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北宋神廟“舞亭”新證*

2020-07-08 00:23:20王潞偉
文化遺產 2020年3期
關鍵詞:建筑

王潞偉

北宋“舞亭”(或曰“舞廳”“舞樓”“舞庭”)類建筑及其碑刻文獻信息對于中國戲曲史,尤其戲曲文物、神廟劇場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拙文《北宋上黨神廟演出場所探微》(1)王潞偉 :《北宋上黨神廟演出場所探微》,《戲劇》2015年第1期。,通過對北宋“舞亭”類碑刻分析,結合廟宇遺存規制布局、宋代建筑遺構及金元舞亭形制等方面的綜合考量,對北宋神廟“舞亭”類形制及功能已經作出一些推斷。近來,新發現的刊立于宋開寶三年(970)內含“龜頭舞亭”信息的碑刻,對于進一步認識宋金元時期神廟內“舞亭”類建筑的布局形制以及主要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實證價值。

一、碑刻概況

新發布的《敕存湯王行廟之記》碑刻(2)2018年9月29日,晉城市博物館安建峰館長及晉城市澤州縣文物愛好者張建軍先生通過微信方式將碑刻信息告知筆者。2019年2月3日,筆者前往晉城市陽城縣寺頭鄉馬寨村及長興嶺湯帝廟遺址實地考察。,最早由清楊念先、楊蘭階、田九德《陽城縣金石記》載錄條目“敕存湯王行廟之記”曰“正書。正額王彥珣撰。開寶三年(970)八月。今在縣北馬寨村對面山頂吳神廟”(3)楊念先等 :《陽城縣鄉土志·陽城縣金石志》,太原:三晉出版社2009年,第210頁。,未錄碑文。2015年8月,中國先秦史學會陽城商湯文化研究會成安太等同志在晉城市陽城縣寺頭鄉馬寨村南長興嶺湯王廟遺址調查時發現碑刻原物,后將碑刻原物移至山西省陽城縣博物館留存(4)李吉毅 :《陽城擬在析城山復建湯帝行宮》,《山西晚報》2016年11月12日第3版。。碑刻刊立于宋開寶三年(970)。圭首,正書,碑高90厘米,寬50厘米,側寬15厘米,略有漫漶。碑載“龜頭舞亭”(見圖1)是目前發現的有關神廟“舞亭”類碑刻的最早記載,比此前山西萬榮后土圣母廟宋天禧四年(1020)《創建后土圣母廟》碑刻中載錄“修舞亭”早了50年,對研究中國古代神廟劇場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此碑《山西通志·金石志》失于著錄,亦為清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所遺漏,《澤州府志》《陽城縣志》《三晉石刻大全·陽城縣卷》等均未收錄,安建峰、張建軍《北宋“舞樓”碑刻的再發現》亦未發布碑刻全文(5)安建峰、張建軍 :《北宋“舞樓”碑刻的再發現》,《中國文物報》2019年4月30日第6版。。茲據拓本(安建峰、張建軍拓)錄其正文并略作考述于下(見圖2):

