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瑛
摘? ? 要:通過對既有案例的比較分析,針對市級機關辦公室基本概況、典型標準層辦公用房指標統計、辦公層的功能配置(局級及以下各級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裝修材料、設備末端(機電專業、辦公工位強弱電專業)、辦公家具實際布置情況(局級及以下各級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辦公室標識、辦公室環保、措施等,逐步形成市級機關辦公室裝飾適用性的模塊標準。
關鍵詞: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裝飾適用性模塊;規范化;專業性;精細度
1? 引言
機關辦公用房是各級黨政機關履行職能、正常運行的物質基礎,各級工作人員辦公室既是其中面積占比較高的部分,又是與使用人關系最直接的部分。實踐中,關于辦公室內部的裝飾項目因更能體現機關廉潔和節儉而受到特別的關注。
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房設處(以下簡稱:房設處)承擔著本市市級機關辦公用房建設、使用、維修等管理職責,相關業務工作均涉及辦公室裝飾內容。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了《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發改投資[2014]2674號)的通知。在當時,針對黨政機關辦公室裝飾裝修具體內容的具體工作的規范性研究較為鮮見。故房設處委托我院以《關于規范市級機關辦公室裝飾內容的研究》為研究課題,共同進行專題研究,以進一步對相關管理工作強化規范性、突出專業性、加深精細度。經過近幾年對本研究課題的深入分析、研究探索,逐步形成一份針對市級機關辦公室裝修的適用性技術模塊的運用標準。
2? 研究背景
近年來,中央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規定,對機關事務管理剛性約束力不斷強化,“超標準建設”、“豪華裝修”等現象被明令禁止,擬定辦公室裝飾方面規范的技術內容是推行相關制度必不可少的工作,亟需相關業務的技術性指導和標準化模板。裝飾裝修行業的設計理念更新、材料技術進步等是辦公用房裝飾項目實現節儉、實用、安全、節能的技術性保障,較為豐富的市級機關既有辦公用房(特別是集中辦公模式)裝飾實踐案例為辦公室裝飾內容的技術性研究提供了條件。
3? 研究對象的界定
本次研究所稱黨政機關,包括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各級黨政機關派出機構、直屬事業單位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為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廣泛性,本次研究的對象框定為局級及以下各級工作人員的辦公室,并按不同職級設置作分項討論。本次研究所稱的室內裝飾裝修,包括內墻、柱面、樓地面、門窗等建筑本體室內可見部位;考慮實際辦公的使用需求和局部空間的相對完整性,也將主要設施設備末端和基本家具配置等納入研究范疇。
4? 研究方法與過程
4.1? 主要研究方法
(1)會商。設計院專業技術人員與房設處調研員不定期會商,主要研究內容為基本原則導向、專業案例采用、市場信息搜集、數據分析匯總、文本擬寫修改、圖示例樣制作等具體工作。(2)文獻搜索。整理、分析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夯實調研內容的理論依據和決策基礎;廣泛參考相關專業技術性規程,提高市級機關辦公室裝飾內容規范性技術模板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3)調研。現場實地勘測相關案例情況,掌握第一手數據;走訪相關設計單位、辦公用房使用管理單位等,以座談、個別訪談等形式,收集擬制技術性模板的方案。
4.2? 既有案例的比較分析
本次調研按原建設(維修)項目時間為序,引用人民大廈(簡稱200號)、市政大廈(簡稱100號)、浦東集中辦公點(簡稱300號)等室內形態較為規整的市級機關辦公室裝飾裝修作為典型案例進行比較分析。主要分析內容為:基本概況、典型標準層辦公用房指標統計、辦公層的功能配置(正局級、副局級、普通辦公室)、裝修材料、設備末端(機電專業、辦公工位強弱電專業)、辦公家具實際布置情況(正局級、副局級、正副處級、科級及以下)、辦公室標識、辦公室環保、措施等。上述三個實踐案例的比較研究結論為以下幾點。
4.2.1? 基本項目的發展演變
