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代高技術戰爭條件下,實施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偵察技術已經實現了全維全譜偵察,使戰場透明化程度越來越高,地面固定和機動軍事目標面臨著空間寬頻譜范圍的光電和雷達偵察威脅。但現代偵察絕非“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只是給戰場偽裝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隱真”“示假”的對抗措施和多波段偽裝器材的研發,形成你“探”我“隱”的發展態勢。
當今世界,各國軍備競賽投入增大,不斷利用技術開拓陸、海、空、天、電磁等戰場空間。這其中,天基、空基、海基、陸基偵察監視裝備的發展和運用,使得戰場可視度大大提高,極大地促進了各級部隊和指揮員掌握戰場情況的能力。
天基電子偵察衛星獨具偵察優勢。從現階段看,雖然世界多國都紛紛加強了航天發展戰略的調整,但美國仍持續引領著天基偵察監視裝備與技術的發展。為應對未來重大安全挑戰,美國部署了包括鎖眼照相偵察衛星、長曲棍球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電子偵察衛星、導彈預警衛星、海洋監視衛星等大量多類偵察衛星,可進行晝夜工作,分辨率最高達0.15米,能夠對目標區域實施全天候、全天時照相和電子偵察,獲取對手重點目標情報以及兵力部署、陣地位置、訓練營地和各種電磁發射體的語音信號等情報。
空基無人偵察機補強偵察體系。世界各國特別是美俄等軍事強國重點發展無人系統并取得了全新突破。美軍裝備了包括聯合星監視與指揮機、EC-130戰場指揮控制機、電子偵察機、電子戰飛機,以及捕食者、全球鷹、U-2無人偵察機等各型偵察機。其中監視和指揮機搭載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監視地域超過4萬平方千米;U-2無人偵察機能夠在1萬多米的高空拍攝地面清晰圖像;捕食者無人機不僅能夠獲得清晰圖像,還能夠實時傳輸,引導作戰飛機攻擊;全球鷹無人偵察機能夠對目標實施持續偵察,提供大范圍的近實時、高分辨率信息。俄軍裝備最普遍、性價比最高、性能最可靠的是海鷹-10無人機,能夠在極寒條件下正常工作,最新研發的獵人無人機、Altius-U無人偵察機均首飛成功,它們將幫助俄軍開展更為細致有效的偵察行動。
海基預警探測雷達化身偵察主力。海戰場對目標的偵察主要使用由聲、光、電、磁、熱等先進傳感設備組成的偵察系統,其中海上預警雷達以其全域監視、快速反應、精確目標分類和識別等性能,成為現代海上偵察的主力裝備。目前,世界雷達技術在寬帶數字有源相控陣、精細化的自適應信號處理、多平臺協同探測定位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近年來新研制的AN/SPY-3新型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AMDR防空/反導雷達和新一代空海一體化跨平臺協同預警探測系統等裝備,充分展示了多功能多任務綜合集成、網絡化協同探測、復雜環境實時感知和適應、目標屬性識別探測等技術特點和穩定可靠的信息偵察能力。
陸基偵察監視裝備持續創新升級。美軍主要發展了大功率圖像和數字傳輸設備等信息技術偵察手段,通過建立監聽站、使用傳感器,實現截獲敵方電子郵件、監聽無線電通信、全面監視地面固定目標與活動目標的目的。俄軍最新配備了諷刺小型多用途光電偵察系統,分為單兵攜行式和車載式兩種,能夠發現7千米范圍內的車輛和2.5千米范圍內的人員,還可用于觀察地形和各種目標,并實時獲取、處理、傳遞目標數據信息。
