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
摘 要:城市化建設進程加速,對建筑行業的現代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改善建筑行業普遍存在的資源浪費與工期長及質量差等問題,可以混凝土技術上加強創新。本為主要對工民建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應用進行闡述,分析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質量控制要點,探究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體現,希望對技術應用價值的充分發揮起到積極參照作用。
關鍵詞:工民建工程;預應力;混凝土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工程構建更加關注,并對材料混凝土的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預應力混凝土有高強度的鋼材與混凝土,彌補了傳統混凝土自重大與抗壓小等不足,可提高工程質量,延長工程投入使用壽命,在工民建工程建設中的應用廣泛。但施工中的技術應用要點把控不能忽視,還需加強實踐經驗總結,以實現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有效應用推廣。
1 工民建工程中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概述
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應用,能過規避混凝土澆筑后裂縫等質量隱患的產生,實現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有效保障。在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應用中,運用高強度的混凝土與鋼材,以達到荷載的要求。在具體的施工中,施加外在壓力可使混凝土產生拉應力,會提高混凝土構件的強度與剛度。預應力混凝土的抗壓能力強,可彌補傳統混凝土抗壓小等不足[1]。預應力混凝土的強度與剛度相對理想,可降低混凝土的自重,同時提高混凝土構件的耐用性。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更適用于大跨度結構,同時可降低工程造價,盡快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效益目標。預應力混凝土有構件截面小與自重輕及質量佳和節省材料等優勢特征,可節約40-50%左右的鋼材,節約20-40%左右的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配備專門的機械設備,工藝復雜繁瑣且操作要求高。要求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需超過C30,在現代科技的發展帶動下,C50-C60等高強度混凝土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應用越發普及,并不斷向更高的強度等級混凝土發展。尤其是國外混凝土的平均抗壓強度逐年提升,甚至達到了200MP。
2 工民建施工中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應用要點控制
2.1 結構布局
結構布局處理直接影響整體工程的施工技術優化效果,在施工中需利用混合材料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以夯實建筑自身承重性控制的基礎。作為技術應用管理人員,應按照工程建設中的建筑布局與技術應用,及時分析與調整技術應用布局,以實現技術應用水平的不斷提升[2]。
2.2 材料配制
合理分析施工技術應用控制中的材料配制,唯有精準處理材料的配制,才能切實提升施工技術的應用水平。嚴格圍繞施工技術的應用需求,在施工中加強對混凝土與水泥的比例調和控制,合理應用減水劑與阻銹劑及外加劑等,實現工程施工技術應用水準的逐步強化。
2.3 荷載實驗
對預應力混凝土進行荷載試驗,了解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以此作為解決工程質量問題與糾紛的價值參照。因此,在整個工程施工技術應用中,應當加強對荷載實驗處理等應用要點的控制。荷載試驗是指在試驗對象上, 利用各種實驗技術, 在荷載或其它因素作用下, 通過量測各種參數,判明結構的工作性能,如構件的承載能力等性能,了解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通過荷載分析,優化工程技術應用建設質量,提高建筑自身性荷載能力與承重能力,確保工程建設項目順利展開。
3 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應用
在我國現代科技的發展帶動下,在工民建施工中出現更多種類的新材料。隨著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廣泛應用,在工民建施工中的預應力混凝土技術,主要分為先張法與后張法兩種技術。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適用于制作中小型建筑構件,后張法技術適用于制作大型建筑構件。應用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后,建筑結構受到荷載作用后,抗拉能力與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能隨之提高[3]。后張法技術的實際應用,可確保能預應力筋張拉與有效收縮預應力筋產生的彈性,但從預應力值入手分析,后張法技術對工程的直接影響相對不明顯。
3.1 先張法技術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應用,主要在混凝土內部合理設置鋼筋,并提前對鋼筋進行張拉,再將張拉好的鋼筋植入混凝土內部并澆灌,使其與周邊混凝土的粘結力傳輸預拉力。當混凝土的性能達標時,放松鋼筋的兩端。利用先張法技術制作中小型構件,可確保生產工具的專業性與小型構件的使用效率。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具體應用,需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嚴格控制每根鋼筋的張拉力,確保其在各方面保持均勻。二是生產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時,使用專門的夾具與臺座,根據使用要求合理調控先張力臺座,確保先張力臺座的剛強度達標。三是錨板的受力中心,等高于預應力鋼筋合力受力的中心。加強對鋼筋張拉力度與次數的控制,確保鋼筋拉力符合施工需要,以確保整體的施工質量。
3.2 后張法技術
后張法技術與先張法技術在鋼筋的處理上相反,后張法技術是鋼筋澆筑后進行拉伸,需運用預留孔道與專用錨具。在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中,首先需控制混凝土澆筑的強度。其次是鋼筋穿過相應的孔道,實現鋼筋的張拉。最后是合理調整鋼筋的兩端,實現預應力的有效傳遞。后張法技術的技術特征,更適用于制作大型建筑構件,通過瞄具向混凝土傳遞預應力,施工麻煩相對較少。同時可以制作小塊體,將多個小塊體拼接成大的整體。后張法技術可在建筑構件上進行預應力的拉伸,在混凝土的彈性收縮上表現出來,彈性收縮力對施工中建立的有效預應力值不影響。施工中需嚴格遵守施工規定,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3.3 工程養護
養護工作對建筑整體質量與壽命的影響較大,需要施工人員加強重視。對于預應力混凝土的養護,通常采取蒸汽養護或自然養護等方式。自然養護法是常規的養護方式,周期通常為1次/周。蒸汽養護法的針對性特征明顯,主要解決各種外界環境因素引起的鋼筋構件膨脹損傷預應力的問題,蒸汽養護法的流程繁瑣且養護周期長。蒸汽養護效果極易受溫度等因素的影響,溫度越高,混凝土中鋼筋的影響越明顯,會隨之發生熱脹等現象,但臺座幾乎不受溫度的變化影響。兩者間的溫度差,會直接對預應力產生影響。為控制此類現象出來,需在混凝土強度尚未達標的情況下加強溫差控制,通常在混凝土強度在8-10MPa時進行溫差控制。
總結:
預應力混凝土的應用原理主要是延長鋼筋,鋼棒的特性與混凝土黏合,進行冷凝和預轉移,以達到理想的技術效果。因此,預應力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性能特殊,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應用效果更加理想,促使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不斷提高整體建筑質量,還需加強對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應用全程的控制。同時加強對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改進創新,以實現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 王金陽. 工民建施工中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實踐分析[J]. 居舍, 2020(9):35.
[2] 陳兵. 工民建施工中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應用探析[J]. 中國房地產業, 2019(7):167.
[3] 李晨, 南亞飛. 工民建施工中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應用探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19(14):20-21.
(寧夏先捷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寧夏 吳忠 7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