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卉芳,劉成,姚兵,劉健,陳永亮
論著·臨床研究
貴州黔南地區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分布規律研究
夏卉芳,劉成,姚兵,劉健,陳永亮
貴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貴州 貴陽 550018
分析黔南地區常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為根據黔南不同地區、性別、民族的常住成年居民體質類型分布趨勢對相關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提供依據。運用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量表,對黔南地區都勻市、荔波縣、惠水縣3個地區在本地生活滿3年以上的布依族、苗族、漢族、水族等多個民族共894名成年居民進行中醫體質類型流行病學調查。黔南地區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0.9%)、氣虛質(12.5%),陰虛質(10.3%)、陽虛質(8.5%)。黔南不同地區、不同性別的成年居民中醫體質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不同民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黔南地區成年居民平和質體質較全國成年人群占比高。黔南地區成年居民的中醫體質與區域性、性別有一定聯系。
黔南地區;民族;中醫體質類型;流行病學調查
中醫體質是人體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體質與性別、后天生活環境、飲食習慣、運動、年齡、職業等因素密切相關[1-2]。現代研究表明,偏頗體質與亞健康有密切關系,如不及時糾正,可能導致癌癥、高血壓病、肥胖、心臟病、抑郁癥、過敏性疾病等患病率增高[3-5]。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黔南地區)地處亞熱帶高原山地型特殊氣候區,各市縣居民生活的地理環境、生活方式不同。黔南地區是多民族生活地帶,該地區有水族、毛南族、瑤族、回族、布依族、苗族、漢族、侗族、壯族等30多個民族共同居住。黔南地區各民族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民風民俗等均有較大差異。本研究分析黔南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市縣常住成年居民體質類型分布趨勢,探索黔南地區成年居民中醫體質流行病規律,并分析保健、養生方法以指導亞健康人群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促進居民大健康。
選擇2016年12月-2018年3月黔南地區3個市縣在本地生活3年以上的布依族、苗族、漢族、水族、仡佬族、彝族、瑤族、回族、侗族、壯族等多個民族共894名成年居民,其中男性411名、女性483名,都勻市348名、荔波縣205名、惠水縣341名,漢族265名、布依族240名、水族122名、苗族120名和除漢族、布依族、水族、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147名。
參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6]制定《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在專業主治醫師調查人員協助下填寫。平和質:平和體質轉化分≥60分兼其他8種體質轉化分均小于40分。偏頗體質:除平和質以外的其他任意一種體質轉化分≥40分;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特稟質和氣郁質8種體質為偏頗體質[6-7]。遇兼夾偏頗體質時,取轉化分最高的體質類型為分析數據。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894名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分別為平和質(50.9%)、氣虛質(12.5%)、陰虛質(10.3%)、陽虛質(8.5%),體質總體分布情況詳見表1。
483名女性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43.5%)、氣虛質(15.1%)、陽虛質(13.0%)、陰虛質(11.0%),411名男性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9.6%)、氣虛質與陰虛質(均9.5%),氣郁質(5.4%)、痰濕質(4.1%)。黔南地區不同性別成年居民體質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48.569,=0.000)。詳見表2。
表1 黔南地區894名成年居民9種中醫體質類型分布
體質類型例數構成比/% 陽虛質 76 8.5 陰虛質 9210.3 氣虛質11212.5 痰濕質 30 3.4 濕熱質 28 3.1 血瘀質 31 3.5 特稟質 19 2.1 氣郁質 51 5.7 平和質45550.9
表2 黔南地區894名成年居民9種中醫體質類型不同性別分布比較
體質類型女性(483名) 男性(411名)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陽虛質 6313.0 133.2 陰虛質 5311.0 399.5 氣虛質 7315.1 399.5 痰濕質 13 2.7 174.1 濕熱質 13 2.7 153.6 血瘀質 21 4.3 102.4 特稟質 8 1.7 112.7 氣郁質 29 6.0 225.4 平和質21043.5 245 59.6
都勻市348名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48.3%)、陰虛質(12.6%)、氣虛質(10.7%)、陽虛質(10.6%)。惠水縣341名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7.2%)、氣虛質(15.0%)、陰虛質(9.7%)、氣郁質(6.2%)。荔波縣205名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44.9%)、陽虛質(13.2%)、氣虛質(11.7%)、陰虛質(7.3%)。詳見表3。黔南地區都勻市、惠水縣、荔波縣3個地區常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40.867,=0.001)。