圖2 北宋“龜頭舞亭”碑刻拓片

敕存湯王行廟之記

維大宋開寶三年歲次庚午八月庚午朔七日丙子

澤州陽城縣長安鄉長興村邑眾維那王彥珣等立斯記銘

天地乾坤,吾皇惟尊。畜滋萬類,撫育群生。每逢愆冗,□請真靈。

虔誠雨降,怠慢招□。大周即位,例遣毀停。惟王感貴,殿宇添增。

巾鋸辨就,眾力齊興。如天化出,若地涌成。飛檐化廢,五脊合楹。

鶻獸俱備,火珠圓明。殿門兩畔,進獻崢嶸。波斯苗貢,象牙騏驎。

寶彩晃耀,人馬□□。南樓化廢,龜頭舞亭。屏□照壁,樂奏簫箏。

標盡胡部,吸管吹笙。□間廊宇,兩位停勻。四隅廚庫,瓦板俱新。

春秋享奠,二八求恩。無令隳壞,巷靜村清。律當南呂,景值仲秋。

霜濃而雁振聲哀,夜韻而寒砧響亮。

二十七日丙申慶讃畢

碑載“澤州陽城縣長安鄉長興村邑眾維那王彥殉等立斯記銘”。陽城縣位于山西東南端,居太行、太岳、中條群山環抱之中,沁河流經縣境東部。秦時稱濩澤縣,屬上黨郡,因境內濩澤水而得名。西漢屬河東郡。東漢為鄧鯉封地。北魏興安二年(453)自漢故城移至今治。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易名陽城,屬高平郡。宋屬澤州。金升為績州。元明清仍稱陽城,屬澤州府(6)光緒《山西通志》卷二五《府州廳縣考三》,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2260-2261頁;乾隆《陽城縣志》卷四《田賦》,《中國地方志集成·山西府縣志輯》第38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第23-25頁。。今屬晉城市。“長興村”即今馬寨村,村南橫亙的山嶺至今名為長興嶺(7)采訪對象:晉城市陽城縣寺頭鄉馬寨村村民馬如意先生,84歲;采訪時間:2019年2月3日;采訪地點:馬如意家中。,又乾隆《陽城縣志·田賦》“四鄉七十里”條中載有“長興里”(8)乾隆《陽城縣志》卷四《田賦》,《中國地方志集成·山西府縣志輯》第38冊,第51頁。,即碑刻中所云宋時“長興村”。湯王行廟的具體方位亦有詳述,碑云“甲顧靈神白岸,庚窺石恰柳泉,丙眺危峰帝嶺,壬觀□岳仙翁,左有青泉涌浪,右相白虎來臻,前次親思之塔,長河□□交連”,其中甲、庚、丙、壬分別對應東、南、西、北方位,是中國古代天干與五行方位關系的對應,左、右、前等均指長興嶺上湯王行廟所處方位及周邊景物環境。

碑云湯王為了天下蒼生“殄滅夏桀”“焚軀禱雨”,勇于自我犧牲,感動天地,解民倒懸,而使得“萬民仰敬”,成為一代圣君。“伏自秦帝,依憑圣力,仰叩天庭,請行廟于此,遣兆民之歸”,是言當地對湯王之信仰肇始于秦,且建“行廟”于此。并于唐咸通十五年(874年)、五代后周顯德三年(956年)兩次大規模修繕廟宇,可知馬寨村長興嶺湯王廟至遲于晚唐咸通時期已建。顯德三年(956年)對行廟“殿宇廊軒”進行了更大規模的修繕,“如天化出,若地涌成。飛檐化廢,五脊合楹。鶻獸俱備,火珠圓明”,皆為新修之后廟貌。可見,此行宮比析城山神宋熙寧九年(1076)受封“誠應侯”,特奉“嘉潤公”,政和六年(1116)特賜析城山湯王廟額為“廣淵之廟”早了近200年,是目前發現創建最早的湯王行廟遺址。

關于湯王禱雨桑林,以六事自責的記載更為詳盡,碑言“時遭七載之愆陽,致得萬民之憂困。是以捨宮棄位,御駕淅山。焚軀而地出涌泉,云雷而天垂雨淚。存三池之跡廟,百獸潛形;留四面之因蹤,誰無仰敬。靈通莫測,顯圣無窮。須臾而水泛高山,逡巡而風雷璀岳”。更加肯定了“湯王析城山禱雨”及析城山湯王廟之影響力。馮俊杰先生認為商湯事跡“不止在于殄滅夏桀創立商王朝,還在于開創了民族傳承三千年的雩祭傳統”(9)馮俊杰 :《戲劇與考古》,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年,第80頁。。宋以來,北方旱災愈加嚴峻,民眾的商湯崇拜逐漸物化為一個龐大的湯王廟群,分布在晉南及豫西等地,析城山元至元十七年(1280)《湯帝行宮碑記》載89處湯帝行宮與現存177座湯帝廟宇可以為證(10)據實地調查,目前僅上黨地區現存湯王廟177座,見王潞偉 :《上黨神廟劇場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6年,第274-277頁。,可見湯王信仰宋代以來在晉南豫西區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就祭禮而言,湯帝祭禮具有紀念性與宗教性雙重性質,以先代帝王身份,受到雅(國家官方正統)與俗(民間地方風俗)兩種祭禮文化的共同尊崇。官方正史載錄,《禮記·祭法》云“殷人帝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11)《禮記·祭法》,《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587頁。,《詩》之《商頌》,《尚書》之《伊訓》《微子之命》等皆有湯王之祭的文獻記載,甚為久遠。正式以國家名義祭祀湯王始于隋,《隋書·禮儀二》中“使祀先代王公,帝堯于平陽,以契配……商湯于汾陰(今山西省萬榮縣),伊尹配”(12)《隋書·禮儀二》,《二十五史》第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267頁。,《金史》《元史》《明史》等均有詳述,茲不贅述。

