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發浩
摘 要:電梯是高層建筑的關鍵配套設施,是垂直運輸的主要工具,主要通過升降進行人員或貨物運輸。電梯檢驗主要通過外觀檢驗、機械檢驗以及電氣檢驗開展,檢驗工作系統且復雜,一般由專業檢驗人員按照電梯檢驗規范依次開展工作,這個過程存在諸多危險因素,針對危險因素做好防護是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電梯檢驗中存在的危險源及防護對策。
關鍵詞:電梯檢驗;危險源;防護
引言: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同時推動了高層建筑的大規模擴張,電梯成為高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電梯屬于特種設備,對電梯進行定期檢驗維修符合特種設備強檢要求,對于電梯的正常運行十分重要。電梯檢驗由專業人員開展,一般會對電梯整體運行狀態做出動態檢查與全面評估,但因為電梯系統比較復雜,在檢驗時存在一些危險因素,有效防護危險因素才能保證檢驗工作有序開展。
1.電梯檢驗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源
電梯檢驗是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工作,包括地面作業與高中作業,一般由專業檢驗人員按照電梯檢驗規范依次開展工作,這個過程存在諸多危險因素,常見的危險源包括:
1.1 墜落傷害
電梯是高層建筑的關鍵配套設施,是垂直運輸的主要工具,主要通過升降進行人員或貨物運輸,相應的檢驗工作一般需要檢查電梯的升降情況,進入電梯轎頂或轎底進行工作,這個過程容易出現墜落傷害[1]。第一,電梯轎頂空間比較狹窄,零部件較多,檢驗人員在作業時停留在轎頂,稍不注意就會因為重心不穩或絆倒等原因從轎頂墜落,如果所處的作業層面較高,檢驗人員跌入井道將會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第二,如果電梯的制停裝置出現問題,電梯未能準確停留在相應樓層,檢驗人員離開轎頂時未能準確觀察就會踩空,直接造成井道墜落事故。第三,檢驗轎頂或轎底時因為操作不當造成零部件掉落或電梯蹲底,人員所處位置不當就會受到意外傷害。
1.2 機械傷害
電梯設備屬于特種設備,本身自重較大,各個部位的零部件比較密集,檢驗時需要對一些零部件拆卸檢修,這些機械部件容易造成機械傷害。第一,電梯運行系統中包括導向輪、限速器等內部轉動構件,一般這些構件都未設置保護裝置,它們處于高速運轉狀態時一旦觸碰極易發生安全事故,這也是檢修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第二,檢驗人員操作盤車時,在人為控制下使得電梯轎廂發生升降位移,以此帶動盤車車輪轉動,產生的能量較大,此時檢驗人員的身體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容易受到沖擊,發生相應的機械傷害。第三,檢驗人員在井道底部工作時,如果因為電梯轎廂故障或井道零部件掉落,檢驗人員來不及躲避或未站在安全位置就會造成機械傷害[2]。
1.3 電氣傷害
電梯運行時的電流很大,涉及的電氣系統比較復雜,檢驗過程需要進行相應的電氣檢修工作,因為各種電氣因素造成的危險事故也是主要危險源。第一,電梯井道長期處于陰暗潮濕的環境,設備容易老化,加上電梯長期運行導致電線的外層鍍層被破壞,檢驗人員在作業時意外觸碰裸露的電線就會造成觸電事故,這種危險事故也比較常見。第二,電梯檢驗時電梯處于停運狀態,但其電流影響仍在,在檢修時容易因為靜電因素產生危險事故。第三,檢驗人員意外觸碰到電氣保護開關,電氣開關啟動會出現火花、電弧等現象,嚴重情況下會對檢驗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2.電梯檢驗中的有效防護措施
通過對電梯檢驗中存在的危險源全面分析,為了保證檢驗工作安全有效開展,必須對可能造成危險的因素合理控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以下控制措施:
2.1 針對墜落傷害的防護措施
為了應對墜落危險帶來的傷害,必須在前期做好相應準備工作,緊扣工作細節,嚴格控制墜落傷害的發生。第一,檢驗人員開展工作前須做好安全防護,帶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和防滑鞋以及高空防護裝置,在檢驗現場放置警示標識,檢驗前確認好需要使用的檢驗設備器具是否正常,并確定好工作位置,盡量避開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部位。第二,進入檢驗環境后要進行相應的檢查工作,對周邊環境全面觀察和確認,保證作業環境的安全性。當操作平臺處于高處時,盡量避免倚靠欄桿,也不要移動到邊緣地帶,以此杜絕踩空現象的發生。在轎頂檢驗時先打開井道照明燈,嚴格遵守操作規范,確認轎廂與井道情況后開啟層門,保持身體平衡,反復確認轎頂安全后進行下一步動作,避免因為重心不穩跌落井道。第三,不要將身體部位伸到護欄之外,不要在狹窄的轎頂來回行走,防止在行走中出現轎廂位移或零部件掉落,從各個環節來規避檢驗過程中的墜落傷害。
2.2 針對機械傷害的防護措施
為了應對機械危險帶來的傷害,檢驗人員除了要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外,還要在檢查電梯系統時留意電梯機房運行狀況,明確系統各個部位的運行狀態和具體位置,不得隨意觸碰運轉中的裝置,一旦出現意外傷害要及時呼救,啟動緊急制停裝置。在進行手動操作時,要按照標準的操作流程進行作業,一旦出現轉速過快現象就要及時松手,避免高速運轉對人體部位帶來沖擊影響。在電梯轎頂工作時,佩戴好防護裝置,不得將肢體伸出護欄外,必須探查井道情況時也要在電梯不運行的狀態下進行[3]。在轎底檢查時反復確認站立的位置,檢查周圍是否存在可能造成傷害的機械或零部件,并做好清理工作,防止電纜、轎底配重或護腳板造成意外傷害。
2.3 針對電氣傷害的防護措施
為了應對電氣危險帶來的傷害,在檢驗過程中要注意做好絕緣防護,尤其是在電氣檢驗時穿戴相應的絕緣用具,落實檢查工作后嚴格按照標準規范進行操作。第一,利用電筆檢驗是否存在漏電現象,對漏電的地方進行保護處理,然后進行下一步檢查工作。檢驗門鎖時不得徒手觸碰金屬帶電部位,防止出現觸電事故。第二,如果遇到下雨或潮濕的天氣,作業時要格外注意電氣危險;如果遇到使用年限較久的電梯必須注意其老化問題,關注電路的老化情況,不得隨意觸碰發熱設備,防止觸電或燙傷。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梯檢驗是保證電梯正常運行的必要措施,除了要嚴格按照相應標準規范操作外還要保證檢驗過程的安全性,盡量避開可能存在的危險,并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以此保證檢驗人員的人身安全和檢驗工作的有效性,保證電梯正常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姚俊.電梯檢驗中存在的危險源及防護措施探討[J].科技成果縱橫,2020,29(4):296-296.
[2]李玉鑫,馬銘澤.關于電梯檢驗中存在的危險隱患及其防護措施[J].中國標準化,2017(3X):85.
[3]馬科,卓哲民,姜樹濤,嚴佳偉.電梯檢驗中存在的危險源與防護策略探微[J].城市周刊,2019(24):92-92.
(南京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