在世界前沿偵察技術特別是高分辨率的偵察衛星和紅外、微波、激光、熱成像等先進技術裝備面前,現代偽裝技術也逐步融合電磁、光學以及信息技術于一體,以偽裝網、偽裝涂料、假目標、偽裝煙幕、角反射器、單兵偽裝器材等偽裝裝備體系為基礎,使各種兵器、機場、碼頭、永備工事等重要目標具備反光學、反雷達、反熱成像偵察的隱真能力。除此之外,各國偽裝部隊還具備構筑假陣地、假車場、假炮場、假指揮所、假城鎮等點、線、面狀目標的示假能力,并正在實現從靜止目標到運動目標、從常規偽裝到全波段偽裝的轉變。
現代戰爭要求及早獲取敵方情報信息,以掌握戰場主動權,這就催生了空、天、海、陸多域同步進行的偵察方式,各種偵察手段之間協調一致地展開,并互相補充、互相印證,最大限度的縮小了偵察盲區,極大地提高了整體偵察效能。
全局態勢天基提供:電子偵察衛星多星協同偵察。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運用在軌衛星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進行嚴密監視,其中10余顆偵察衛星與商用遙感衛星協同監察伊軍軍事行動,6顆光學、雷達成像衛星組成空間成像偵察系統,綜合利用可見光、紅外、微波成像能力,對伊軍保持嚴密監視,還有3顆電子偵察衛星與12顆海洋監視衛星協同,對伊軍無線電信號進行不間斷監測,確保了美英聯軍擁有絕對信息優勢。

俄羅斯偵察艦抵近美國本土潛艇基地

巧妙偽裝的士兵正在執行任務
臨機需求空基補充:空中偵察機織密情報監視網絡。與空基偵察相比,衛星偵察存在定軌運行、周期長、對地偵察重復率低,且受交戰地域氣象條件影響大的缺陷。因此,空中偵察機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美軍各型空中偵察機配合使用,作戰任務涵蓋了高、中、低空各領域,以及對陸、對海、對電磁等各方面。不僅如此,空中偵察機構成的立體偵察體系可對敵陣地進行監視,為己方地面部隊護航。
水面水下海基捕捉:海上偵察手段一體化運用。現代海上偵察采用觀察哨、技術偵察戰、潛艇、海洋偵察船、海洋監視船、偵察飛機、偵察衛星等手段,對敵方的岸基軍事設施、兵力駐泊地、海上活動艦船、水下潛艇等進行綜合一體化偵察和監視,能夠對各級指揮部門的決策和戰場行動提供信息支援。此外,海基偵察平臺中現有的特種偵察艦艇作戰性能,在水下目標偵察和探測技術等方面得到了較大發展,海上偵察手段的運用呈現出一體化趨勢。
關鍵數據地面核實:傳統偵察與技術手段充分融合。在阿富汗戰爭中,美軍部署了數十個偵察組,攜帶信息技術偵察裝備和通信設備,化妝成當地民眾,潛入阿富汗主要城鎮和武裝力量可能活動的區域,搜集掌握軍事活動情況,隨時向美軍實施軍事打擊行動提供情報依據。同時,還通過審訊俘虜和走訪民眾等傳統偵察方式,獲取最直接、深層次的戰場情報信息。
當今戰場,體系化的偵察技術使“發現即摧毀”早已成為現實,但兵家不僅要發現敵人、消滅敵人,還要懂得偽裝自己、保存自己,推動現代偽裝技術的運用隨偵察技術的發展呈現體系化趨勢,針對天基衛星電子偵察,各國偽裝部隊通過無源干擾與有源干擾的結合實現偽裝目的。其中,無源干擾主要通過在目標物周圍外覆無源干擾材料,如撒布箔條、懸浮顆粒煙幕、金屬電離氣體云等,使目標物與周圍環境所產生的電磁波輻射現象不呈現明顯差異,從而直接誤導電子偵察衛星。有源干擾通常采用紅外干擾機、激光干擾機、GPS干擾機等設備覆蓋可偵察的有用信號,降低衛星對不同信息的接收。針對空基和陸基偵察,各國偽裝部隊實現了遮障面偽裝、煙幕偽裝與假目標偽裝的配合運用。其中遮障面偽裝用于實現固定目標防可見光、紅外線和雷達偵察,煙幕偽裝采取單兵投擲、發煙火箭、發煙火炮、飛機布撒等方式,實現機動目標的有效偽裝,假目標偽裝通過偽造可見光假目標、紅外假目標、雷達假目標、多波段假目標等實現示假偽裝目的。
高新技術總是最先應用到軍事領域,并對戰爭產生深刻影響。未來軍事偵察與偽裝技術將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世界主要國家正紛紛加大對此的投入,其中偵察技術仍然是軍事領域未來發展的先行者。