民間而言,碑云“春秋享祀,二八求恩”,系農耕社會春祈秋報的賽社典型,代表民間祭祀儀禮,美酒美食,樂舞笙簫皆備。這其中不乏異域特產,如來自西方波斯國度之寶物,碑云“波斯□貢,象牙騏驎。寶彩晃耀,人馬□□”可證;亦有胡部歌舞燕樂,如碑所言“屏□照壁,樂奏簫箏。標盡胡部,吸管吹笙”。這與唐以來廣泛吸納四方之樂入本土音樂系統有密切關系,《舊唐書》中曰“作先王樂者,貴能包而用之。納四夷之樂者,美德廣之所及也”(13)《舊唐書》卷二十九《志九·音樂二》,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1069頁。。而進獻這些奇珍異寶、樂舞笙簫皆位于行廟“龜頭舞亭”內,此“舞亭”為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關于神廟“舞亭”類碑刻文獻記錄。“龜頭舞亭”顯示出此行廟舞亭的特殊形制,對于研究北宋神廟祭禮場所的布局形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二、北宋“舞亭”形制考

關于北宋戲曲演出場所,主要有瓦肆勾欄、露臺、舞亭三種類型,而神廟內演出場所主要有露臺與舞亭兩種。目前,學界對神廟“舞亭”類建筑的形成演進形態主要有兩類觀點,一類認為神廟“舞亭類”建筑是以神廟露臺為基礎發展演進而來(14)廖奔 :《宋元戲臺遺跡——中國古代劇場文物研究之一》,《文物》1989年第7期;譚帆 :《論宋代神廟劇場》,《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年第6期;馮俊杰 :《戲劇·藝能上的舞臺及劇場的發生》,《戲曲研究》第84輯;車文明 :《北宋“舞樓”碑刻的新發現》,《文學遺產》2011年第5期;曹飛 :《略論露臺、勾欄與舞樓之關系》,《戲劇》2011年第2期。;另一類觀點認為神廟“舞亭類”建筑有其自身發展演進形態,與神廟露臺在宋金元三代并行不悖(15)延保全 :《宋金元時期北方農村神廟劇場的演進》,《文藝研究》2011年第5期。。筆者在長期關注及實地調查宋金元神廟劇場基礎上,結合最新發現的開寶三年(970)“龜頭舞亭”碑刻載錄,對北宋神廟“舞亭類”建筑的形成以及布局形制的演進路徑有了新的見解,考述如下。

據廟貌遺址及碑刻載錄可以推斷,長興嶺湯王行廟北宋時期廟貌布局形制大致為坐北面南,一進院落,中軸線上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正殿、南樓(或龜頭舞亭)、山門、照壁等建筑,東西兩側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配殿、廂房、社房等建筑。碑言“飛檐化廢,五脊合楹。鶻獸俱備,火珠圓明。殿門兩畔,進獻崢嶸”,主要描述正殿屋頂樣式為“五脊頂”。木構建筑中有五條脊的屋頂形制有硬山頂、懸山頂、廡殿頂三類。從上黨地區大量遺存的宋時神廟“五脊”頂制正殿看,懸山頂制最多,故可推斷長興嶺湯王行廟正殿為懸山頂頂制的可能性最大。屋頂正脊、垂脊上火珠、鴟吻、套獸等一應俱全。從“殿門兩畔,進獻崢嶸”可知,正殿帶前廊,以便擺放各類進獻之物。碑言“屏□照壁,樂奏簫箏”,可知山門外設有照壁,這一傳統上黨地區至今猶存。據碑載“□間廊宇,兩位停勻。四隅廚庫,瓦板俱新”,可知,廟院東西兩側、四隅配殿、廂房等呈對稱形制布局開來,且在這次修繕中對屋頂瓦獸皆有補缺更新。

