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剛田
出 版 社:天津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5月
內容簡介:全書分“硯邊獨白”與“我說我印”兩個板塊,收入作者書法篆刻臨摹及創作自述文字54篇,約20萬字及大量圖版。作者以散文隨筆文體,寫成藝術研究文字,可讀性極強,既無論文之艱澀枯燥,又非文化散文類的文字而游離于書法篆刻本體之外。作者在本真自然、樸實無華的文風中,傳遞出數十年書法篆刻創作中的深刻體驗,及在深入歷史、立足當代中闡釋對書法篆刻藝術的深刻認識及獨到見解。全書圖文互證,讀者將在輕松的閱讀中漸入書法篆刻藝術的幽深之處。
作者簡介:李剛田,1946年3月生。西泠印社副社長,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鄭州大學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書法》雜志主編,出版著作30余種,獲六屆書法蘭亭獎藝術獎。曾連續30年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作 者:朱琪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5月
內容簡介:本書從黃易(1744-1802,字大易,號小松、秋盦等)相關文字資料、藝術圖像、實物文獻的考釋入手,從家世、生平、作品、交游等多維度展開,探究并揭示了18世紀后半葉金石學的深入發展情況,以及乾嘉時期學術與藝術之間的原生狀態和互動關系。
書中收錄了大量稀見文獻,包括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等館藏的黃易及其友人的往來信札、黃易的遺著《武林訪碑錄》,以及新發現的相關篆刻作品等;除了文獻的釋文與著錄,本文還注重闡發文獻背后的人事、現象;另外,書中配有不少經實地考察的清代文人金石學活動遺跡照片。這些內容也為相關課題的進一步展開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作者簡介:朱琪,1980年生。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博士,現為南京曉莊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漢畫學會會員。

作 者:馮劍星
出 版 社:四川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4月
內容簡介:此書為馮劍星研究探討篆刻學的理論專著,以七言絕句的形式寫成。作者不僅將印章的歷史變遷、流派風格、印論印史、篆刻名家進行詳細的梳理和劃分,更將“印外求印”“印中求印”的治印理念加以延伸和發掘。該書在清人魏錫曾《論印二十四首》、丁敬《論印十二首》的基礎上,以百篇之巨制,將印與心之離合進行比較,提出“以印印心,以心治印”的學術理念,并邀請全國100位書壇名家分別對《論印絕句百首》分別進行書法創作,是集學術性、藝術性為一體的精品力作。
作者簡介:馮劍星,河南淮陽人,別署磨劍堂。現為中原書法傳媒主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出版有詩集《龍湖吟嘯錄》、書畫評論集《說劍篇》、書法理論專著《二十四書品》、篆刻理論專著《論印絕句百首》等。

作 者:[意]畢羅(PietroDeLaurentis)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工作室
出版時間:2020年05月
內容簡介:本書是介紹名碑《集王圣教序》(立于673年1月1日,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的著作,也是意大利漢學家畢羅專門研究《集王圣教序》的最終總結?!都跏ソ绦颉非擅畹厝谌肓酥袊鴼v史上三位影響力甚大的人物——玄奘、唐太宗李世民和書圣王羲之的事跡。唐太宗、唐高宗時期的中國已經非常繁榮,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首都長安是充滿著國際氣息的大都市,同時漢人文士也具有開放包容的性格。書法作為漢人文化獨有的藝術,理所當然也會受到當時的文化氛圍的熏染。本書一方面以嚴謹的文獻基礎與合乎邏輯的推理,論述了《集王圣教序》的立碑動因和歷史環境,另一方面對此碑的制作和書法特征做了逐字的探討。
作者簡介:畢羅(PietroDeLaurentis),意大利漢學家,獨立學者。1977年生于意大利,2007年獲得拿波里東方大學漢學博士學位。曾在拿波里東方大學擔任研究員,執教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和中國文學史等課程。畢羅熱愛書法研究和實踐,從1998年首次來華留學以來,與中國學術界保持密切聯系,并且頻繁在全國進行實地考察和專題演講。