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16時41分,從重慶開來的5629次列車,到達遵義市桐梓縣境內的蒙渡火車站。早已等候在此的余庭華和妻子羅成群,背著自家種的桃子和李子,和10多位村民一起走出候車室,搭乘這趟列車前往遵義城區。這趟綠皮慢火車全程票價23.5元,最低票價僅2元,“從經濟效益來說,一直處于虧本狀態?!弊窳x車務段桐梓車間黨支部書記張建平說。目前,全國共有81對這樣的綠皮慢火車,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今天,它們為什么仍在服役?
余庭華身材清瘦,背著100余斤桃子,腰有些微曲。登車時,他先轉身將背簍穩放在列車過道上,又轉身用力將其往里推,隨后又接過了妻子身上的背簍。50歲的余庭華家住桐梓縣新站鎮九龍村,年輕時在廣州務工為生。2016年回到家鄉,和妻子做起蔬菜水果生意。
“種了3畝桃子,2畝多李子,還有一些蔬菜。”余庭華說,“什么成熟了就賣什么,都是自家種的。”
余庭華和妻子搭乘的5630(5629)次列車,開行于20世紀60年代,已有50多年歷史?!皠傞_通時,沿線村民坐這趟車外出賣菜,旅客也特別多?!痹鴵?630次列車列車長、現退休在家的曲斌說,最初還有重慶的菜販乘坐火車到遵義賣菜,遵義到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后,這部分菜販就改走高速。5630次列車列車長楊麗介紹,這趟列車沒有空調、餐車和臥鋪,途經站點大都在深山區,是沿線村民出行、求學和做生意的重要依靠。
票價便宜是余庭華夫婦選擇這趟列車的主要原因?!白@個車很省錢,也很方便,就當是公交車了。”羅成群告訴記者,如果從新站鎮坐汽車到遵義,需要到桐梓縣城轉車,連人帶行李,加起來要近百元,遠不如坐火車劃算。
5月31日傍晚18時18分,列車駛達桐梓火車站。遵義市永坪中學初二年級學生令狐榮琴,在姑姑的陪同下登上列車。當天是周日,她準備坐火車回學校上課。令狐榮琴家住桐梓縣茅石鎮團結村,小學畢業后考入永坪中學?!拔移綍r住在姑姑家,大概每個月回家一次?!焙陀嗤トA夫婦一樣,令狐榮琴坐這趟車也是因為票價便宜。“這趟車比較實惠,是為老百姓開的。”坐在一旁的姑姑令狐世芬說。曲斌介紹,周五和周日,列車上就能見到百余名初高中學生。周五坐車回家,周日再坐車返校。
10多年前,關停5630(5629)次列車的議題曾被提上案桌。因為上級部門不同意,這趟車得以繼續穿行在革命老區,造福沿線村民。目前,全國81對綠皮慢火車主要運行于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和交通不便山區。單論經濟效益,它們在做賠本買賣。在高鐵網絡貫穿全國的今天,它們的“簡陋”與“慢速”也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但它們滿足了偏遠山區的民生需求,承載著濃厚的民生情懷,是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時代表達。
(據新華社 6.16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