碑言“南樓化廢,龜頭舞亭”,可知正殿南部原有“南樓”,重新修繕之后改造為“龜頭舞亭”。“龜頭舞亭”,屬于北宋神廟“舞亭”類建筑的一種特殊形制,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龜頭屋”“龜頭殿”,屬建筑術語。古代大型木構建筑中有四面接建的復合式建筑,在左右側的稱“挾屋”,在前后的稱“對壘”,局部向前后突出的稱“龜頭殿”(16)李誡 :《營造法式》,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第310頁。。從建筑平面布局上看呈“凸”字形,像一只烏龜伸出頭的樣子,形象逼真,明清稱此種形制的建筑為“抱廈”。可見,陽城縣馬寨村長興嶺湯王行廟宋時“龜頭舞亭”當為“凸”字形建筑形制,位于廟院中軸線上,正殿南向,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但在整體布局中,“舞亭”是與正殿緊密相連,融為一體的“龜頭舞亭”?還是與正殿拉開較大距離,位于廟院中央或南端?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布局形制,是文章討論的重點。

(一)一種形制即“舞亭”與正殿緊密相連,融為一體的“龜頭舞亭”。這種形制,從三個方面可以判定其存在的可能性較大。

一是此種形制的建筑有宋時建筑實體遺存,如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摩尼殿屬“龜頭殿”式建筑(見圖3),該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面闊七間,進深八椽,重檐歇山頂,南、北、東、西均出山花抱廈,南面出抱廈三間(即龜頭殿),其余三面各出抱廈一間,是宋代古建筑中僅存的“四出山花抱廈”的實例(17)侯幼彬、李婉貞 :《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年,第88頁。。后世也有沿用此種建筑形制的情況,如平遙縣城隍廟正殿與獻殿復合式組合、臨汾市堯都區魏村牛王廟正殿與獻殿連接即是“龜頭殿”式的組合建筑樣式等。

圖3 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

二是從文獻載錄看,有類似建筑形制存在。如平遙縣超山應潤廟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大金重建超山應潤廟記》載“前后正殿、東西兩廡、龜亭拜廳、挾堂樓門”(18)原碑已不存,見清·胡聘之 :《山右石刻叢編》卷二十一,馮俊杰等 :《山西戲曲碑刻輯考》,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第44頁。,此處“龜亭拜廳”,當與“龜頭舞亭”為同類建筑,拜廳是神廟進行祭祀禮儀的重要場所,便于祭拜,當與正殿距離較近,或與正殿融為一體,呈“凸”字形建筑形制。

三是從上黨地區現存湯王廟廟貌遺構及布局形制看,如陽城縣澤城村湯王廟金代舞亭、陽城縣封頭村金代舞亭、陽城縣陽陵村湯王廟金元風格舞亭、澤州縣下川村湯王廟金元風格舞亭、澤州縣南嶺村湯王廟金元風格舞亭等建筑遺構以及澤州縣大陽鎮湯王廟正殿(興建于宋乾德年間(919-924))方臺遺址等,可以看出宋金時期湯王廟內正殿與舞亭從布局上看,是比較接近的,甚至連為一體。可見,馬寨村南長興嶺湯王行廟“龜頭舞亭”是與正殿為“龜頭殿”式復合建筑的可能性較大,兩者建筑平面呈“凸”字形,是正殿向正前方延伸出來的建筑,便于祭祀儀式等一系列活動的進行。

此種形制,更加肯定了延保全《宋金元時期北方農村神廟劇場的演進》與拙著《上黨神廟劇場研究》中的觀點,認為宋時神廟中“舞亭”類建筑位于正殿正前方,由緊靠正殿到逐步與正殿拉開距離,直至成為金元時期用于專門演出戲曲的獨立形制的舞亭,從實地調查測量現存16座金元神廟內“舞亭”式建筑布局形制測繪數據統計可知(19)王潞偉 :《上黨神廟劇場研究》,第100-101頁。。

