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艷
摘要: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是推進中國進入新時代的強大推動力,國企的責任包括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新時代,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新聞宣傳方式和渠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國有企業新聞宣傳和形象塑造需要轉變理念,利用新興媒體平臺加大國有企業對外形象的宣傳和塑造,以促進國有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新聞宣傳;形象塑造
(一)轉變宣傳思路,加大輿論引導力度
國有企業應該更新新聞宣傳理念,新聞宣傳方式和新聞宣傳平臺要與時俱進,實現疊加效應。在新聞宣傳中,企業要積極借助移動平臺、互聯網平臺進行新聞宣傳,形成平面立體多維空間的宣傳渠道。另外,國有企業在開發新的宣傳平臺和宣傳渠道時要注意維護企業與傳統媒體之間的合作,優化和完善自身網站的建設,以提升國企深度解讀新聞宣傳的效果。然而,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宣傳方式落后,信息的傳播速度較慢。因此,當企業出現負面消息時,企業多是采取刪、封、瞞等方式來應對負面輿論,這些已經不適用于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宣傳。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相較于刪、封、瞞等手段,國有企業應該積極借助相應的技術和平臺來向社會和公眾宣傳企業形象,主動向社會客觀展示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同時在宣傳中加強對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的宣傳,促使公眾能夠更加了解企業的發展動態。
(二)加大對企業的正面宣傳,提高社會影響力
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將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當前人們會通過企業員工、企業產品、企業服務來建立對企業的總體形象。因此建立和宣傳企業的正面形象能提升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國企在發展中要通過正面宣傳來樹立企業的正面形象。首先,在國有企業內部,企業應該建立與發展戰略相符合的企業文化,以團結和凝聚員工,為企業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其次,要做好產品,產品是企業形象的重要載體,國有企業要發揮其優勢,以高質量產品來塑造企業良好的形象。另外,在新聞宣傳中,要創新宣傳方法和宣傳渠道,加強企業精神宣傳和企業文化宣傳。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如開展捐款活動等。此外,國企作為國家經濟的支柱型企業,其在帶動就業方面也發揮了企業作用,要通過正面的宣傳讓公眾正確認識和定位國有企業,以此來提升企業的社會影響力。
(三)建立預警機制,從源頭上避免負面輿論
新媒體時代下信息的傳播速度加快,國有企業一旦出現負面輿論會快速在群眾中擴散,進而影響企業的形象。為此,企業在新聞宣傳中應該設定一定的預警機制,以從源頭上避免負面輿論。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產生一些不好的結果,從而會產生負面輿論,這種負面輿論其具有影響力強和破壞力大的特點,會破壞企業辛苦建立的形象。因此,國有企業面對負面輿論的正確做法就是直面輿論,企業管理者或者是企業宣傳部門領導者要代表企業真誠地發聲。國有企業還要建立人員廉潔自律預警機制,發揮黨委的監督作用,黨委統一領導,多部門相應,加強企業廉政工作。對于工作人員的不廉潔行為要及時做出處置。最后,在國企內部要以問題為導向完善形象預警機制,從企業的運行、生產、社會責任承擔方面建設完善的預警機制,讓群眾能夠更好地接受國企形象。
(一)緊抓干部教育,提高道德和素質
國有企業領導者和干部是企業形象的代表,領導者、干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作風問題也會影響企業的形象。為此,在企業形象的塑造過程中,要加強對企業員工的管理,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在工作中應該堅持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和思想觀念。國有企業員工要延續老一輩艱苦奮斗的精神,積極進行研發和創新,以此來向社會展現國有企業的精神面貌。
(二)加強塑造企業形象,增強員工認同感
企業文化、企業產品是企業形象的載體,在塑造企業形象過程中,要依托企業文化、企業產品和企業服務。國有企業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加強員工管理,提升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加強產品研發,提升產品質量,為社會提供“性價比”更高的行業產品,塑造國有企業形象。
新時代,新聞宣傳是國有企業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學宣傳能夠幫助企業塑造正面形象,提升國有企業的社會影響力,進而促進國有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新媒體時代,國有企業要創新新聞宣傳渠道,積極應對負面輿論,提升企業的社會公信力,促進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