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草原上,有一種有趣的螞蟻,人們叫它小偷蟻。看到這個名字,你基本就能猜出它的習(xí)性:喜歡偷東西。但它們并不是啥都偷,只是偷蟻類。
小偷蟻主要偷紅蟻,偷盜的辦法也很特別,在紅蟻巢穴附近建造自己的巢穴,然后偷偷挖掘一些四通八達、上下聯(lián)通的通道。這些通道成為它們快速偷襲紅蟻的捷徑,然后搬走紅蟻的幼蟲和蛹,讓紅蟻防不勝防。
紅蟻也不是好惹的。面對小偷蟻的偷盜,很快就會發(fā)起反擊,去追擊它們。
令人不解的是,小偷蟻來時容易去時難。它們當中,有一些很快被紅蟻追上,咬得遍體鱗傷。
不是有多條捷徑可以走嗎?怎么就甩不掉紅蟻呢?
原來,這些捷徑也是小偷蟻的一個敗筆。為了以最快的速度偷到食物,小偷蟻便用廣挖洞的辦法,以求用最快的速度通到紅蟻巢穴,再以最快速度接近紅蟻的幼蟲或蛹,然后快速撤退。但是,螞蟻一般以氣味找路,小偷蟻也不例外。就在它們往回走的過程中出了問題。因為通道四通八達,走到哪里都有氣味可循,小偷蟻一下就迷糊了,只能在通道里打轉(zhuǎn)轉(zhuǎn),半天出不來。
這給了紅蟻機會。許多紅蟻在通道中碰上小偷蟻,然后向它們發(fā)起猛烈攻擊,將其結(jié)結(jié)實實地收拾了一頓。
小偷蟻為了快速到達紅蟻穴,挖了四通八達的捷徑通道,可最終又迷失在通道里,被紅蟻報復(fù)攻擊。很多時候,許多你用來接觸目標的捷徑,很可能成為將來困住你的怪圈。(摘自《遼寧青年》 程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