(二)另一種“舞亭類”建筑布局形制是以神廟露臺為基礎發展演進而來的。即舞亭位于廟院中軸線上院落中央或南端,與正殿有較大距離,相當于山西萬榮廟前村后土祠金代廟貌碑刻圖、河南登封縣嵩山中岳廟金代廟貌碑刻圖中露臺位置(見圖4)。神廟在唐代末期五代初期將露臺建筑引入后,宋人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嘗試,在露臺上搭建樂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載神保觀二郎神六月二十四日生日,“于殿前露臺上設樂棚,教坊鈞容直作樂,更互雜劇、舞旋”(20)《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年,第589冊,第162頁。,開啟了“舞亭類”建筑形制的另一種新模式。后期亦有效仿,如萬榮縣太趙村稷益廟元至元八年(1271)《舞廳石》載“既有舞基,自來不曾興蓋。今有本村□□□等,謹發虔心,施其寶鈔三百貫文,創建修蓋舞廳一座”(21)元至元八年(1271)《舞廳石》,碑存萬榮縣南張鄉太趙村稷益廟正殿東墻外側,壁碑,碑高34厘米,寬39厘米。。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形制沿革》(22)廖奔 :《中國古代劇場形制沿革》,《文物》1996年第2期。,車文明《露臺的興衰》(23)車文明 :《露臺的興衰》,車文明等 :《平陽宋金元戲曲文物研究》,吉林:延邊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33-247頁。,《后土祠廟貌碑中兩方臺的考釋》等有專文論述(24)車文明 :《后土祠廟貌碑中兩方臺的考釋》,《考古》2001年第6期。,茲不贅述。此種形制舞亭類建筑,亦有多處實體建筑遺存可以證實,如高平市王報村二郎廟金代舞亭、高平市中廟村炎帝中廟金元時期舞亭、長治市潞城區李莊武廟金元時期舞亭、臨汾市堯都區魏村牛王廟元代舞亭等,均建于平面近似正方形的基座之上,置于廟院中軸線上院落中央或南端,與正殿拉開一定距離(相當于露臺的位置),即廖奔先生認為的“宋元戲臺的建筑形制主要經歷了由露臺向舞亭(樂亭、樂樓、舞廳)、由四面觀向一面觀的發展演變過程”(25)廖奔 :《宋元戲臺遺跡——中國古代劇場文物研究之一》,《文物》1989年第7期。。但是,碑言“龜頭舞亭”,可見此種位于廟院中央或南端以露臺為基礎發展演進而來的“凸字形”舞亭,金元時期暫無實體遺存,因為直到明清時期,才逐漸出現了此種與正殿拉開較大距離,相對而立的“凸”字形倒座戲臺建筑形制,如大量遺存的伸出式三面觀戲臺即為實證,此種形制的戲臺南方居多,北方略少。北方如襄垣縣古韓鎮城隍廟明清建筑組合式倒座戲臺(前部明代建筑一間,后部清代建筑三間,兩者為組合為一體的復合式建筑,平面呈“凸”字形)、翼城縣中賀水村東岳廟伸出式三面觀戲臺、陽城縣郭峪村湯王廟清代伸出式三面觀戲臺、洪洞縣干河村凈石宮清代伸出式三面觀戲臺等是為此種“凸”字形建筑。從上述分析可知,馬寨村長興嶺湯王行廟宋時“龜頭舞亭”位于廟院中央或南端的這種布局形制可能性較小。

受此啟示可知,北宋神廟舞亭類建筑當有兩種形成演進路徑。一種路徑為以與正殿緊密相連,甚至融為一體的“龜頭舞亭”為基礎,逐漸與正殿拉開距離的發展演進模式,與此同時,“舞亭”由平面呈縱向長方形逐漸向平面呈正方形演進。這一路徑“舞亭”形制發展演進我們可以稱作“初始型舞亭”演進模式,大致經歷了三種形態演進(見圖5):

圖5 “初始型舞亭”平面演進圖

一是“初始型舞亭”形態,即與正殿緊密相連(類似今獻殿、拜廳與正殿緊鄰的布局),甚至融為一體的“龜頭舞亭”,正殿與舞亭平面呈“凸”字形布局。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的摩尼殿、澤州縣大陽村湯王廟正殿與殿前平臺、高平市嶺坡村真澤宮正殿與金代獻樓基座等即為此種平面布局。馬寨村長興嶺湯王行廟碑刻記載的宋時“龜頭舞亭”形制即為此種“初始型舞亭”形態。

