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領
摘? ? ?要:房建施工中主要的防水防滲部位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地下室滲漏、廚衛滲漏、墻體滲漏和屋面滲漏。文章從房建工程上述四個部分滲漏的主要表現形式著手,通過對滲漏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房建施工中的防水防滲工藝質量控制策略。
關鍵詞:房建施工;防水防滲;工藝質量控制
1? 墻體開裂與滲漏問題
1.1? 開裂與滲漏原因
建筑物在外墻體部位出現開裂與滲漏的原因有多種,首先在設計階段,設計的墻體材料選材不當;對建筑細部設計,如滴水槽、外墻裝飾、門窗與墻體之間的連接處、窗臺坡度、穿墻管等未考慮防水要求;在建筑物外墻裝飾設計時,過度追求建筑立面效果,外墻面磚的拼接縫過細,導致密封性材料無法嵌入,不能充分發揮其防滲效果。墻下基礎施工時,由于處理不當導致墻體出現不均勻沉降造成墻體開裂;在外圍護砌體施工時,未按要求設置構造柱或未采用有效的連接措施也容易引起墻體開裂;墻體基層與抹灰層之間的黏結程度未達到要求,容易引起墻體出現空鼓、脫層及開裂等現象;在砌體結構與現澆混凝土墻柱梁的交接處,由于采用的材料不同,線膨脹系數不同,在抗裂措施未實施到位的情況下,也容易引起外墻開裂; 施工過程中留下來的腳手架孔、穿墻洞等未進行及時有效處理,容易引起墻體的滲漏;建筑物有水房間的樓面標高高差控制、防水翻邊處理及泛水處理不當,容易導致外墻滲漏;外立面線條大樣處積水排放不暢、門窗在安裝過程中防水處理不達標等也會導致外墻滲漏。
1.2? 工藝質量控制策略
施工時加強外墻防水構造層的施工質量控制,在施工所用的水泥砂漿中應加入減水劑、防水劑和抗裂劑;在外墻粉刷過程中對局部較厚處的水泥砂漿抹灰層應分層施工,每層厚度不超規范要求,并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為防止墻體由溫度變化引起的開裂,在外墻采用非混凝土基體砌筑施工時,在現澆混凝土梁柱與外填充墻的交界處,必須采取安裝鋼絲網等防止外墻開裂的措施,并且鋼絲網與外墻基體之間搭接的寬度,每一邊不能小于200mm;外墻在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或者空心磚等具有較大孔隙率的新型外墻材料時,為防止熱脹冷縮出現抹灰層開裂等現象,在施工時應將全部砌體墻面滿掛鋼絲網。為保證鋼絲網的抗裂作用,在設置鋼絲網時應加設墊塊,確保網面與墻面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外墻外凸的各種線條和節點大樣等部位在施工時,不能出現返坡等積水的現象,并做好防水措施。
2? ?廚、衛、陽臺房間滲漏
2.1? 滲漏原因分析
建筑物的廚房、陽臺、衛生間屬于有水房間,其防水標準必須符合相應的規范要求,引起有水房間滲漏的原因有多種。首先是設計方面,其防水設計深度不足是引起滲漏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用水管道設計位置與洞口位置不精確,套管的設計未達到規范要求;房間內地漏的標高設計不合理,導致排水口比地面標高要高;相鄰樓板之間的設計標高高差不明確都是導致滲漏的原因。其次就是施工方面,主要包括:用水管道安裝時破壞了樓板防水層的整體性;混凝土的防水翻邊未按要求處理,排水溝坡向或者地面的坡度未達到排、防水要求;預埋套管安裝不符合要求或封堵不密實等都容易造成廚廁滲漏;樓板砼澆筑、振搗不密實;樓板及沉箱側壁在施工時留置的木墊塊和鋼絲等穿透加固措施未及時取出;防水層施工上翻高度不滿足要求等,也是引起滲漏的原因。
2.2? 工藝質量控制策略
首先,在設計上,必須保證建筑物的衛生間、廚房、陽臺等有水房間的面層標高與相鄰房間的面層標高的高差設計必須符合規范要求;有防水要求的樓地面對立管、套管和地漏進行封堵時,必須采用防水膨脹細石混凝土分次填筑,并且在表面要加強防水措施處理,施工完成后要進行隱蔽性驗收;施工前要明確地漏型號及規格;合理布置地漏位置,要確保地漏安裝在完成地面最低處,保證排水通暢;門口處樓地面標高應低于相鄰無防水要求房間的樓地面大于20mm。
3? 建筑屋面滲漏
3.1? 產生原因分析
