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貫徹落實、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部署號召,第一時間派出精兵強將,帶上“最強裝備”,舉全省之力馳援湖北。
兩個多月來,湖南醫療隊員們舍小家為國家,主動請纓、聽從號令,不顧危險、奔赴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疫魔較量,踐行了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職業追求,展現了湖湘兒女舍得吃苦、敢于犧牲的精神風貌,書寫了一曲“湘醫”相守、同心戰疫的擔當之歌、奮斗之歌、奉獻之歌。
請戰:義無反顧 沖上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湖南與湖北隔江相望,深情相依、生死相守。面對肆虐兇狠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南醫護人員紛紛挺身而出,向組織請纓請戰,申請書上鄭重按下的一個個鮮紅手印,便是他們滿腔的熱血和奔涌的激情。
1月21日,在全國對疫情尚不明確的情況下,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吳安華毅然前往武漢支援。吳安華參與過救治SARS病人和抗擊禽流感,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有著豐富經驗。
到武漢后,吳安華馬上投入戰斗。他與其他專家一起討論制定醫療機構內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鏖戰一整夜。1月22日,醫院內新冠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就發布了。
作為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主任委員,吳安華的主要工作是培訓各地來的醫療隊員。一場培訓大概60至80分鐘,醫療隊在哪,他就去哪。很多時候,他要一天往返幾百公里,站著完成6至7場培訓,連續工作超過15個小時。兩個月間,他一共培訓了100多場、約14000名醫療隊員。誰都不曾想到,這些工作,竟是一位年近六旬、心臟還裝著3個支架的人完成的。
“一生所學,報效國家,是醫生的責任。”作為一名30年黨齡的老黨員、一名支部書記,吳安華的話力重千鈞。
勇敢“逆行”,吳安華絕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湖南,各級醫療機構的“白衣戰士”們主動請戰、盡銳出戰:有的夫妻兩人一起參戰,有的剛援藏回來未及緩口氣立馬轉戰湖北……他們是父親、母親,也是兒子、女兒,但他們都是國之戰士、人民英雄。
1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一晚,湖南支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137人,匆匆告別家人,踏上了“逆行”的征程。“我們深知這場戰役的艱巨性,我們深知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我們是醫者,治病救人責無旁貸,我們是戰士,在疫情面前,我們理應站在最前沿。”萬家團圓日,英雄出征時。臨行的錚錚誓言,正是他們的滾燙心聲。
1月26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組建國家醫療隊馳援湖北。隊員中有4人不是黨員,臨行前,這4人都鄭重寫下入黨申請書,表示“要像共產黨員一樣去戰斗”!
1月28日晚,137人奔赴黃岡。
2月4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緊急醫療救援隊共計42人馳援武漢,隨隊派出指揮車、手術車、放射車、藥劑車、后勤保障車等,相當于帶著一個微型醫院增援武漢。
2月7日至8日,3支醫療隊、390人;2月10日,40人;2月11日,200人;2月15日,102人;2月21日、22日,4支醫療隊、共360人奔赴武漢、黃岡。
……
19批次,1498人!密集的出征表,記錄的是勇敢和無畏,演繹的是大愛和擔當,托舉起屬于和平年代的英雄徽章。
參戰:用心用情 堅守前線
1498名醫療隊員,在崗位上是業務能手、醫護精英,在前線更是抗疫戰士、救治尖兵。在湖北抗疫一線,他們不辱使命、恪盡職守,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每個人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每個人都傳遞著三湘人民的深情,演繹了“湘鄂一家親,聯手戰疫魔”的壯麗凱歌。
凌晨2時,馳援黃岡的株洲救援隊隊長劉毅脫下穿了8個小時的防護服,額頭由于被帽子、護目鏡長時間壓著已破皮,滲出了血。“幾天來,我們一直奔忙于黃岡惠民醫院、南湖隔離點、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之間,和黃岡市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晝夜不停轉運患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沖鋒陷陣是我的天職,無所畏懼是我的使命。”有信念,再苦再難也壓不垮、嚇不倒。
“挺進大別山,打贏抗疫戰”,這是湖南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臨時黨委提出的戰斗口號。進駐“大別山”的當天,臨時黨委決定,成立由20人組成的護理“尖刀連”,擔當急難險重的護理任務。“尖刀連”不辱使命、不懼危險、不言放棄,努力站好每一班崗,完成好每一件細微的護理工作,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與病魔迎面搏斗。
2月14日,前方指揮部又抽調77名醫護人員組成危重癥攻堅“尖刀”方陣,著重開展危重癥患者救治工作。“尖刀”方陣實行六班倒,每班配有3名醫生和8名護士,為的是拼盡全力搶救同胞的生命。
生死較量,方顯英雄本色。越是危險之時,越需要勇士擔當;越是艱難之處,越需要尖兵沖鋒。
“一湖分兩岸,荊楚本一家。余自當奮不顧身,勇往直前。既在前線,定當盡吾所能,救死扶傷,方能彰顯醫者仁心。”這是2月13日晚,援助武漢同濟醫院的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毛丹,寫給父母、丈夫、兒子家書中的一段。字里行間,既有情義滿滿,更有堅毅向前。
……
一個個溫暖的“白衣天使”,一次次勇敢的“逆向而行”,一篇篇簡短的“戰地日記”,一封封感人的“瀟湘家書”,彰顯“醫療湘軍”的精湛技術和過硬作風,點滴間流淌的更是湖南人的血性和柔情。
決戰:奪取勝利 “湘”當給力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在這場沒有硝煙卻有犧牲的戰斗中,“醫療湘軍”奮戰在武漢和黃岡兩大戰場,與湖北以及全國數萬名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攜手并肩,合力抗擊疫魔。連日來,“醫療湘軍”戰果喜人。
武漢防疫形勢十分嚴峻。有“北協和、南湘雅”美譽的湘雅軍團全力出擊,他們不僅給湖北送去了精湛的技術和頂級救治設備,還把現代醫院管理也帶到了前方戰場。
支援湖北黃岡醫療隊不僅負責4個病區的救治工作,而且到黃岡所屬7個縣巡回指導。拓荒惠民醫院,駐守龍王山,鏖戰大別山,下沉五縣區,哪里需要攻堅,哪里就有湖南醫療隊的身影。
截至3月9日,湖南支援武漢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1225例,治愈出院440例。3月13日,湖南對口支援黃岡的5個縣區確診病例實現存量清零。3月18日,湖南援黃岡醫療隊負責收治的最后一例患者出院,黃岡在院確診病例實現動態“清零”。
“作風頑強、敢打硬仗、業務精湛、技術過硬、全心全意、滿腔熱情”,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用6個詞總結湖南醫療隊的戰斗特色。“這一份大愛,這一份深情厚意,黃岡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黃岡市委副書記、市長邱麗新兩次來到湖南省支援黃岡市新冠肺炎防治前方指揮部,眼含熱淚,深情致謝。
“吃得苦、霸得蠻、扎硬寨、打硬仗”,湖湘兒女的精神旗幟在抗疫戰場被高高舉起。鏖戰數日,隊員們從不喊苦、從不喊累,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也沒有一個人問什么時候回去。“不獲全勝絕不收兵”,這便是“醫療湘軍”的回答。有這股精氣神,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團結一心,最后的勝利一定會很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