表3 黔南地區894名成年居民9種中醫體質類型在3個不同市縣分布比較
體質類型都勻市(348名) 惠水縣(341名) 荔波縣(205名)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陽虛質3710.6 123.5 2713.2 陰虛質4412.6 339.7 157.3 氣虛質3710.7 5115.0 2411.7 痰濕質144.0 61.8 104.9 濕熱質82.3 102.9 104.9 血瘀質154.3 72.1 94.4 特稟質61.7 61.8 73.4 氣郁質195.5 216.2 115.4 平和質16848.3 19557.2 9244.9
布依族240名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46.3%)、氣虛質(13.8%)、陰虛質與陽虛質(均10.4%)。漢族265名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3.6%)、陰虛質(13.2%)、氣虛質(10.2%)、陽虛質(6.8%)。苗族120名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5.0%)、氣虛質(14.2%)、陰虛質(9.2%)、陽虛質與氣郁質(均5.8%)。水族122名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44.3%)、陽虛質(14.8%)、氣虛質(12.3%)、陰虛質(7.4%)。除布依族、漢族、苗族、水族以外的其他民族147名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5.8%)、氣虛質(13.6%)、陰虛質(8.2%)、陽虛質(5.4%)。詳見表4。黔南地區不同民族常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27.097,=0.713)。
2.5.1 都勻市
本研究中黔南地區都勻市生活3年以上的成年居民348名,其中漢族115名、布依族77名、苗族58名及除漢族、布依族、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98名。布依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40.3%)、陽虛質(16.9%)、陰虛質(10.4%)、氣虛質(7.8%)。漢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47.8%),陰虛質(18.3%)、氣虛質與陽虛質(均8.7%)。苗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6.9%)、陰虛質(12.1%)、陽虛質(10.3%)、氣虛質(6.9%)。除漢族、布依族、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0.0%),氣虛質(17.3%),陰虛質與陽虛質(均8.2%)。詳見表5。黔南地區都勻市不同民族常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24.981,=0.407)。
表4 黔南地區894名成年居民9種中醫體質類型不同民族分布比較
體質類型 布依族(240名) 漢族(265名) 苗族(120名) 水族(122名) 其他民族(147名)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陽虛質2510.4 186.8 75.8 1814.8 85.4 陰虛質2510.4 3513.2 119.2 97.4 128.2 氣虛質3313.8 2710.2 1714.2 1512.3 2013.6 痰濕質93.8 83.0 43.3 32.5 64.1 濕熱質83.3 62.3 32.5 75.7 42.7 血瘀質83.3 83.0 32.5 75.7 53.4 特稟質52.1 62.3 21.7 32.5 32.0 氣郁質166.7 155.7 75.8 64.9 74.8 平和質11146.3 14253.6 6655.0 5444.3 8255.8
表5 黔南地區都勻市348名成年居民9種中醫體質類型不同民族分布
體質類型布依族(77名) 漢族(115名) 苗族(58名) 其他民族(98名)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陽虛質 13 16.9 10 8.7 6 10.3 8 8.2 陰虛質 8 10.4 21 18.3 7 12.1 8 8.2 氣虛質 6 7.8 10 8.7 4 6.9 17 17.3 痰濕質 5 6.5 5 4.3 2 3.4 2 2.0 濕熱質 3 3.9 3 2.6 1 1.7 1 1.0 血瘀質 5 6.5 3 2.6 1 1.7 6 6.1 特稟質 1 1.3 3 2.6 1 1.7 1 1.0 氣郁質 5 6.5 5 4.3 3 5.2 6 6.1 平和質 31 40.3 55 47.8 33 56.9 49 50.0
2.5.2 惠水縣
本研究中黔南地區惠水縣生活3年以上的成年居民341名,其中漢族128名、布依族113名、苗族57名及除漢族、布依族、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43名。布依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4.0%)、氣虛質(17.7%)、陰虛質(10.6%)、陽虛質與氣郁質(均5.3%)。漢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60.9%)、氣虛質(10.9%)、陰虛質(10.2%)、氣郁質(7.0%)。苗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2.6%)、氣虛質(22.8%)、氣郁質與陰虛質(均7.0%),濕熱質(3.5%)。除漢族、布依族、苗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60.5%),氣虛質與陰虛質(均9.3%),濕熱質、特稟質與氣郁質(均4.7%)。詳見表6。黔南地區惠水縣不同民族常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14.500,=0.935)。