產生屋面滲漏的原因包括:在設計中未就防水設計作出明確說明,或未給出防水設計節點大樣圖,施工單位處理不恰當造成滲漏;在設置女兒墻時未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或者女兒墻混凝土澆筑質量不符合要求導致滲漏水;施工屋面結構層時混凝土澆筑振搗不密實,或者未達到強度即上人上材料導致開裂,防水層處理不到位所引起的滲水;屋面的剛性層和飾面層在暴曬和高溫環境下,會因材料自身的熱膨脹系數,致使屋面出現裂縫從而導致滲漏;在處理突出屋面管道套管時,未進行同步預留預埋,周邊封堵不密實導致滲漏。
3.2? 工藝質量控制策略
女兒墻宜采用鋼筋混凝土女兒墻,或者采用素混凝土反坎加構造柱、壓頂梁和磚砌體砌筑,素混凝土反坎高出屋面完成面最高處不小于200mm,素混凝土反坎必須澆筑振搗密實,素混凝土最好同屋面結構層同時澆筑,否則應將接觸面鑿毛;女兒墻壓頂必須向內找坡,并且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材料施工,整體坡度應大于2%;外墻防水層應延伸至壓頂內側的滴水線部位;砌體女兒墻與混凝土交接處粉刷時掛設鋼絲網防止開裂。
采用防水混凝土作為屋面結構層材料,并且澆筑振搗密實,養護到位,屋面結構層混凝土強度達到規范要求強度后才容許上人和上材料,且現場同條件養護試塊達到規定要求強度后方可拆除模板支架,防止屋面結構開裂導致滲漏水。突出屋面管道套管必須采用鋼套管加止水環,并且在必須屋面混凝土澆筑前預埋到位,否則應分次封堵密實,并圍水試驗合格。
4? 地下室裂縫與滲漏
4.1? 原因分析
預留預埋穿墻套管在溫差作用下,因伸縮變形與結構脫離,產生裂縫滲漏水;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水泥漿流失,沿縫兩側多為石子、混凝土酥松;底板、頂板及墻體在振搗過程中不密實、開裂導致的滲漏水;底板、頂板、墻體穿墻管道未同步預埋封堵不密實導致滲漏水;墻體模板對拉加固部位處理不到位滲漏水等。
4.2? 工藝質量控制策略
施工縫的留設部位必須滿足規范要求,并且施工縫處混凝土接口處理時,松散混凝土必須鑿除,清理沖洗干凈,模板留清掃口,不能積水;水平、豎向止水板(帶)必須形成封閉,固定止水板(帶)時防止損壞,且一側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拆除木質的固定措施;施工縫處理完成鋪漿后澆筑混凝土,且振搗密實,加強養護。
地下室頂板及墻體變形縫(包括沉降縫、伸縮縫)位置、間距、做法應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并應結合當地及項目的特點進行優化,除保證水不能進入變形縫內以外,還要保證有足夠的變形余量;做好防排相結合,多道排水措施保證;地下室頂板變形縫側反坎高度必須要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特別要注意是從完成面起計算高度;反坎采用混凝土且與結構同步施工,一次成型,以保證底部接口密實。
5? 結束語
房建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做好結構自防水,然后做好建筑防水措施,采取排防相結合。做好防水防滲施工,是保障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條件,通過對房建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滲漏水的部位進行有效分析,確定防水防滲施工工藝及質量的控制策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體質量,同時也提升了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毛文波.建筑工程室內防水、防潮層施工工藝分析[J].居舍,2019(31):56.
[2] 周景深,范沙沙,曹志華.試論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種類和施工工藝[J].建材與裝飾,2019(27):5657.
[3] 田耕.建筑防水堵漏新技術施工工藝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