(1)房型的選擇。以合理的功能性、經濟性為基礎,摒棄了帶有弧線、切角的元素,逐步趨向規整的矩形,比例協調,使用效率高。(2)材料的選擇。基本根據黨政機關辦公用房中級裝修的標準定位,逐漸克服裝飾材料多樣性和價差的選擇性困難,趨向選用安全、耐用、經濟、易清潔的材料,體現莊重簡潔、適宜政務辦公的視覺環境空間。(3)家具的選擇。按房型匹配、功能需求、經濟適用的原則,辦公工位尺寸作了合理放大;家具材質更環保,大幅度減少實木家具的選用比例;工位座椅更符合人體工學,提高工作人員長時間坐姿辦公的舒適度。(4)設備末端的處理。根據相關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普遍應用環境,“設備帶”概念逐漸引入并已基本成型,即在頂棚面上“帶狀”配置節能筒燈、燈帶、空調側出風、回風、消防噴淋、煙感、廣播等,便于后續維修。
4.2.2? 特色專項的歸納
(1)節能性。照明光源方面,由原來的T8、T5光管調整成更為節能的光源,推廣選擇使用LED照明。建筑外墻外保溫方面,主要是根據模擬演算結果,對建筑采光窗的遮陽處理已發展為LOW-E中空玻璃安裝與外遮陽貼膜處理相結合。走道采光方面,內走道兩側的門扇都裝有透光玻璃以輔助采光,節約走道照明用電。(2)模塊化。特別體現在辦公空間的有效利用上。通過模塊化設計,個人的辦公空間(主要是文件存儲及活動區域)得到相應的增加,在不增大單體辦公室面積的條件下,改善了機關辦公的個人工作條件。(3)裝配性。改傳統的現場制作加工為裝配性施工工藝。如:木飾面及門扇制作和油漆的涂刷均在工廠加工制作完成,可直接在施工現場安裝;結合模塊化概念,適當拆解工位系統或設備系統的單元段,提高末端安裝的調節靈活度,以適用不同尺寸空間。(4)利舊性(既有建筑改造)。可節省工程造價,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地坪、空調、噴淋(煙感)、門扇、設備末端、家具、特色空間裝飾等方面都存在利舊的可能。(5)新穎性。主要基于新技術及新材料的應用。如:耐磨性、隔音性、清潔便利性及鋪裝施工效率較高的橡膠地板代替環保性較差的實木地板;墻面成品木飾面裝飾掛板的新型施工工藝不僅效率高且對其他樓層辦公人員影響較小。
5? 主要技術成果
本研究課題遵循了《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發改投資[2014]2674號)中“建筑分類與面積指標”和“建筑裝修”兩個章節的相關基本精神,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和案例經驗,推導了市級機關辦公室裝飾的適用性技術模板。
該適用性技術模板的主要內容為:
5.1? 用房分類及標準平面布局(局級辦公室、處級辦公室、普通辦公室、公共服務用房)
根據標準平面,辦公用房分類可分為以下幾類。
(1)局級辦公室。
局級辦公室分為正局級辦公室和副局級辦公室。
(2)處級辦公室。
(3)普通辦公室。
科級及以下工作人員辦公室。
(4)公共服務用房。
公共服務用房包含:[財務室、機要室、檔案室(人事檔案和文書檔案;傳真、安保)、資料閱覽室(注明荷載)、文印室(強排風)、走道、衛生間(座位和蹲位說明)、茶水間、沖淋房、值班室(1200[×]2200mm單人床、電視、電話)、會議室(2m?/人,裝修材料考慮環保、吸音,多媒體說明)、儲藏室、收發室]
5.2? 用房經濟指標設定及單間例樣(按職級分類)
5.3? 辦公室的功能配置
5.4? 裝修材料名稱、等級(按墻面、地面、頂面,并結合工作人員職級分類)
5.5? 設備末端名稱、數量及排布方式(電氣設備、弱電設備)
(1)電氣設備末端(開關、插座、燈具)。
(2)弱電設備末端(內網、外網、紅機-正局、涉密的網口插座)。
(3)暖通設備末端(出風口、回風口、新風口、排氣扇)
(4)給排水設備末端(外露式噴淋、隱蔽式噴淋-推薦)
(5)消防設備末端(消火栓、手報按鈕、警鈴、煙感、排煙口、逃生標志)
5.6? 家具(基本配置及尺寸)
5.7? 標識(按樓層和房間分項)
辦公室標識以GBT 15566.1—2007《公共信息導向系統 設置原則與要求》為基礎原則,設計風格簡潔大方,不會像酒店類建筑標識那般花哨、華麗。在色彩上符合政府形象且形式基本統一。功能上以實用性為主。
(1)樓層標識。引入拼裝式標識牌的設計理念,向現代辦公模式看齊,考慮到辦公用房調整的多變性,隨著辦公人員的變動或者各樓層之間職能的調整,選用了系統性裝配式可替換的標識標牌指示,體現了經濟性優勢,標識標牌的可拆卸性將成為潮流,充分體現辦公人性化、靈活性。
(2)房間標識。為弱化辦公室的等級性及保障隱私,房間標識僅采用數字門派編號及簡易文字說明。若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房間,例如會議室,房間標識會做進一步說明,甚至可以根據需要在標識上留有可以記錄當天會議議題或會議時間的區域。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技術成為智能化人性化辦公的后盾。視頻會議室的房間標識逐漸從傳統類型轉為電子公告屏形式,其優點在于時效性強、公告內容信息量大且更新標識內容較為方便。