2.5.3 荔波縣
本研究中,黔南地區荔波縣生活3年的成年居民205名,其中水族91名、布依族50名、漢族22名及除水族、布依族、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42名。布依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38.0%)、氣虛質(14.0%)、陽虛質(12.0%)、陰虛質與氣郁質(均10.0%)。漢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40.9%)、陽虛質(18.2%)、氣虛質(13.6%),其他體質類型(均4.5%)。水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46.2%)、陽虛質(16.5%)、氣虛質(11.0%)、陰虛質(7.7%)。除水族、布依族、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類型排名前4位依次為平和質(52.4%)、氣虛質與痰濕質(均9.5%)、血瘀質(7.1%)。詳見表7。黔南地區荔波縣不同民族常住成年居民中醫體質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15.444,=0.907)。
表6 黔南地區惠水縣341名成年居民9種中醫體質類型不同民族分布
體質類型布依族(113名) 漢族(128名) 苗族(57名) 其他民族(43名)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陽虛質 6 5.3 4 3.1 1 1.8 1 2.3 陰虛質1210.6 1310.2 4 7.0 4 9.3 氣虛質2017.7 1410.9 1322.8 4 9.3 痰濕質 2 1.8 2 1.6 1 1.8 1 2.3 濕熱質 4 3.5 2 1.6 2 3.5 2 4.7 血瘀質 1 0.9 4 3.1 1 1.8 1 2.3 特稟質 1 0.9 2 1.6 1 1.8 2 4.7 氣郁質 6 5.3 9 7.0 4 7.0 2 4.7 平和質6154.0 7860.9 3052.6 2660.5
表7 黔南地區荔波縣205名成年居民9種中醫體質類型不同民族分布
體質類型布依族(50名) 漢族(22名) 水族(91名) 其他民族(42名)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例數構成比/% 陽虛質 612.0 418.2 1516.5 2 4.8 陰虛質 510.0 1 4.5 7 7.7 2 4.8 氣虛質 714.0 313.6 1011.0 4 9.5 痰濕質 2 4.0 1 4.5 3 3.3 4 9.5 濕熱質 1 2.0 1 4.5 6 6.6 2 4.8 血瘀質 2 4.0 1 4.5 3 3.3 3 7.1 特稟質 3 6.0 1 4.5 2 2.2 1 2.4 氣郁質 510.0 1 4.5 3 3.3 2 4.8 平和質1938.0 940.9 4246.2 2252.4
表1顯示,黔南地區成年居民9種體質分布構成比與王琦等[8]研究發現的中國一般成年人群體質分布不同,呈現特殊性。其中黔南地區成年居民最常見的體質為平和質(50.9%),較普通成年人群平和質構成比(32.1%)高[8],可能與黔南地區居民嗜好藥食飲食調理體質有關。偏頗體質排在首位的氣虛質占12.5%,分析其原因可能與黔南地區居民運動鍛煉不足相關。因為氣虛質體質測量表中多項條目與運動鍛煉效果有關,如“容易氣短”“活動就容易出虛汗”這2項即與運動鍛煉不足有一定關系。
表2顯示,黔南地區男性與女性中醫體質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00)。其中男性平和質占59.6%,而女性平和質只占43.5%,這與王琦等[8]研究結果相似。黔南地區女性氣虛質(15.1%)、陰虛質(11.0%)分別位居偏頗體質第1、3位;男性氣虛質與陰虛質(均9.5%)并列位居偏頗體質第1位;不同性別成年居民的氣虛質、陰虛質均列前3位。導致黔南地區氣虛質人數比例較高的原因可能與黔南地區地處西部,當地居民普遍工作生活方式比較簡單,不喜運動且生活節奏較慢,人口流動較少,多數居民性格相對內向、不喜冒險的心理性格相關。本研究中,黔南地區女性氣虛質人數多于男性,可能是黔南地區的女性比男性外出更少、人際交往更少、性格更內向所致。黔南地區成年居民陰虛質人數比例較高,可能與黔南地區居民常食辣椒、生姜、花椒、韭菜等辛辣祛濕食物導致陰虛質人群體內津液精血虧少、陰虛內熱等陰虛體質表現有關。建議陰虛質人群應多食滋陰清熱類食物,盡量少食辛辣及祛濕類食物。
表3表明,黔南地區都勻市、荔波縣、惠水縣3個地區生活3年以上的成年居民中醫體質有顯著性差異。都勻市、荔波縣、惠水縣的氣候溫度、濕度、飲食生活習慣存在差異,如荔波縣的氣溫較都勻市、惠水縣高,惠水縣有食用馬肉的飲食習慣等。3個地區的環境因素對人群體質類型具有重要影響,生活在不同地理環境中的人群其體質類型分布有所不同,這與氣候和飲食習慣等不同有關。
居民的中醫體質類型與民族密切相關[9]。本次對黔南地區不同民族成年居民體質調研表明,在地區及其他影響體質條件相同情況下,民族對中醫體質類型有一定影響,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顯示,貴州黔南不同地區的各民族成年居民氣虛質比例均居于偏頗體質前3位,分析可能與黔南地區居民生活地域環境、性格內向、情緒不穩定、不喜歡冒險、缺乏運動鍛煉、飲食偏嗜等后天因素相關[10-12]。氣虛質者可多食用養心、寧神、補氣食物以糾正氣虛偏頗體質,如牛肉、雞肉、糯米、豆制品等。黔南地區居民可從增強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悅,并加強基礎運動鍛煉設施建設,培養全民鍛煉習慣,以起到糾正氣虛質與鍛煉強身健體的雙重效果。
綜上所述,黔南地區成年居民中醫體質呈特殊分布規律,平和質占50.9%,偏頗體質中氣虛質占比最高(12.5%)。調研發現,黔南地區氣虛質人群比平和質人群運動量少、與他人交流少。居民的體質類型與其生活地區、種族、性別、運動量及與性格等密切相關。希望本研究能為指導黔南地區居民乃至貴州地區居民調整居住環境、運動量、飲食、交流性格等習慣來糾正偏頗體質發揮作用,從而提高黔南地區乃至貴州地區各民族居民的體質健康水平。
[1] 倪永華,董飛俠,趙燕云,等.2000例溫州地區成年居民中醫體質調查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3,31(10):2202-2203.