二是“發展型舞亭”形態,即與正殿略有距離(兩者距離約3-5米),“舞亭”平面布局呈縱向形長方形,四面透空(四面觀)的亭式建筑。平順縣東峪村九天圣母廟、陽城縣澤城村湯王廟(見圖6)、澤州縣下川村湯王廟、陽城縣陽陵村湯王廟、陽城縣封頭村湯王廟等正殿與金元舞亭基址及舞亭遺構即為此種布局形制。

圖6 陽城縣澤城村湯王廟金代舞亭

三是“標準型舞亭”形態,即與正殿拉開了較大距離(約10米以上),平面布局呈正方形,由四面透空逐漸變為三面透空(三面觀)或一面透空(一面觀)。高平市王報村二郎廟金代舞亭、臨汾市堯都區魏村牛王廟元代舞亭、長治市潞城區李莊武廟金元舞亭(見圖7)、翼城縣曹公村四圣宮元代舞亭等即為此種布局形制。

圖7 山西潞城李莊武廟金元“舞亭”

另一種路徑為以神廟露臺為基礎發展演進而來的舞亭類建筑(見圖8),我們稱之為“露臺型舞亭”,基本等同于“標準型舞亭”。這一路徑“舞亭”形制在露臺基礎上立柱加頂而成,由四面透空逐漸演變為三面透空或一面透空,其在廟貌整體布局中未曾有過大的形態變革。當然,亦有神廟熱衷于保持露臺,修繕露臺,遲遲未將其改造成“舞亭”的情況,也就是說神廟修建露臺的實踐,一直在延續(26)顏偉、王加昕 :《宋代神廟露臺的新發現》,《戲劇》2018年第1期。。如金代有萬榮廟前村后土祠、河南登封縣中岳廟廟貌碑刻圖中的露臺,以及芮城縣城關東岳廟金泰和三年(1203)《東岳廟新修露臺記》碑刻載錄的露臺,元代有芮城縣東呂村關帝廟元泰定五年(1328)《創修露臺記》中的露臺,明代如長治市潞城區潦河頭村關王廟明成化十五年(1479)“劉旺修砌路臺”碑等(27)明成化十五年(1479)“劉旺修砌路臺”碑,碑存長治市潞城區潦河頭村關王廟正殿內,碑高50厘米,寬30厘米。。更有甚者,直至清代才將露臺改造成“舞亭”者,如陽城縣中莊村湯王廟順治十年(1653)《創建拜亭碑記》云“春祈秋享之時,露臺上以布為幄,不避風雨,實為缺典焉”,以致“依臺址而成榭,待風雨于可久”(28)清順治十年(1653)《創建拜亭碑記》,碑存山西省陽城縣中莊村湯王廟正殿,壁碑,碑高175厘米、寬160厘米。。

由此可知,“初始型舞亭”演進模式與“露臺型舞亭”演進模式在宋金元時期并行不悖,各自沿著各自的路徑發展,直至成為金元時期“標準型舞亭”建筑形制。這是宋金元神廟舞亭類建筑的基本演進規律。

圖8

三、北宋“舞亭”功能考

之前,學者們對陸續發現的5通北宋“舞亭”類建筑的碑刻載錄進行過相關考證。多數學者認為這些“舞亭”類建筑的功能即是神廟用于演劇的專門場所,標志著我國戲曲的舞臺建筑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個別學者認為“舞亭”類建筑是為了配合迎神禮儀及其賽社獻藝的需要而出現的,它們是神廟劇場中戲臺的最早樣式”(29)延保全 :《宋金元時期北方農村神廟劇場的演進》,《文藝研究》2011年第5期。。但是這些神廟“舞亭”類建筑的功能到底是不是用于專門演劇?是不是專門的戲臺?隨著宋金“舞亭”類、“賽社演劇”類碑刻以及“舞亭”類建筑遺構遺址等一系列的新發現與實地調查,促使我們對北宋“舞亭”類建筑的功能產生了質疑,這些不同形態的“舞亭”之功能到底是什么?有何差異?需要進一步探討。

