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輝
摘 要:智能變電站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電力系統的被廣泛應用的大背景下,也會獲得更多的技術支持和發展空間。了解變電站的主要特征和出現問題能夠實現繼電保護工作的順利實行,保持長久的電力供應和質量把控。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全過程;管理
引言:電力資源作為現代社會中的必備能量來源,它的長期穩定供應和安全性能保障成為了人民生活質量保障的基本需求。從電燈、收音機的廣泛使用到手機的更新換代、移動電源的出現,這些物品都大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從前相隔很遠的朋友,寫一封書信要幾個月對方才能接收到,現在只要打開視頻通話就能無障礙進行溝通。普通百姓家的電力靠國家電力的輸送,有條件的單位能夠進行發電設備的運用在停電時也能有電力保證生產工作進行。為了使大家能夠安心長期的進行用電,進行繼電保護的有效措施必不可少。
1.智能變電站的優秀表現
1.1 工作合理性的體現
智能變電站主要是通過實時的網絡監控來達到主線和其它分線的網絡連接正常、能夠正常使用的目的,在監控網線的同時也是對用戶使用電路的監控。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用戶能夠接受到準確的信息和保障信息來源的安全性,對于網線中的信息資料傳輸過程和傳輸內容是用戶能夠在線進行體驗的。對變電站實行網絡監控,能夠減少在電力輸出方面的能量投入,也能夠使電路的使用過程被牢牢把控。網絡監控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需要對出現故障時的信息進行修復和處理,方便在技術上的改進和人員上的調配。合理的人員配置和必要的網路控制,減少了在危機處理時的人員投入也減少了工作中電力的流失和消耗,保證了合理的資源利用程度。
1.2 處理故障信息的功能性
智能變電站能夠快速建立起工作人員之間的聯系,一旦出現電力系統中的網路故障可以將當時的故障信息輸出向監控中心的人員那端,維修技術人員可以立即趕往現場處理故障問題。這樣的故障信息來源具有準確性,位置也不需要人員進行詳細的查找便能得出。如果一旦出現了故障信息,其它的線路也不會影響其工作。變電站可以自行規劃信息輸送路線,實現直線與主線的分離,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快速的進行供電,而故障被修復后又可以通過連接主線繼續被應用于工作中。
1.3 工作情形明了,節省企業成本
由于變電站采用的實時監控工作方式和維修處理的固定工作模式,使供電過程中的人員不可替代性更強,只有經驗豐富和熟悉操作的人能夠對具體情形的掌握起到作用。企業只需要雇傭少量監控的管理人員和設備的維修人員就能達到對整個電力系統主線的控制,使工作情形和內容不再復雜,也不需要企業考慮過多的成本損耗問題和時間成本問題。之前的線路故障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修復,從得到通知到現場尋找故障根源再到修復階段的完成,工人付出了辛苦卻沒能有效率?,F在有了智能技術的引入,使工作的難度大大降低了。
2.常用的變電站保護技術
2.1 一次設備智能化
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是達到技術完全應用的關鍵,通過控制系統能夠實現每個環節中的信息交換和能量轉換,讓繼電保護工作中人的勞動量較少、科學性增加。智能一次設備是通過智能傳感器進行信息處理的過程,將每個環節中的信息傳送,保證設備與設備之間能夠共享信息。在故障中實現線路保護的是智能斷路器,它存在于智能設備的部件中具備一定的信息解讀能力,能夠在已知故障出現的情形下實現信息的保存和繼續傳遞功效,保持設備運行工作的不被打擾,方便維修人員的信息核實以及工作執行。經過更長時間的深入探究,將會有更多的系統工具實現智能化。
2.2 網絡通信技術
現代的網絡通信技術逐漸發達,作為信息處理技術的傳達和連接紐帶,它對于繼電保護工作的智能化運行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依據。變電站內的網絡結構和網絡線路運營都在為通信技術的應用保駕護航,它能夠使故障檢驗工作智能化、高效性,也保證了共享信息的可能性被實現,這些信息有了技術的保障才不會被輕易泄露和改寫,被保護系統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繼電保護工作還有相當漫長的一段路程要走,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換代是工作中需要適應和調整的部分,要加強通信技術的管理和指導工作,讓工作進度不被影響、工作內容有更豐富的發展。