5.8? 環保檢測
辦公人員的健康隨著社會的發展日益受到重視。在所有硬裝工程完成之后、家具搬入之前,和在所有家具搬入之后,分2次對環境空氣質量的檢測。
5.9? 節能措施(幕墻玻璃貼膜、燈光照明、可利舊項目)
(1)幕墻玻璃貼膜。新建建筑按照規范必須使用中空Low-E玻璃。在利舊的基礎上使用原有玻璃窗,以通過整體節能計算采用外遮陽貼膜工藝及卷簾來作為節能的輔助措施和手段。
(2)燈光照明的選型。在照明燈具光源方面,推廣運用T5光源、節能燈管,隨后逐步發展為LED照明。從當下看來,利用太陽能資源的照明技術也將逐步發展,運用到辦公場所。
(3)利舊性。在可利舊的辦公大樓改造項目的前提下:
地坪:除改造成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間外,其他辦公空間盡可能保留原有地坪。
空調系統:改造時在確保通風量、設備條件完好的基礎上,盡量保留原有空調系統,僅在設備末端部分做局部調整。
噴淋末端:盡量利用原有消防噴淋末端。
衛生潔具:在保障功能完好的前提下衛生潔具均作利舊處理。
搬入家具的利舊:對于保存比較完整、外觀比較新的家具可直接利用。根據辦公人員的擴容,新購置的辦公家具將參照原有家具形式。
5.10? 普通單工位系統例樣
作為辦公室家具配置系統中,數量較多且其功能實現必須以裝飾裝修項目中機電安裝工程中進行預設,固對此做模版化提供。
6? 規范市級機關辦公室裝飾裝修項目的實踐性探索
上述關于市級機關辦公室裝飾裝修適用性技術性模板的生成,在近幾年房設處的實踐管理工作中已予以推廣應用。 這些成果有利于提高各辦公用房使用管理單位的裝飾裝修管理工作的質量,做到事前需求明晰化、事中監管直觀化、事后結算標準化。
本次研究的市級機關辦公室裝修適用性技術模塊是基于當前技術環境狀態下提出的,而房屋裝飾裝修行業發展是與時俱進的。當代信息技術、自控技術、環保技術、化學合成技術、納米技術等新技術必將逐漸優化裝飾裝修行業的選材用料,也勢必促進智能化、生態化、精細化設計理念的不斷更新。關注技術進步,更新完善適用模板的內容,有必要對模板內容設定時效概念,定期回溯比對,動態增刪明細條目、修整相應的技術指標,讓該模塊實現可持續的適用性。
參考文獻:
[1] 法律、法規、部門規章
[2] 《機關事務條例》(國務院第621號令).
[3]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2013年11月25日).
[4] 《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中辦發〔2013〕17號).
[5] 《上海市市級機關辦公用房管理暫行辦法》(滬委辦發〔2013〕9號).
[6] 《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發改投資[2014]2674號)
[7] 技術類規程(國家現行技術規范、法規及標準圖集)
[8] GB 50352—2019.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S].
[9] GB 50763—2012.無障礙設計規范[S].
[0] GB 50222—2017.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S].
[11] GB 50016—2014(2018修訂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12] GB 50210—2018.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S].
[13] GB 50325—2001(2013年修訂版).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S].
[14] J502-1-3.內裝修[S].
[15] JGJ 67—2019.辦公建筑設計規范[S].
[16] 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設計標準[S].
[17] GBT 15566.1—2007.公共信息導向系統 設置原則與要求[S].
[18] GB 50189—200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S].
[19] DGJ08-107—2012.上海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S].
研究課題: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房設處,合作《關于規范市級機關辦公室裝飾內容的研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