從目前發現的宋金時期“舞亭”“露臺”等文獻與文物遺存史料,可以看出宋金神廟“舞亭”建筑格局與形制變革當有兩種路徑,兩種形制的“舞亭類”建筑,雖然都具備祭祀演藝之功能,但其側重點還是有差異的。以露臺為基礎發展演進而來的神廟舞亭,與金元時期神廟內出現的專門用于演劇的“標準型舞亭”極為相近,演出樂舞和戲曲是其主要功能(30)馮俊杰 :《古劇場與神系神廟研究》中認為,露臺除了在節日期間演出歌舞和戲劇外,還有宗教儀式、朝賀及進表典禮、外交禮節、行政處罰彰顯等功能;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3-14頁。。而以與正殿緊密相連,甚至融為一體的“龜頭舞亭”為基礎,逐漸演進為與正殿拉開距離的專門演劇之舞亭,在成為獨立的、專門的演劇的舞亭之前(“初始型舞亭”“發展型舞亭”),其功能當以祭祀儀禮為主,展演樂舞戲曲為輔,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從“舞亭”之“舞”之本義看,“舞”與“巫”古音相同,故《說文解字》釋“巫”為“女能以舞降神者也”。原始神職之所以稱之為“巫”,也跟舞蹈有直接關系(31)詹鄞鑫 :《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72頁。。從大量文獻載錄可知,古代樂舞的宗教功能大體分為祭祀之樂舞、降神之樂舞、禮儀之樂舞三項(32)詹鄞鑫 :《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第274頁。。可見,北宋神廟中初始形態的“舞亭”類建筑之功能當與此有非常密切的關聯。

其次,此前發掘的5通北宋“舞亭”類(或曰“舞廳”“舞樓”“舞庭”)碑刻均為修建神廟記事時簡單涉略“舞亭”修繕載錄,并未發現有關“舞亭”的專門碑刻書寫。新發現的澤州縣西黃石村靈山神廟金承安三年(1198)《晉城縣莒山鄉成公管北六社創修舞亭記》碑刻(33)金承安三年(1198)《晉城縣莒山鄉成公管北六社創修舞亭記》,碑存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北義城鎮西黃石村三官廟內,壁碑,正書,碑高57厘米,寬93厘米,側寬13厘米,部分漫漶嚴重。,不僅加固了“舞樓”創修的證據鏈,更重要的是它是目前發現的首例以“創修舞亭記”而專門撰寫的碑刻,顯示出“舞亭”建筑在神廟中的重要性。碑載金承安年間廟宇修繕與以往修繕最大區別在于創建了專門用于祈祭的舞亭,神首倡議:“靈祠部下,生民之主。舞亭,祈祭之夈(“夈”同“齋”)。上無寸木,下無所止,每適祈謝,遇值陰雨,則移祀左右偏廊,甚缺欽崇之意。今幸正殿功畢,五道廟成,圣像粧繪完全,可不創修舞亭者矣?”明確指出舞亭當置于廟院中軸線、正殿前方之方位布局,且直言舞亭在神廟中為“祈祭之夈”的功用。

