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富
摘 要:筑養路機械設備出現故障問題,導致公路施工的停滯,會影響到公路施工的進度,而通過強化機械設備日常維修和保養工作,可保證機械設備的功能性,維持其正常的工作狀態。因此,需要在維修與保養工作中,切實做好全面普查工作,保證維修保養工作的及時到位,實現機械設備預防性、科學性的維修與保養,以提高維修與保養的效果。
關鍵詞:筑養路機械設備;設備維修;設備保養
筑養路機械設備在公路建設中的長期應用,無法避免出現故障問題。機械設備運行環境較為惡劣,并且在作業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像腐蝕、剪切、沖擊等,這些不良因素都會對機械設備的性能造成影響,甚至導致機械設備無法正常工作。所以,針對機械設備的日常維修與保養非常重要,不但可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還可維持機械設備良好的工作狀態,以此來提高公路施工的效率。
1.故障成因分析
1.1固有特性因素
固有特性是指機械設備在制造階段,使用的制造工藝保證了機械設備不容易發生故障,即使發生了故障,故障的程度較輕,故障判斷、維修較為容易。而機械設備發生故障的原因中,包含了機械設備設計不合理,功能性與公路施工標準存在差異,或者是檢測系統設計不夠嚴謹等,都是引發設備故障的原因,增加了機械設備維修與養護的次數,提升了維護的成本,所以在機械設備采購階段,需重點關注其固有特性情況,以保證機械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
1.2后天因素
在保證機械設備本身制造質量的前提下,機械設備在使用初期運行完好,但是長時間的超負荷運行,以及人員操作不規范,維修、保養、管理不到位等的影響,導致機械設備發生故障。后天因素是引發機械設備故障的主要原因,在實際的運用中,應確保機械設備操作的規范化,加強維修保養管理,可有效降低機械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比如,機械設備本身無任何質量問題,而操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沒有遵守操作規程的要求,隨心操作,野蠻使用,將直接導致機械設備功能出現問題,或者是操作不當,損害到機械設備的零部件等,加快了機械設備老舊速度,進而提高維修與養護的成本。
2.強化筑養路機械設備維修與保養的對策
2.1切實做好機械設備全面普查工作
維護人員通過對機械設備的全面普查,可確定機械設備的實際狀況,以為機械設備的維護工作提供參考,保證機械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避免在施工作業過程中出現故障,影響到公路施工進度,而且通過普查工作,可以使維護人員更加的熟悉機械設備的各項性能,為后續維修和保養積累實際的工作經驗。在實際的普查工作中需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普查方法,組建普查小組,需由維護人員,專業的技術人員組成,采用經驗與常規兩種普查方法;二是普查時間,需要依據機械設備管理計劃,結合保養時間確定普查的時間;三是普查要求,在普查之前制定普查評定指標,需要對之前普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結合維護人員維修與保養工作經驗,將問題進行細化,以完善評定指標建設,保證普查的全面到位,防止出現普查疏忽;四是普查內容,依據普查小組的技術水平,要特別注重于機械設備內部的檢查,在技術允許的情況下,可進行適當的維修;做好普查記錄,建立賬本,要保證物帳相符,確保所有設備普查到位;落實普查責任,對機械設備之前普查記錄,維修保養信息等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以保證評定結果的準確性。
2.2維修、保養需及時到位
維修、保養是確保機械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有效手段,可減少機械設備零部件的自然消耗,保證其功能性的長期穩定。但是機械設備在公路施工中,為了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使得機械設備帶病且超負荷作業,增加了零部件的磨損程度,使得機械設備在使用年限內就已故障頻發,功能性大幅度下降,甚至還會引發機械事故。基于此,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工作需要及時、到位,及時發現機械設備潛在的問題,在其處于萌芽狀態時,及時的進行處理,以避免小問題的擴大化。
2.2.1維修建議
第一,維修要求,維修要從機械設備的實際狀況出發,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測,在完成維修后,需對維修質量進行檢驗,并完全遵循維修工藝的要求,進行機械設備故障的處理,在維修之后,需對維修中的記錄、相關文件資料進行整理,形成維修檔案;第二,維修方法,維修方法要靈活,修理難度不大的問題,應由專業人員負責,對于無法修理的問題,應由廠家派人修理,或者是送至修理廠;第三,維修內容,主要是一些常規的維修項目,像組裝、清洗、修復等。
2.2.2保養建議
第一,保養需采取三種檢查措施,一是維護人員保養之后應自我檢查,二是由同事進行再次檢查,三是由維護管理人員進行第三次檢查,從而避免保養工作出現疏漏;第二,保養方法,建議使用車保養法和總成分工保養法相結合的策略;第三,保養要求,需要采用兩套保養對策,內部維護人員進行日常性的保養,外部專業人員對機械設備進行專業化的保養,以提高保養的質量;第三,保養內容,主要是常規的防腐、潤滑、清潔,以及緊固零部件等。此外,在保養工作中,還要結合公路施工的特點,像降雨、天氣溫度、施工環境惡劣等問題,對保養內容、保養時間進行調整,并且要不斷的提高保養技術水平,以保證保養的及時到位,一是提高保養能力,保養工作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二是精心保養,加強修理,在機械設備運行穩定的情況下,進一步的提高其功能性,還要為一線維護隊伍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或者是保養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以提高維護隊伍修復與裝配的技術水平,實現機械設備高質量、高效率的保養。
結語:筑養路機械設備維修與保養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需要維護人員建立維修與保養計劃,明確維修保養的要求、內容和方法,以促進維修保養工作的有序推進。在機械設備維護與保養工作中,需要注重于維修與保養的及時性,定期進行維修,以便及時發現機械設備中的故障隱患,防止問題的擴大化,而及時的保養工作,維持機械設備良好的運行狀態,可防止過度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陶延積.筑養路機械設備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J].冶金管理,2020,403(17):77-79.
[2]李林.芻議如何加強筑養路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312(20):141-142.
[3]劉春寶.礦山機械設備維護保養的強化路徑研究[J].中國金屬通報,2019,No.1003(04):102-103.
[4]王琦.關于機械設備維修與保養管理問題的探討[J].科技風,2019(08):167-168.
[5]高偉.加強現代公路養護機械維修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科技投資,2019(07):72.
(綏濱縣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黑龍江 鶴崗 1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