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特約撰稿 張建君
日前,中央出臺《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志著西部大開發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全新時代。西部地區既存在著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促開發的歷史任務,更重要的是要和全國一道開啟高質量發展之路。
《意見》指出:“到2035年,西部地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人民生活水平與東部地區大體相當,努力實現不同類型地區互補發展、東西雙向開放協同并進、民族邊疆地區繁榮安全穩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個奮斗目標清晰表述了西部地區未來15年的發展重點。結合《意見》政策指向和改革主旨,西部省份要切實用好《意見》中政策和改革兩個抓手——一要認真把握國家政策的支持方向;二要努力實現改革開放的全新突破。
一是明確了對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實施差異化考核。二是明確了財稅、金融、產業、土地、人才、幫扶等六個方面的政策扶持方向。在財稅政策方面,如繼續通過加大資金分配系數、提高補助標準或降低地方財政投入比例等方式,對西部地區實行差別化補助,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地方政府債券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等;在金融政策方面,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西部地區小微企業融資和續貸支持力度,加大對西部貧困地區扶貧產業支持力度、增加綠色金融供給、依法合規探索建立西部地區基礎設施領域融資風險分擔機制等;在產業政策方面,對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進行動態調整,自然資源調查計劃優先安排西部地區項目,凡有條件在西部地區就地加工轉化的能源、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支持在當地優先布局建設并優先審批核準,鼓勵新設在西部地區的中央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在當地注冊。在用地政策方面,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合理增加荒山、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土地開發建設指標,推進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指標在國家統籌管理下實現跨省域調劑。在人才政策方面,建立健全有利于吸引、激勵和留住人才的體制機制。落實完善工資待遇傾斜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股權激勵、分紅等中長期激勵,允許國有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按有關規定在西部地區兼職并取得合法報酬。國家繼續幫扶的政策導向。三是明確了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責任,強調了東中部地區及社會各界要繼續支持和參與西部大開發。一個突出的措施,就是強調了信用體系的建設。提出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和征信市場建設,一方面要完善省市縣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責任追究制度;另一方面要培育有良好信譽的信用服務機構,鼓勵研發適合西部地區的征信產品。

四川成都青白江區的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
一是《意見》明確提出以“一帶一路”為引領,加大西部開放的力度。圍繞積極參與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意見》界定了西部省份的戰略定位、開放重點和西部開放大通道建設的工程重點;強調了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臺,特別是鼓勵重慶、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提高昆明、南寧、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等省會(首府)城市面向毗鄰國家的次區域合作支撐能力,給了西部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機遇,加快了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研究在內陸地區增設國家一類口岸,提出了設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等重大政策利好。強調了加快沿邊地區開放發展,完善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布局,扎實推進邊境旅游試驗區、跨境旅游合作區、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等建設,統籌利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沿邊地區外經貿發展等政策。強調了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支持西部地區按程序申請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推動西部優勢產業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支持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的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等政策。
二是貫徹近期有關經濟體制改革的配套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具體要求。如探索集體荒漠土地市場化路徑、商業類地方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資源性產品等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有序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價、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及開展電力現貨交易試點、實施豐水期居民生活電能替代等電價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氣彈性價格機制和上下游價格傳導機制、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構建統一的自然資源資產交易平臺及自然資源資產收益分配制度、提高西部地區直接融資比例、西部貧困地區企業首次公開發行上市、新三板掛牌、發行債券、并購重組等適用綠色通道政策等一系列市場化改革政策指向。希望能夠讓市場經濟的動能在西部地區得到更好的釋放。
三是強調了科技體制改革和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圍繞科技成果所有權、科研經費使用自主權、科技人員薪酬制度改革及高校科研院所績效工資分配機制建設等體制機制問題,提出了鼓勵探索的政策導向,關鍵就看西部省份能不能落到實處,通過激勵創新讓西部省份后發趕超,把創新的動力充分釋放出來。在優化營商環境的方面,緊扣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發展方向,指出了西部省份在“非禁即入”的普遍落實、“最多跑一次”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等一系列市場經濟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改革差距,強調西部省份必須通過“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實行審慎包容監管,最終依靠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創新贏得未來。
當前,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再次吹響,西部省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已經開啟,西部省份必須乘勢而上、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