再者,審視這些北宋時期出現“舞亭”類建筑的神廟屬性,我們會發現多數為與農業相關的神靈廟宇,尤其是雨神信仰神廟,且多處于山地丘陵,不易實施水利灌溉的區域。如湯王、后土、靈湫、九天圣母等神靈信仰,皆為各地祈雨輒應之神。只有沁縣關侯廟北宋“舞亭”的創建略顯突兀,但宋代以來,關公信仰功能由戰爭護佑兼為雨旸祈禱之神祇,故加號“英濟”(34)蕭軫《淳熙加封英濟王碑記》言,襄陽太守王銖要求褒獎。遺英余烈,猶為千載之福澤,何其盛哉!《記》謂:“能御大災,能捍大患者,祀之。”曰雨而雨,曰陽而陽,王之力也。疫癘不作,饑饉不臻,王之恩也。盜賊屏息,田里舉安,王之陰騭也。淳熙十四年襄陽王公銖,謂王之有功于民,遂列其狀,上之朝廷,以求加封褒崇,號曰“英濟”。誥命以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下。奉安之日,遐邇歡騰,老稚夾道,縱觀舉手加頭,咸曰“非王之受其賜,民之受其賜也”。乾隆《解梁關帝志》卷三,第170頁。又《宋史·藝文志》著錄王銖《荊門志》十卷。,農業神格是其多重神格的重要組成之一(35)酒井忠夫、胡小偉 :《民間信仰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82-187,258-261。。中國古代農業文明歷史久遠,“勸農” “重農”是歷代王朝統治者制定國策的重中之重。故“以農立國”,最怕雨誤農時,所以上古以來祈雨儀式便廣泛盛行開來。對于中國北方農耕區域而言,對雨水的依賴程度則更高,故雨神崇拜影響更加廣泛,且與這些地區自然地理氣候密切相關,雖然有些地區(上黨)水源充足,但多處于山間谷底,難以利用;雖年降水量充分,但難以遇到及時行雨。一旦降水不及時,可能將面對顆粒無收的境地,故這些地區雩祭文化遺存甚深。

古人祈雨的方式有舞雩、焚巫尫、作龍、厭勝術等(36)詹鄞鑫 :《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第357頁。。其中舞雩是最常用的祈雨方式,其主要形式是舞。原始宗教舞蹈有許多形式,據《周禮·樂師》載,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等數種。其中與祈雨關系最密切的是皇舞,故《周禮·舞師》云“教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周禮·樂師》鄭司農說皇舞是“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37)“翡翠”是一種水鳥,又名鷸。《說文解字》云“鷸,知天將雨鳥,故舞旱暵則冠之以禱焉”。類似的鳥又有鸛,《詩·豳風·東山》云“鸛鳴于垤”,鄭注“鸛,水鳥也,將陰雨則鳴”。孔疏引陸機云“鸛,似鴻而大,……若殺其子,則一村致旱災”。古人認為這種水鳥能預知下雨,因此用它的羽毛作成羽冠,用于祈禱甘雨,叫鷸冠。詹鄞鑫 :《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第356頁。。文獻中亦多有“舞雩”方面的載錄,如《周禮·司巫》曰“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38)《周禮·春官·司巫》,《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816頁。,《爾雅·釋訓》曰“舞,號雩也”,郭璞注云“雩之祭,舞者吁嗟而求雨”(39)郭璞注,邢昺疏 :《爾雅注疏》卷四《釋訓》,《十三經注疏》,第2591頁。,《論語·先進》曰“風乎舞雩”等(40)劉寶楠 :《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475頁。。

可以看出,神廟與“舞亭”的結緣是與神廟祭祀中一系列樂舞獻演程序密切相關的。從祭祀形式看,主要是供饌獻藝。供饌即為供奉美酒美食、奇珍異寶,給神靈敬獻物質類祭品;獻藝即為聲色,給神靈敬獻精神類食糧(展演樂舞戲曲),這些出現在北宋時期的神廟“舞亭”,尤其“初始型舞亭”與“發展型舞亭”建筑,其主要功能當為祭祀時進行舞雩的場所,敬奉神靈展演雜劇當退居其次。種種跡象表明,馬寨村長興嶺湯王行廟宋碑中提到的“龜頭舞亭”即為舞亭類建筑中的“初始型舞亭”,是為配合湯王行廟中舞雩活動而興建的。

猜你喜歡
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現代裝飾(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山居中的石建筑
現代裝飾(2020年4期)2020-05-20 08:55:08
廢棄建筑
高一帆
藝術家(2017年3期)2018-01-26 08:54:49
《老建筑》
文學自由談(2016年3期)2016-06-15 13:01:16
聽,建筑在訴說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超高層建筑可以休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色综合| 国产精品视频a|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 播五月综合| 精品视频第一页|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第一页| 丝袜亚洲综合| 亚洲视频四区| 黄片在线永久|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天天综合色网|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国产在线观看99|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国产玖玖视频|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色综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免费一极毛片|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韩日免费小视频| 久久a级片|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毛片在线看网站|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国产一二视频|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清纯|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男人天堂|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亚洲黄网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国产在线第二页|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综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