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出門,口罩成了必備。但由于夏季天氣悶熱,長時間佩戴口罩會導致面部肌膚無法“自由呼吸”,出現各種皮膚問題。
長時間佩戴口罩,皮膚組織受壓、摩擦而引起皮膚損傷,表現為鼻梁、面頰、下頜、耳后等接觸口罩邊緣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斑、壓痕、擦傷等。
針對此情況,佩戴前后可以局部涂抹潤膚劑,提前在受壓明顯部位貼醫用水膠體敷料預防壓傷。盡量避免使用掛耳式口罩,改用頭部系帶式的醫用外科口罩,且每隔1至2小時松松綁帶。
對于已經出現的口罩壓力性損傷,如果壓痕程度較輕,一般可以輕輕按摩緩解,一段時間后可自行消退;如果局部出現紅斑、腫脹,可以用生理鹽水冷濕敷;若壓痕持久或伴有皮下瘀血,可以外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藥膏,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肝素乳膏等;如果壓迫嚴重,皮膚出現破損,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復方多黏菌素B軟膏等預防繼發感染,同時外涂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等有利于傷口愈合。
當連續佩戴口罩時,口鼻呼吸產生水汽滯留,加上天氣炎熱面部出汗較多,口罩內的皮膚長期處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中,角質層過度水合,導致皮膚發白、浸漬、起皺。
可以提前在面部涂潤膚劑,如維生素E乳膏、尿素乳膏等。每隔2至3小時摘掉口罩并擦干汗液,補涂潤膚劑,促進皮膚恢復。
一些N95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中的成分有致敏作用。有條件時停止使用過敏產品,更換為其他非過敏產品。治療時,有糜爛滲出時可以用醫用生理鹽水多次濕敷,單純的紅斑、丘疹可以外用軟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當有繼發感染時,應遵醫囑使用抗生素。若瘙癢明顯,需要遵醫囑口服抗過敏藥。
長時間佩戴口罩會進一步使痤瘡發作??筛鶕闆r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或維A酸類藥物外用或口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