3. 變電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 有些突發情況得不到根治
變電站的設備從安裝到應用有大多我們還不了解的地方,電子元件的集成電路使用標準是什么?設備本身能夠承受的電流強度有多大?設備內部零件的使用壽命有多長?除了故障發生時的損害還有什么情況和零件相關?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我們的技術水平還不夠先進,還不能滿足國家安排的需求。智能設備的運行過程也不穩定,時常會出現故障報告反應速率慢、莫名停止工作狀態等情況。
3.2 相關設備的功能會受故障影響
由于監控系統采取的是由直線把控支線的方式,智能設備與線路的聯結也是一對多的方式。一旦主線出現故障,勢必會影響支線上的設備運行和使用。原本設置的一些繼電保護設備也運行不及時不能對變電站起到作用。
3.3 設備的老化影響無法被控制
一些設備需要在室外進行工作,將他們放在室外即便是加強了設備的維護,外界因素也還是會加速設備的老化。設備的金屬外殼與空氣接觸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腐蝕效果,設備和陽光充分接觸導致工作熱量難以散去加重運行負擔。
4.變電站繼電保護全過程管理分析
4.1 裝置本身的管理
注意裝置和配置系統的符合性,檢查運用過程中的電流、電壓是否穩定,檢查裝置使用的零件和電路集成系統是否完好無缺。對裝置內部涉及到的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保證緊急問題出現時能有挽救的措施和排除因素的記錄。保護裝置會不停的更新數據,也會不停的更新數據,要保持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穩定性,保證繼電工作情況不會對原本的供電設備產生不利影響,要進行工作質量的保證和工作內容的持續思考。
4.2 壓板的管理
壓板的合理使用能夠讓電力維修工作得到有力的支持,保證網線的質量能讓故障發生時除部分線路外其它線路沒有嚴重損傷能夠被繼續使用。保護裝置和供電裝置需要使用不同的壓板,要實現數據和電力的持續向遠方輸送也要實現本地功能的不受影響和運作使用。要對壓板的使用和時效進行管理,避免檢修壓板被當成保護壓板進行生產使用。對于壓板的質量和壽命要有記錄,以便隨時更換。
4.3 檢修機制的管理
在進行設備故障的維修處理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好壓板和其它線路的安全,減少誤操作給繼電保護工作帶來的危害。維修工作中要講求科學性和原則性,對工作內容和工作步驟實行嚴格的規范制度,聽從團隊領導的指揮進行有效率的完成任務。當接收到故障信息的來源時要確定這個訊號是來自內部同事還是來自外來訊號的干擾,當訊號接收無誤開始檢測設備故障部件和接收到的信息是否相同,如果是不相同那么數據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要根據故障信息處理設備的故障部件,配合壓板其其它保護工具的使用完成其任務。
結語:對繼電保護中的不利因素進行深究和進行管理機制的落實到位能夠有效的使保護工作變得更高效、更科學,也能夠對供電系統和設備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要在實踐中逐漸調整好設備的運行狀態和運行內容,將電力系統的應用條件維系好。
參考文獻:
[1]智能變電站保護與控制在線安全運行分析與研究[J]. 侯天佐.? 通信電源技術. 2019(03)
[2]智能化變電站技術探討[J]. 鮑波.? 建材與裝飾. 2017(52)
[3]變電站保護多功能合一及無防護就地化研究[J]. 吳蕾,董若溪,趙亞飛.? 山西建筑. 2017(01)
[4]基于工頻量計算的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測試方法[J]. 許立強,劉海峰,敖非,李輝,歐陽帆.? 湖南電力. 2018(02)
[5]對220 kV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 李慶文.? 電工技術. 2018(08)
(南京五采電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