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適合背景下,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各類新型的智能技術被應用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在市政交通工程中納入智能化技術,以提高自動化控制水平,實現資源節約,發揮了市政交通工程的真正價值。為此本文主要就智能化技術在市政交通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具體應用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智能化技術;市政交通;自動化控制
如今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化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而且這些技術在市政交通工程自動化控制中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提升交通運輸和建設的便利性的同時,還能實現市政交通工程的自動化控制,提升自動化控制水平。
1 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特點
1.1 準確性
在實際的市政交通工程自動化控制中,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控制的準確性,大大提升自動化控制的效果,從而保障交通的順暢。隨著自控技術不斷發展,成熟的自動化設備及相應控制技術對人工的依賴日趨減少,效益日趨增加,作用日趨顯著。對于交通工程中的自動化控制,如何提升其控制準確度成為其發展的重要問題。將智能化技術應用到交通工程中,可更好地處理數據信息,提升數據處理的效果,確保數據處理的準確性。
1.2? 操作無人化
與傳統自動化控制技術相比,智能化技術的使用可幫助市政交通管理中心掌握交通的實時變化情況,以提高工程的自動化水平,智能化可以幫助當地交通部門依據現實情況,不斷完善現有的程序設計,提高控制效果,在減輕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的同時,避免人為因素的不利影響,保障自動化控制體系的質量,推動交通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1.3 無需控制模型
在市政交通工程中應用智能化控制,與傳統使用的控制器相比不需要使用控制模式,能進一步提升自動化控制的緊密系數。在傳統應用的控制器中,其技術水平較低,假如需要控制的動態方程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就需要實現嚴謹控制,這樣就會大大降低控制的效率,而且還會影響控制模型設計效果。但是,應用智能化設計之后,可以對被控制對象模型進行處理,不再應用控制模式。
2 在市政交通工程自動化控制中智能化技術的應用
2.1 道路監控智能化系統
監控系統是監控交通流量的一個重要系統,其工作是通過內場和外場智能化終端設備的監控,對交通流量進行有效監控和控制。在市政交通工程中,可在特殊路段、重點位置、橋梁等位置運用監控智能化系統,該系統可收集道路的相關信息,合理劃分可能出現交通局面以及事故的種類,在計算機監控系統的作用下,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發揮監控系統的重要作用,降低事故發生率和有效控制事故態勢的發展。另外,智能化監控系統能夠將主線與匝道控制進行有效結合,利用緊急電話、車輛檢測器等設備獲得交通信息,借助有線廣播、車道控制機等對交通實現主線控制。在實際的交通工程監控過程中,監控策略的信息依據是監控外場設備監測的監控數據,因此,要保障外場監控設備的正常運行,才能更好地保障監控智能系統的作用發揮。
2.2 車輛限載系統控制
車輛的超重和超載是破壞公路路面結構主要因素之一,這兩個因素易造成交通事故,我國交通管理部門須嚴格控制超重超載車輛的行使情況,可減少道路養護成本,維持交通道路的安全性。將圖像信息系統、收費系統、車輛限載系統與智能化技術緊密結合,以了解車輛的具體運行情況,防止違規車輛出現肇事逃逸等情形。我國交通管理部門可在道路上設置攝影機、報警裝置、稱重系統、稱重校對系統等,系統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路邊控制器、圖像傳輸器、車牌識別器、軸重傳感器、卸載系統等。