[2] 季旭東,張運紅,何紅霞,等.吉木薩爾縣主要民族中醫體質類型調查與分析報告[J].新疆中醫藥,2015,33(3):86-88.
[3] 歐愛華,麥潤汝,原嘉民,等.亞健康狀態分型與中醫體質類型相關性的對應分析[J].廣東醫學,2012,33(1):11-14.
[4] 路晨雯,馬曄琳,汪濤,等.基于流行病學調查的中醫體質分布及慢病相關性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16):127-130.
[5] 黃彥,黃袆,張太君,等.亞健康狀態人群的中醫辨識及影響因素[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2):178-179,196.
[6]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9,4(4):303-304.
[7] 王琦.中醫體質學研究與應用[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445-454.
[8] 王琦,朱燕波.中國一般人群中醫體質流行病學調查——基于全國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9,24(1):7-12.
[9] 趙學慧.青海本地生源大學生中醫體質與民族相關性分析[J].河南中醫,2017,37(2):276-278.
[10] 劉雪凱,張國艷.氣虛質大學生生活方式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 2016,37(3):94-98.
[11] 馮娟,宮玉艷,李好勛,等.全國五省市一般人群中醫體質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6,31(11):4722-4725.
[12] 姚星,常少瓊.飲食偏嗜的中醫體質分布特點研究及思考[J].中醫藥導報,2012,18(1):31-32.
Study on Distribution Law of TCM Constitutions among Adult Residents in Guizhou Qiannan Area
XIA Huifang, LIU Cheng, YAO Bing, LIU Jian, CHEN Yongliang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CM constitutions among permanent adult residents in Qiannan area;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relevant diseases according to distribution trend of TCM constitutions of permanent adult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reas, sexes, and nationalities in Qiannan area.TCM co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 and judgment scale was used to conduct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of TCM constitution types of a total of 894 adult residents of Buyi, Miao, Han, and Shui ethnic groups in Duyun City, Libo County, and Huishui County of Qiannan area who have lived for more than 3 years in the region.The top four TCM constitutions of adult residents in Qiannan area were in order from most to least: 50.9% gentleness type, 12.5% qi-deficiency type, 10.3% yin-deficiency type, 8.5% yang-deficiency.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CM constitutions among adult residents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genders in Qiannan area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CM constitutions among adult resident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in Qiannan area (>0.05).The distribution proportion of gentleness type of permanent adult residents in Qiannan area was higher than the tha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China. TCM constitutions have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the geographical areas and sexes among permanent adult residents in Qiannan area.
Qiannan area; nationalities; TCM constitution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R229
A
1005-5304(2020)06-0018-05
10.3969/j.issn.1005-5304.20191245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464005);貴州省教育廳青年科技人才成長項目(黔教合KY字[2016]222);貴州省一流師資團隊建設項目(黔教高發[2017]158號)
(2019-12-27)
(2020-02-13;編輯:季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