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民卿
摘 要: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產業,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且人口眾多,對農業產量的要求為全球之最。在農業領域,開展科學技術研究,實現農作物的增產高產,是國家農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玉米在栽培過程中,通過品種的選擇、合理的栽培以及良好病蟲害防治措施,能夠有效地提升其產量。但是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中,除了種植者本身對高效栽培技術掌握不足外,還有多種原因制約了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因此,相關部門要從管理上和實際的推廣應用中,重視新技術推廣的各個環節。
關鍵詞: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
引言
隨著我國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人們逐漸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在玉米種植過程中,不斷優化種植技術,并對種植玉米的結構進行調整,確保玉米高產。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采用高產栽培技術是轉變傳統玉米種植模式的方式之一,能有效提高玉米的質量和產量。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糧食的需求不斷增強,要求我們要在基層地區廣泛推廣和應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確保糧食的產量滿足人們的需求。
1.玉米栽培技術推廣及應用中所存在的問題
1.1缺乏科學的推廣應用機制
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不僅其過程是十分復雜的,而且同時還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其中。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對于其推行應用的效果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但目前,我國許多基層地區,玉米栽培技術推廣及應用機制并不健全,嚴重影響了玉米栽培技術推廣及應用的效果。現階段形成的農機推廣機制和推廣網絡,其所發揮出的作用甚微,且在運行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缺乏相應的配套設施也是阻礙玉米栽培技術推廣和應用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少規范的生產流程,從而造成玉米栽培新技術對外的輻射度較差,大多數農民對于玉米栽培新技術也是處于觀望的狀態,不敢進行積極的嘗試。
1.2農業機械化效率不高
先進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應當有相配套的農機設備進行輔助,這樣才能逐漸實現改變落后生產技術的目標。近幾年來,我國也是積極在進行農機的推廣和宣傳,根據先進玉米栽培技術的要求,研發出了相配套的農機設備。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特別是基層地區,先進的玉米栽培技術及其相配套的農機設備還是得不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造成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玉米栽培技術推廣的不到位,導致農民群眾不敢嘗試新的栽培技術,從而導致先進的農機設備得不到應有。另一方面是缺乏相應的先進農機設備的技術操作人員,由于對先進農機的不了解,和操作流程的不熟悉,從而導致農機設備的工作效率低、工作質量差等,從而影響了農機設備的推廣和應用。
2.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策略分析
2.1加強對玉米種植者的推廣普及
對于玉米種植者來說,制約其進行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應用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種植者對新技術的了解不深,對于新的栽培技術的實施與應用沒有科學的理解,僅憑自己的知識水平,實施起來有困難;二是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中需要加大投資而產生抵觸,不愿提供資金來改善玉米產量。針對這兩個問題,在玉米種植者推廣普及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首先,要加大對種植者關于新的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講解和指導,深入到農田進行推廣和講解。同時也可以開展試驗田,邀請種植者進行參觀,來進行現場教學工作。其次,對于資金投入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向種植者強調產量收益與投入比重,通過增產效果來吸引種植者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可以依托當地的惠農政策,為應用新的高產栽培技術的種植者申請補貼。總之,在進行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中,要站在種植者利益的角度考慮,來為種植者解決實際性的問題。
2.2提升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配套設施
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過程中,要加強對高產栽培技術配套設施的建設。首先,技術人員應該加強對種植者的技術指導,要在高產栽培技術的首次推廣應用中進行全程跟蹤,深入到種植者的農田中進行技術幫扶。另外,還要積極為種植者聯系新技術所需要的農具和農用機械,幫助種植者能夠順利的完成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只有完善高產栽培技術的配套設施,才能夠有效地調動種植者的積極性,加快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
2.3完善田間栽培管理工作
在實際的玉米栽種階段還需要做好田間栽培管理工作,確保玉米的生長環境更加舒適、健康。種植玉米之前要掌握玉米的生產特性,了解玉米的類型,同時根據玉米的品種確定定植密度。在定植密度確定的過程中需要分析土壤的肥力、光照條件等因素。玉米出苗后,還需要及時間苗定苗,一般是遵循去弱留強、去小留大的原則,確保玉米出全苗。在玉米的不同生長階段,還需要科學施肥和灌溉,控制氮肥的使用,確保玉米的生長階段營養和水分充分。在施肥時主要是用有機肥,輔助化學肥料。此外,還需要做好防控病蟲害的工作,玉米具有較長的生長周期,若是當地出現較多降雨量,不順暢的田間排水系統,很容易導致玉米種植地出現大面積的積水現象,降低玉米的抵抗性能,同時導致大量病蟲害的繁殖和流行。因此,種植人員需要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工作,不僅要監測玉米種植田間的病蟲害情況,同時還需要掌握流行的病蟲害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進行防控。另外,當地農業技術人員應推廣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加強對當地農民的培訓,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術。
2.4正確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高產品種
積極引導地區群眾做好引種、試種推廣,減少群眾玉米種植經濟損失風險。玉米品種的選擇,要優先選擇優良雜交種,優良雜交種的增產潛力良好。其次,對于精選種子一定要保證其滿足國家標準(GB4404.1-1996),其純度要保證在96%以上,凈度要在99%以上,發芽率則是要在85%以上,其中水分的含量不能高于13%。玉米的播種時期要以種子的最低萌發溫度、播種時的土壤墑情以及保證玉米能夠在生長季節正常發熟這三發面為重要參考依據。種子的播種現都已使用機械進行播種,其播種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60cm等行距播種和60+40cm寬窄行播種。其播種的深度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4~6cm是最佳深度。但如果土壤質量較好質地粘重則在播種時可以適當淺些,反之土壤質地疏松且就說干燥則在播種時要深一些。對于粒大的種子,在播種時可以適當深一些,但最深不能超過8cm。
2.5加強高產玉米栽培技術的研究
首先要對我國的玉米種植區域進行調研,針對不同的種植者,篩選出合理的技術推廣方案。其次,要加大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發投入,提升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效果,在后期的推廣中,使種植者能夠感受到實際的增產效果。另外,要盡量簡化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過程,使普通的種植者能夠進行簡單的操作,不依賴于技術指導,能夠獨立完成新技術的應用。只有不斷加強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發工作,才能夠為后期的推廣應用提供更大的便利。
結束語
綜上所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實際的工作中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進行推廣應用中,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及時進行技術和管理上的改進,使得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能夠實現一定的成效,切實提高玉米的種植產量。
參考文獻:
[1]饒珠光.山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7,(05):64-65.
[2]楊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推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03):56.
[3]王麗.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全文版:農業科學,2019,(05):1-2.
(平昌縣響灘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 巴中63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