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圖
申曉紅是鄭州市上街區中心路小學教師,2019年9月到周口市淮陽區城關回民鎮大宋小學支教。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班里的六十三個學生。
抗擊疫情過程中發生了太多感人故事,有鐘南山的“智者不惑”,有醫務人員的“仁者不憂”,有解放軍的“勇者不懼”……在“開學第一課”上,申曉紅以講故事的形式,為學生解讀了什么是逆向而行,什么是力挽狂瀾,什么是以身許國。學生們紛紛用筆墨揮灑自己的感言,通過手抄報和繪畫等形式,表達深深的愛國情懷。
網絡授課中,申曉紅發現,有的學生家里只有一臺能用的電視機,有的學生家里沒有網絡,有的學生父母用的不是智能手機,有的學生家里幾個人共用一部手機……她逐個想法解決,確保一個學生都不會落下學習。對無法實現上網課的家庭,她讓學生通過電視學習名師課堂講解,完成摘抄與背誦,定期聯系并聽取學習匯報;對網絡工具緊張的家庭,她鼓勵學生分批學習,課下看回放,并及時線下答疑;對沒有跟著父母而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學生,她不停地進行“遠程指揮”。一天下來,申曉紅至少六七個小時坐在電腦前工作,眼睛酸澀、腰背疼痛,但她卻高興地說:“值!”
大宋小學有一半以上學生是留守兒童,很多家長平時在外工作,很難參與管教工作,這次因為疫情“宅家”卻又不知如何陪伴學生。申曉紅建群并開設了親子關系專題培訓,每天詢問家長對教育學生的看法,鼓勵并引導家長通過陪同做作業和一起做家務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讓家長充分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中。有時,她還把名師家庭教育講座發到群中,和家長共同學習、探討。一天又一天,家長們變了,其中有位家長如是說道:“謝謝老師,您辛苦了!作為家長平時沒管過孩子,真的很慚愧。我文化水平不高,做得不對的地方請多指教?!甭牭竭@話,申曉紅心里暖和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