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祎青董事長
上海杭州灣開發區成立于2000年,2016年與上海星火開發區合并組成新杭州灣開發區,規劃總面積達27.2平方公里。開發區從一片灘涂白手起家,至今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近年來,開發區的生態環境越來越美,相繼關停環保違法違規企業近50家,達標整治40多家,油性涂料企業全部關停。作為專業精細化工區園區,我們積極爭創綠色園區品牌,大力實施轄區廊道、道路、河岸、廠區綠化,建成星火公園,將完成拆遷安置的100多畝土地,全部轉型為綠化,轄區綠化覆蓋率已達32%,積極創建國家級綠色示范園區。我們的目標是讓飛鳥代言,錦鯉說話,做公園里的開發區。
作為奉賢化工企業集中區域,杭州灣開發區始終堅持“兩山理論”,牢牢樹立生態優先理念,在節能降排上狠下功夫,先后關停一批“三高一低”企業,如聯吉合纖公司等7家企業886畝;關停一批高污染企業,如金奉源紙業公司等9家企業1367畝;關停一批低效企業,如新三花薄膜公司等8家企業784畝。
上海保立佳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中轄區自選深化VOC治理的重點企業,3年來,公司先后投資3000萬元對廢氣及廢水處理設施進行全面提標升級改造,每季度對全廠區進行LADR泄漏檢測,每周聘請環保管家進行定期檢查、指導。環保投入在一定時期內大幅增加了公司的生產成本,帶來了巨大的經營壓力。但是隨著中央環保督察日益有力,環保治理不達標的企業承受了越來越大的監管壓力和經營風險,公司所在行業一些生產水平低下、管理粗放、環保設施投入不足的企業紛紛退出市場競爭,加速了行業整合。落后產能的不斷出清、供給減少,具備嚴格管理制度、環保設施配套充足、產品品質優良的優質企業取得比較優勢。2018年完成環保設施升級改造之后,保立佳公司提高了產能效率,客戶群體也得到快速整合,與世界500強以及國內龍頭企業不斷加強合作。對比環保設施改造前的2017年,保麗佳公司2018年在銷售總額小幅增長1.6%的情況下,利潤總額自679萬元增長到3096萬元,同比增長356%。2019年上半年,已實現銷售總額4.2億元,利潤總額2671萬元,納稅總額1600萬元,同比2018年分別增長13.5%、88%、36%。
被列入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100件信訪件中的上海惠廣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在發現問題后,端正態度,積極整改。3年來共投資5500余萬元,對廢水、廢氣、固廢設施進行改造,同時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提高環境綠化率,公司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近年來市場銷售大漲,對比環保設施改造前的2016年,公司2018年銷售總額達3.3億元,利潤總額為1800萬元,同比增長260%。2019年上半年,已實現銷售總額1.8億元,利潤總額1200萬元,納稅總額700萬元,同比2018年分別增長30%、35%、20%。其企業法人也表示,中央生態環境督察是考驗企業是否想真發展的試金石和歷史機遇,企業環保治理工作如果采取躲避觀望、患得患失和逃避社會責任,注定會被依法關停、被淘汰出局,企業只有認清形勢,堅決整改達標,依法合規經營,才能生存發展。
經過中央環保督察,居民參與環境共治意識更強,監督企業的眼睛更多,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更強。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轄區星火片區遇到居民投訴異味的情況,片區里一家荷蘭外資企業帝斯曼公司,在環保達標擾民的情況下,經過區生態環境局和屬地開發區的指導,率先對環保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僅2017年至2018年期間,公司就投入3000余萬元優化產品配方,加大技改力度,建立總經理帶隊的值班經理制度,每日抽查環保行為、環保設施、廠界氣味和噪聲等情況。環保治理的提升推動技術改良,從而實現企業效益的顯著提升。對比環保設施改造前的2017年,公司2018年銷售總額達30億元,同比增長20%,利稅總額增長約5000萬元,同比增長約100%。
開發區每年都會組織開展公眾開放日,以“環境治理滿不滿意,群眾說了算”為立腳點,召集居民代表和企業代表開展座談交流,了解居民對轄區環境治理的滿意度和區域環境的問題訴求。一方面,開發區主動公布熱線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反應制,保證能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有效溯源;另一方面,吸納民間力量,發動群眾參與環保治理行動,認真聽取居民反映的問題、仔細排查線索,精準督促轄區企業。通過一次次交流溝通,居民對周邊企業的整改給予肯定,2018年群眾信訪件同比下降33%。


作為全區首家啟動轄區企業安全環保達標創建工作的開發區,一方面,我們將重點抓好安全環保初級達標創建,按照《上海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安全環保初級達標創建實施方案(試行)》的工作要求,專門成立達標評審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遵循評前自改、邊評邊改、改后再評的程序,對轄區企業進行分級分類分批評審并開展評后整改。通過19個方面68項指標評審以及后續的動態管理,實現開發區企業的安全能級總體達標提升。
另一方面,我們將全面開展“啄木鳥”行動。全面落實《杭州灣開發區安全生產“啄木鳥”行動獎勵實施辦法》,設置參與現金獎勵、組織獎、個人獎,并印制宣傳海報、橫幅等,在轄區企業及道路上張貼宣傳,借助公司及開發區總工會微信公眾號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安全為人人、人人管安全”的安全生產文化氛圍,鼓勵全體干部職工積極參與開發區安全生產監管行列,不斷拓寬企業安全管理力量,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社會監督,倒逼企業進一步壓緊壓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通過統一管理、資源整合、優化升級等措施,開發區不斷向“專業、特色、創新”產業鏈轉型提升,形成了以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兩大產業為主導,以智能制造、生產型服務業為引領的產業格局。2019年,開發區工業總產值33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26億元,實體型企業總稅收達11.9億元。轄區內現有實體型企業254家,從業人員25539人,其中危化企業有36家,集中了全奉賢區78%的危化品取證企業。經過20余年的努力發展和重點謀劃,開發區創立了自己的園區特色品牌,先后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上海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被國家商務部、科技部確定為“生物醫藥領域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被上海市確定為“新材料產業基地”和上海市26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
未來,開發區將著力打造數個特色產業平臺,形成聚烯烴改性化學及生物試劑、水性材料、醫藥研發生產、高端健康食品、高端化妝品、智慧網聯汽車零部件等10個百億規模的產業集群。在化工分區方面,將主動融入市化工,力爭將上海化工區奉賢分區升格為“上海化工區”,聚焦生物醫藥、精細化工關鍵領域核心環節,加強源頭創新,強化產業引領,建成“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和“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南上海產業發展新高地和產城融合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