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銘心的“江”“湖”相逢,生死接力的生命之托。
2813名逆行的白衣天使,對口黃石、援手武漢,來時披霜踏雪,走時陌上花開。
67個晝夜,生死時速,抗擊疫魔,讓2493名患者得以康復。
臨別時分,黃石人民以最高禮遇送別恩人——永遠的“蛋黃蘇”、永遠的好兄弟!
“我是黨員,我請戰”
深夜接軍帖,九州大點兵。
還來不及細品春節歡聚的家宴,還來不及擁抱萬家燈火的團圓,江蘇援鄂醫療隊員向著危難的武漢、湖北,星夜疾馳!
“與你們此前的經歷相比,這次支援湖北,可能是最緊急、最艱苦、最危險的一次。”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寫給援鄂醫護人員的信中這樣說。
“我愿意加入這場戰役,時刻待命,聽從組織安排”“我深知肩負的責任,我申請到防控疫情第一線去”……疫情來臨,醫護人員的請戰書成為讓人感動淚目的特殊風景。
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發出號召,全院83個黨支部紛紛響應,廣大黨員干部帶頭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門急診辦公室黨支部書記談錦美在支部微信群里發出倡議:“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組織有號召,疫情有需要,就要帶頭報名加入防控隊,作出應有貢獻。”倡議得到黨員一致響應,大家奮勇爭先、隨叫隨到。
無錫市衛生健康系統各級黨組織啟動“紅色動員令”,黨員們寫下700多封請戰書。蘇州市中醫醫院近400名共產黨員、300名共青團員響應號召,主動請戰。
揚州市邗江區衛健委機關微信群里,一份份請戰書接連發來,機關、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所的黨員、干部、職工紛紛放棄休假,義無反顧回單位值守。
“媽媽,如果國家需要,您一定要去,因為您是一名共產黨員。”這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黃英姿上高二的兒子,作為一名共青團員對共產黨員的激勵。在疫情攻堅戰的關鍵時刻,黃英姿臨危受命,擔起江蘇省支援黃石醫療隊醫療救治及專家組組長這一“大梁”,義無反顧,奔赴前線。
“這次我不僅要自己做好防護,還要讓300多人的醫療團隊整整齊齊地去,整整齊齊地回。雖然任務艱重,但是我有信心,因為后方有強大的支持,我們將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任務!”在出征儀式上,黃英姿鏗鏘有力地表態。
把支部建到“連隊”上
2月15日,經過江蘇省衛生健康行業委員會的批準,江蘇對口支援黃石醫療隊臨時黨總支正式成立,江蘇支援黃石新冠肺炎防治前方指揮部總指揮魯翔任書記,副總指揮吳紅輝任副書記,臨時黨總支下設14個臨時黨支部。
臨時黨總支的成立,對醫療隊研究重大事項、做好疫情研判等提供了堅強的后盾。黨總支書記魯翔表示,江蘇醫療隊一夜成軍,從白衣天使轉變為白衣戰士,來到黃石投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前線,體現了共產黨員應有的素質和黨性修養,體現了先鋒戰士的帶頭作用。
這不是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成立的唯一臨時黨支部。1月28日晚,江蘇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后,第一時間成立臨時黨支部,組建4個黨小組,醫療隊的32名黨員和主動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的81名年輕醫護人員莊嚴地舉起右手,面對鮮紅的黨旗立下對黨最忠誠的誓言。
第五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從組隊開始便成立臨時黨總支,將支部建到“連隊”上,10支醫療小組分別成立臨時黨支部。108名隊員在抗擊疫情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渴望加入黨組織。臨時黨總支向黨員和隊員發出倡議書:為履行黨員的神圣義務和醫務人員的光榮使命,發揮各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決定黨員與非黨員之間建立一對一攜手同行機制,持續提高團隊整體凝聚力和戰斗力。
黨員的感召,讓其他隊員對黨組織的堡壘作用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也堅定了非黨員的同志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他們紛紛寫下入黨申請書。
“我身邊有很多黨員。危急時刻,他們總是沖在前面。小女子也有凌云志,以前我總覺得自己不夠格,但是這一次,我想我可以向黨組織說,也許我夠格了。”這是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師龍丹入黨申請書里的一句話。
抗疫前線,黨旗在高高飄揚,更在感召著有信仰者,淬火錘煉,砥礪前行。
戰“疫”一線顯擔當
滄海橫流立砥柱,匡時濟世踐初心。
在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的路上,共產黨員挺身而出,第一時間踏進“主戰場”,沖到“最前線”,把那些在生死線上掙扎的人們喚回人間。
“鼻咽拭子采集工作雖然危險,但我是黨員,我必須沖在前面!”說這話的是第五批江蘇援湖北的南京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重癥監護病房護師李曼,作為全隊第一個進行鼻咽拭子采集的護理人員,李曼頂住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愈戰愈勇。
“危難當前,作為一名黨員,能做的就是盡己所能,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這是有著35年黨齡的邱海波最為真切的感悟,作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他把“下沉”詮釋到極致。從1月19日臨危受命急赴武漢那天起,他每天都奔波在武漢各大醫院巡查,指導救治,不僅去病房,而且進“紅區”。給患者“插管”,這是一個需要近距離接觸患者,感染風險極高的操作,邱海波從來都毫不猶豫地沖在前面,用醫者仁心詮釋著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我們300多名醫療隊員來自全省不同醫院、不同專業,按照分工,他們在黃石8家醫院工作,很辛苦,卻沒有一個隊員有怨言,我有責任帶著所有隊員一起平安回家。”這是魯翔作為江蘇援黃石醫療隊總指揮的責任感。帶著這樣的責任感,他沖鋒在前。醫院感控做得好不好,病人情況怎么樣,他總要穿上防護服去實地看一看。有自己參與救治的患者康復出院,他也會早早到醫院為他們送行。在他的帶動下,江蘇援黃石醫療隊在一個月的時間累計治愈出院近千例。
“藉此良時,集結于此,精心栽植象征兩地情誼之梅花、石榴,借黃石之熱土,輔江蘇之綠蔭,命其林曰‘暖春林。”3月18日,蘇黃疫情防控指揮部在黃石園博園內共建疫情防控紀念林,共樹疫情防控紀念碑,以此銘記江蘇援黃石醫療隊的大愛大勇、傾力相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在這場戰“疫”中,江蘇醫療隊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鐵軍精神”,與湖北人民同舟共濟,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江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