天基偵察衛星朝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向發展。美軍已于2019年開始探索3項關鍵技術,一是利用天基有效載荷和信息技術打擊“時間敏感目標”;二是發射低成本微小衛星進入地球靜止軌道,用于探測和定位地球同步軌道附近空間目標;三是基于衛星照相機的地理信息,通過疊加紅外和多光譜傳感器的數據,提高情報分析效率。俄軍將加緊完善電子偵察衛星系統,并持續實施雷達小衛星計劃,實現全球、全天候、高精度偵察監視。日、印等國將持續增強天基偵察監視能力,日本將設計高分辨率的衛星,觀測范圍覆蓋朝鮮、中國東部沿海至澳大利亞,印度將通過發射電磁頻譜測量衛星、雷達成像衛星,用于電磁信號情報搜集和全天候透云層對地面目標的觀測。
空基無人機朝遠程高速、隱身化的方向發展。美軍大型無人機正逐步實現遠程高亞聲速飛行,部分機型具備隱身功能,用于執行拒止區域的偵察任務,小型無人機正面向排以下部隊配備,提高監視和偵察能力,無人直升機已形成作戰能力,正進行艦機指控數據鏈配套建設。俄軍持續發展重型隱身無人機,能夠與俄五代戰機協同飛行,其攜帶的光電和雷達設備,能夠長續航執行偵察任務。印度正在開發蜂群無人機系統,可攜帶1.5噸炸藥,由電池驅動,無人機之間通過電子數據鏈連接,使用紅外和光電傳感器檢測目標,可在戰斗機上發射,發射后自行編隊飛行,一旦確定目標將進行自殺式消滅。
海基偵察雷達技術朝多功能、少配置的方向發展。從海上信息戰對雷達技術提出的要求來看,世界主要國家正在進行艦載雷達組網、雷達與電子設備的一體化和集成化、多基地雷達、自適應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其中艦載雷達組網技術能夠形成遠中近、高中低相互補充的一體化探測網,實現功能互補、資源共享;電子設備一體化和集成化技術能夠提高偵察精度、縮短反應時間,適應未來海上軟、硬一體化防御體系的需要;多基地雷達技術能夠實現反隱身、抗反輻射導彈、抗電子干擾、抗低空突防能力等四大功能;自適應技術能夠在嚴重電子干擾環境中,以極高的速率處理高密度目標信息,使雷達與環境始終處于最佳匹配狀態。

正在監視亞太地區的美國空軍反導太空眼
陸基偵察監視裝備朝跨域連通、深度共享的方向發展。美軍正在開發“戰術情報目標瞄準接入點”的多域戰指揮控制關鍵能力,使用統一的地面站連接空、天、地、網絡空間等所有作戰域的偵察傳感器,為陸軍的火力網絡提供目標瞄準數據,為遠程精確打擊能力提供深度感知數據,從而擊敗對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俄軍正逐步升級無線電偵察站,可部署在軍事控制點、空軍基地、著陸點、發射陣地等,監測飛機、直升機、無人機、船舶以及各種地面雷達站,其采用全自主工作方式,可在整個工作頻率范圍內搜索檢測空基、陸基和海基雷達信號,可對機載轉發器信號及其機載平臺進行狀態識別和定位。
隨著偵察監視技術的持續飛速發展,未來偽裝技術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呈現出向多譜性、多樣性、自適應和智能化等方向發展,特別是納米、等離子體等新材料技術的出現,等離子隱身技術已經進入實用階段,通過將目標周圍的空氣變成等離子云,吸收和散射雷達波,達到目標隱身的效果。但未來作戰,偵察技術的發展必然帶來技術偽裝優勢的日益縮減,先進的偵察裝備能夠看到對手的行動,卻未必能夠看懂對手的意圖,偽裝不僅要靠技術途徑,還要靠戰術謀略,通過周密的戰術行動籌劃,降低被偵察發現的概率,以彌補偽裝技術上的不足。偵察與偽裝之間互相博弈的魅力,將在未來戰爭舞臺上展現的更加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