寫得好,還善于畫竹子。他畫的竹子,形態逼真,受人喜愛。
文與可生性愛竹,曾經在自己住屋的前后栽了許多竹子,細心觀察竹子在不同時期、不同季節的姿態。春天,他興致濃厚地到竹林察看竹子的生長態勢;夏天,他躺在竹林里一邊納涼,一邊傾聽微風吹拂時竹葉發出的聲音;秋天,他坐在屋里欣賞搖曳多姿的竹影;冬天,他頂風冒雪,觀賞竹子在天寒地凍中挺拔的身姿……
就這樣,“園中之竹”成了他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因此,作畫時,他不需用眼睛看竹子,就能生動逼真地勾勒、渲染,潑墨成竹。
寫作也是一樣的道理。同學們想要把文章寫得具體、形象而又生動,就要深入觀察事物,“成竹于胸”,方能“下筆如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