高速動態稱重系統和低速稱重校對系統是限載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兩個系統的結合可迅速獲取車輛的載重情況,可抓拍車輛,獲取車輛的具體數據,再直接儲存在云端中。車輛出現超重或超速問題時,系統可通過發出警報的形式,將儲存的數據、警報一起發送到終端控制網絡中。在高速入口設置稱重系統,連接入口發卡系統和稱重檢測設備,經過收費站口時須進行稱重。6軸列車驅動形式為6×2,限重為46 t,6×4限重為49 t,驅動軸每軸每側設置為雙輪胎或安裝空氣懸架系統的3軸、4軸貨車,可以在限重的基礎上增加1 t。如果車輛超出限重范圍系統會自動報警,相關執法人員可依據報警信息對車輛進行違章處理,系統可實時跟蹤車輛運行情況,上傳該車輛信息。
所有部門均可以通過云系統了解車輛的運行情況,如果系統檢測出某輛車有超載的現象,車輛識別系統可以自動工作識別車牌,并通過mser字符法和車牌定位法,建立與該車牌相關的數據庫,將庫中的所有信息上傳收費系統,確定車輛的具體情況。車輛超載觸發警報車輛未按照規定停車,收費系統可以了解車輛的具體違法情況,生成執法報告,對車主進行處罰。
2.3 智能外場終端控制
在市政交通工程中安裝汽車檢測器,能夠對道路上是否有車輛經過進行檢測,并結合檢測的數據,對車輛數量、車輛速度、道路占有率等進行計算,進而對自動化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相關數據依據。通常車輛檢測器被安裝在路面之下,檢測器中主要包含智能處理器、環形線圈傳感器等。其中智能處理器中主要包含數據處理單元、信息檢測放大單元、數據傳輸接口單元等,和其他設備相對比,車輛檢測器中的各項數據能夠促使交通參數呈現多元化,能夠確定市政道路上不同車道中車輛速度、數量以及占有率等。同時,采用車輛檢測器的準確率也較高,檢測精度在90% 以上。在進行車輛檢測過程中相同車輛在相鄰車道上連個線圈中會產生作用,并利用分析處理器對線路邏輯進行識別,之后產生相應信號,對車道信息進行全面檢測。另外,該車輛檢測器還具有自動補償溫度的功能,比較適合用于野外連續工作,檢測器中的各項單元還能實現數據存儲,并與計算機外圍接口相連接,能夠對通信傳輸頻率進行調節,假如通信信息被中斷,那么數據能直接被錄入到計算機中。
2.4 車輛限載系統
有效限制超重超載車輛的行駛,降低道路結構安全的威脅,才能降低事故的發生率,同時也可減少道路的養護成本。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可有效結合車輛圖像的限載系統、信息以及收費系統,防止違章車輛出現逃逸的狀況。在工程實際的建設中,在道路上設置一些系統和裝置,比如,攝像機、報警裝置,高速動態稱重系統、低速稱重校對系統。其中,限載系統的動態化稱重監控系統主要有 2 部分組成,即低速監控軟件和高速監控軟件。低速監控軟件能夠實時抓拍車輛,能夠實現數據的存儲、查詢、統計、打印等工作;高速監控軟件能夠實時抓拍車輛,及時獲取高速動態稱重的設備數據,并儲存數據。如果出現超限或者超載的車輛,軟件程序會有報警聲發出,引起執法人員的注意,并進行相應的處理。另外,為了更好地將車輛的超載信息顯示在收費員的工作界面中,還需將有效結合限載系統與收費系統,并實行聯網,實現共享關鍵性的信息,在收費系統方面有效制約逃逸車輛。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智能化技術與市政交通工程自動化控制體系緊密結合,可節省人力,可與外場控制系統、車輛限載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相連接,提升市政交通管理的方便性,提高市政交通控制的效率。我國科學技術發展迅速,智能化技術已被投入各行各業發展過程中,市政交通工程應提高對智能化技術的重視程度,明確智能化技術與市政交通工程的具體結合形式,提高我國市政交通工程的自動化程度。
參考文獻:
[1]趙耀,馮敬然,盧靜,秦柳.雄安綜合交通樞紐智能化系統建設方案研究[J].中國鐵路,2019(12):97-102.
[2]于偉.智能化技術在市政交通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18):174-175.
作者簡介:
龐秋實(1981—),女,遼寧省遼陽市燈塔市人,研究方向:交通工程。
(燈塔市交通運輸局,遼寧 遼陽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